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马铃薯试管苗为试材,对其茎尖小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再生植株进行了遗传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马铃薯茎尖依次在含有0.3 mol · L-1和0.5 mol · L-1蔗糖的液体MS培养基中预培养各1 d后,在0 ℃下PVS2处理30 min,转到铝箔条上PVS2小滴上(约15 μL),将粘有茎尖的铝箔条在液氮里蘸一下,然后直接装入盛满液氮的冷冻管中,投入液氮至少保持1 h。室温下用含有1.2 mol · L-1蔗糖的MS液体培养基解冻并洗涤30 min后,接种到MS + 0.5 mg · L-1 Zeatin + 0.1 mg · L-1 NAA+1.0 mg · L-1 GA3恢复培养基上,存活率和再生率最高达79.91%和62.52%。通过SSR分子标记检测,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2.
播期对不同熟期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3个不同成熟期类型马铃薯品种为供试材料,设4个播期处理,研究云南秋作区播期对不同熟期马铃薯品种的生育期、产量、产量构成及总产值的影响,为不同品种的合理播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云薯505’适宜播期为7月中旬,‘丽薯6号’为7月中旬到8月上旬,‘云薯401’为7月中旬到8月初。如以追求产值最大化为目的,3个品种均建议尽早播种。  相似文献   
33.
美国的马铃薯产业是在世界马铃薯产业中产业链最长、产值效益最好的区域农业之一。通过系统梳理美国30年来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本数据,全面介绍了美国马铃薯产业规模变化趋势、季节分布和区域分布、单产、单价及单位面积产值变化趋势,以及美国马铃薯品种布局情况。此外,还介绍了美国商品马铃薯销售情况,并对销售季节分布进行了归纳分析。最后,介绍了美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和销售情况。建议中国马铃薯产业需要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马铃薯加工业、推进马铃薯产业布局、加快中国马铃薯种薯标准化建设和加大马铃薯科技创新四个方面着手,保证中国马铃薯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4.
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是中国最主要的马铃薯套作区,其气候类型相似,种植品种差异较小。长期以来,米拉在这些  相似文献   
35.
定西县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全面分析定西县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定西县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提出了协调人地关系,促使定西县经济较快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6.
马铃薯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国内外马铃薯种质资源在云南大春季的表现,本研究对68份马铃薯品种(系)的出苗率、长势、主茎数、茎粗、株高、开花性、病情发展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 AUDPC)、成熟期、商品率、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平均块茎重、匍匐茎数量、匍匐茎长度共14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块茎数、AUDPC、单株块茎重、开花性的变异程度较明显,变异系数分别为50.42%、43.91%、39.81%和39.67%;单株块茎重与长势、茎粗、株高、开花性、商品率、平均块茎重、匍匐茎数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块茎数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极显著负相关。AUDPC与成熟期极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达到0.802。在主成分分析中,前6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3.290%,可用来代替14个农艺性状指标。聚类分析将68份马铃薯品种(系)分为3个类群,Ⅰ类群表现为晚熟、高抗晚疫病病,Ⅱ类群表现为中熟、中抗晚疫病,第Ⅲ类群表现为早熟感晚疫病。本研究结果为云南大春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抱窝"栽培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为提高滇东北乌蒙山腹地马铃薯种薯的繁育效率和种薯产量,采用大田研究的方法,并对传统的"抱窝"栽培技术的田间作业进行简化,分析了马铃薯简化"抱窝"栽培技术在用工数量、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与常规种薯繁育技术相比,简化"抱窝"栽培技术可节约种薯成本7 470元/hm2,马铃薯繁殖系数是常规种薯繁育技术的2.44倍。简化"抱窝"栽培技术是适宜于滇东北的一种节本增效简化栽培技术,同时创新研究方法和栽培技术为降低西南地区晚疫病防控压力以及种薯繁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8.
云薯20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从杂交组合S95-105×内薯7号中经单株选择、无性世代评价鉴定后,于2003~2004年参加云南省马铃薯高淀粉加工专用品种区域试验,同时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寻甸县、鲁甸县、宣威市、贵州省威宁县等马铃薯主产区进行试验示范后,2004年10月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目前该品种已提交参加国家马铃薯西南片中晚熟组的品种区域试验,并被全国30多家同行引种试种。1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7 d,中晚熟。株型半扩散,分支较少,株高68.5 cm,茎秆绿色,叶绿色,叶腋部位有紫色素分布,花冠白色…  相似文献   
39.
‘云薯40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用来自CIP的马铃薯品系材料‘3258’作母本,用来自泰国的‘白花大西洋’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云薯401’生育期130 d左右,为晚熟品种;块茎长椭圆,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浅而少、粉红色;薯块大而整齐,适宜马铃薯薯条加工;商品薯率80%~90%,单株结薯数4~6个,产量为1 800~2 800 kg/667m2,高的可达3 500 kg/667m2左右;适合在云南省1 900 m以上中、高海拔区域大春以及滇西南、滇东南冬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40.
在泉州市高海拔山区夏繁条件下研究马铃薯品种‘泉云4号’脱毒原种生长发育动态,结果表明:其叶面积、茎叶重、叶片数的变化动态均符合单峰曲线变化,茎叶在生长前期增长速度快,峰值出现在出苗后35d;始花期为块茎膨大初期,开花期间块茎迅速膨大增重,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提出"前促、中控、后防"的高质量繁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