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金针菇是世界著名食用菌之一,因菇体小,菌柄细长,色泽和食用性似金针菜而得名。金针菇菌盖粘滑,色泽金黄,菌柄脆嫩,富含营养。我国金针菇的产量已占食用菌总产量的第六位,其产量在世界上仅次于日本。金针菇生产方法比较简单,成本低,周期短,适应性强.既可以大面积专业化栽培,又能小面积家庭式生产。金针菇耐低温,适于寒冷季节栽培、上市,在北方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菇类栽培品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2.
53.
为了缓解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利用安全的木糖筛选系统,开展了辣椒遗传转化技术研究;设置不同的木糖和蔗糖浓度组合,探讨木糖选择压力,初步确立20/5,25/5(g/L,木糖/蔗糖)两个组合为最适木糖筛选浓度;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CAMBIA3301-xylose导入辣椒,开展了辣椒安全标记遗传转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54.
根据“丹宁生物活化假设”及实验设计要求,以丹宁酸为材料研究了丹宁在家兔体内的生物活化现象;以栎叶丹宁为材料研究了丹宁在牛体内生物活化过程。结果表明,家兔口服丹宁酸中毒后,在尿中检出连苯三酚和没食子酸等酚类化合物,而在胃肠道仍存留部分未被降解的丹宁酸;牛采食栎叶或投服栎叶丹宁后在前胃经生物降解产生多种低分子酸类化合物,并能在血、尿、胃肠内容物中检出一二三元酚,未能检出栎叶丹宁。给牛口服连苯三酚引起与栎叶丹宁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肝肾组织的超微结构也呈一致变化。因此,作者认为丹宁中毒的主要因素是其生物降解产物,而不是丹宁本身,丹宁中毒的实质是低分子酚类化合物引起的中毒。本文在阐述的“丹宁生物活化”新理论及其基本点的基础上,重新阐述了牛栎叶丹宁中毒的发病机理。改进的综合防治技术,提高了治愈率和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55.
种子纯度检测是作物种子品质检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基于DNA水平的种子纯度分子标记技术。综述了RFLP、SSR、SCAR、SRAP等几种主要分子标记技术应用在辣椒种子纯度检测中的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为辣椒种子纯度鉴定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某院铜绿假单胞菌(PA)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年用药频度(DDDs)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以半年为一个时间段,对2010-2012年上半年抗菌药物的年用量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的DDDs,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美罗培南的DDDs呈高度负相关(r=-0.865,P<0.05);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庆大霉素DDDs呈高度负相关(r=-0.966、-0.986,P<0.05)。结论抗菌药物的应用与细菌耐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规范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57.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协作学习逐渐成为主要的网络教学模式。以医学信息检索课为例,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协作学习教学模式,设计了网络课程协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学习评价体系,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8.
利用化学药剂与生防菌结合,对由尖孢镰刀菌芹菜专化型引起的西芹黄萎病进行综合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苗期使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50 %福美双•多菌灵WP(活根菌灭)或40 %噁霉灵WP(噁霉敌)灌根均能显著消除育苗基质中的病原菌孢子,孢子下降率达99.00 %以上;大田继续使用上述3种化学药剂或改用生防菌芽孢杆菌S11和M3,都能够显著降低西芹黄萎病发病率,防治效果最高为85.98 %;其中持续单独使用50 %多菌灵WP或苗期使用50 %多菌灵WP、大田改用生防菌芽孢杆菌对西芹的生长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9.
《植物组织培养》是生物、园林、园艺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知识点多、操作要求高、应用性强等特点,课程的教与学一直存有一定困难,为此结合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际,创建《植物组织培养》网络课程,实现《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与学的网络化、交互化、实时化。主要从《植物组织培养》网络课程整体、界面、交流平台和在线测试等4个方面介绍了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创建过程,并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0.
万寿菊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造成万寿菊雄性不育系结实率低的原因,对万寿菊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进行了研究。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研究万寿菊自交系V-01花粉萌发适宜温度、花粉活力日变化和适宜贮存条件;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万寿菊雄性不育系S-261、S-17-06-29、S-0191不育株柱头的可授性;水溶性苯胺蓝染色法检测花粉在柱头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1)万寿菊V-01适宜萌发温度介于25~30℃之间;V-01花粉活力日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11-13时采集的花粉萌发率最高;4℃干燥贮存是最适宜的花粉贮存条件。(2)万寿菊柱头形态呈‘γ’状时有可授性,可授性可持续3天。(3)万寿菊花粉授粉到柱头上1 h内即可萌发,授粉后2 h,花粉细胞达到花粉管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