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4篇
  3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根据渭干河灌区潜水蒸发试验站和阿克苏水平衡试验站的实际监测资料,分析了E601型蒸发器与E20蒸发皿观测的水面蒸发的关系、不同土质潜水埋深为零时潜水蒸发与水面蒸发的关系,提出了潜水蒸发能力系数的概念,并分析了其与土壤机械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非冻结期E601型蒸发器与E20蒸发皿观测的水面蒸发的折算系数变化在0.65~0.78之间;除细砂土外,E601蒸发器观测的水面蒸发强度不能代替潜水埋深为零时的潜水蒸发强度;不同质地土壤的粉粘粒(d<0.02 mm)含量百分数与潜水蒸发能力系数呈指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2.
阿拉尔灌区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的变化特征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根据阿克苏水平衡试验站1989~1996年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逐日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建立了其与其它气象要素、20cm蒸发皿蒸发量的相关关系。利用这些相关关系进行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的估算,方法简单,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为棉花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施氮肥为对照,采用2种氮肥用量(150,300kg/hm2)与不同施用时期(播前全部基施、1/2播前基肥+1/2蕾期追肥、1/3播前基肥+1/3蕾期追肥+1/3花铃期追肥)进行组合的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氮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棉铃生长发育及各生育时期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供试区土壤较为瘠薄的情况下,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使棉花产量、株有效铃数、成铃率、单铃质量分别显著增加44.8%~80.0%,1.0~2.3,4.3%~8.1%和0.66~1.36g,且高氮处理>低氮处理。氮肥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低氮处理中以1/2基肥+1/2蕾期追肥方式获得相对高产(2.99t/hm2);高氮处理中以播前1/2基肥+1/2蕾期追肥或播前1/3基肥+1/3蕾期追肥+1/3花铃期追肥方式处理的棉花产量较高,分别为3.36,3.40t/hm2。高氮分施可显著提高棉花株有效铃数、成铃率及单铃质量,2次分施可明显提高株有效铃数与成铃率,而3次分施更有利于单铃质量的增加。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各生育期0~40cm土层土壤矿质氮含量,且高氮处理>低氮处理。氮肥全部基施使苗期土壤矿质氮含量显著提高,但在生育后期含量较低,分施处理则使生育中后期土壤矿质氮含量显著提高。此外,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对氮肥农学效率也有显著影响。【结论】在土壤养分瘠薄的地区,在施用磷钾肥基础上增加氮肥用量是提高棉花产量的有效措施,并可以通过不同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耦合的策略对棉花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进行平衡调控。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了解我国农业类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演变过程及热点,为农业类期刊出版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应用Citespace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以《新疆农业科学》为例,对包括农业类的期刊信息化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期刊信息化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和信息化技术网络主要节点演变图谱,直观的展现其信息化研究、应用和发展过程。【结果】 CNKI数据库中2000至2019年期刊信息化相关文献共2 472篇,关键词共现网络具有304个节点、1 718条网络线,代表性的关键节点按照时间先后分别有网络化、数字化、新媒体、大数据、微信公众平台和媒体融合。关键词共现聚类中以微信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主的聚类最大。关键词频次分布也反映了新媒体技术及其融合是当前期刊信息化建设和出版的主流。农业科技期刊信息化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高频出现的仅“新媒体”。【结论】 农业科技期刊虽然在信息化建设上已有提升,但仍滞后于我国期刊的整体信息化发展。《新疆农业科学》在加快信息化和数字化同时,通过新媒体运营提升了出版和学术传播能力,已经走在我国农业学术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前沿,媒体融合与智慧出版可能是下一阶段该刊信息化建设和出版、提高学术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5.
 以 5m× 5m网格布点采集灌淤土壤土样 ,分析测定了各样点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 ,用传统统计学方法确定了其田间合理取样数目 ,用地统计学方法建立了其空间变异模型和等值线图 ,确定了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的水平、垂直及时间变异特性。相关分析表明 ,花铃期土壤碱解氮与棉花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播前表层土壤速效磷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播前土壤表层速效钾与棉花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其结果为提高田间试验有效性及土壤养分的精确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6.
施肥对北疆一年两作模式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北疆绿洲灌区一年两熟条件下施用不同肥料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冬小麦品种新冬22号、青贮玉米品种克单9号为供试材料,试验设5个施肥处理:(1)不施肥处理(对照,CK);(2)常规施肥处理(Tr),在冬小麦生长季施用纯氮462kg/hm2、纯磷(P2O5)65kg/hm2、纯钾(K2O)54kg/hm2,在青贮玉米生长季施用纯氮414kg/hm2、纯磷(P2O5)63kg/hm2、纯钾(K2O)77kg/hm2;(3)常规施肥+油渣处理(以下简称油渣处理,CC),即在常规施肥处理的基础上施用油渣4.5t/hm2;(4)常规施肥+腐殖酸处理(以下简称腐殖酸处理,Ha),即在常规施肥处理基础上施用腐殖酸肥料3.0t/hm2;(5)常规施肥+牛粪处理(以下简称牛粪处理,CM),即在常规施肥处理基础上施用腐熟风干牛粪22.5t/hm2,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夏青贮玉米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无机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和pH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肥处理(Tr)相比,油渣处理(CC)显著提高了冬小麦返青期和收获后土壤有效磷含量;腐殖酸处理(Ha)显著提高了冬小麦返青期和收获后土壤有效磷含量;牛粪处理(CM)显著提高了冬小麦返青期土壤无机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冬小麦收获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青贮玉米收获后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与对照相比,常规施肥处理土壤pH值呈上升趋势,而油渣(CC)、腐殖酸(Ha)、牛粪(CM)处理均能够降低土壤pH值,其中牛粪和腐殖酸处理土壤pH值降低幅度较大。【结论】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不同有机肥均能够显著提高一年两熟土壤的肥力特征,而且施用牛粪的效果优于施用油渣和腐殖酸。  相似文献   
87.
用中子水分仪于2003年对新疆阿瓦提县丰收三场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水肥处理棉田的土壤含水率进行了测定,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了不同水肥处理的棉花蒸散量,综合考虑影响棉田蒸散的热量条件、土壤水分状况和棉花本身的生物学特性,选用蒸发力、相对土壤有效含水率和播种后天数三因素建立了缺水条件下膜下滴灌棉花蒸散量的计算模型。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经F检验具有极显著性水平。该模型仅需常规气象资料,计算简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施氮对棉花苗期根系分布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层土柱挖掘法,研究大田苗期根系分布和养分吸收对施氮的响应。结果表明:增加氮肥的供应,根、冠生物量及养分吸收显著增加,根冠比下降;平均根长密度、根表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但高氮抑制了平均根长密度的增加。提高氮素水平,根系在深层的分布比例明显增加;表土层根长、根表面积明显下降;亚表土层根长、根表面积增加,但当施氮量超过一定值时,根长的增加受到抑制。施氮对棉花的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主要取决于施氮量的大小。适量的氮供应促进棉花的生长,氮肥供应过量则抑制了棉花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9.
为探讨盐碱地栽培密度对蓖麻生长和产量变化的影响,研究了4种栽培密度下株高、茎粗、单株有效穗数、百粒重等产量相关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蓖麻产量增加,单株平均穗数降低,平均株粒重降低。密度从31 250株·hm~(-2)增加到41 667株·hm~(-2),产量增加不显著。蓖麻籽百粒重在31 250株·hm~(-2)时达到最大,为30.85 g。主穗出籽率在31 250株·hm~(-2)时达到最大值87.7%。主穗产量在单株总产中的占比在31 250株·hm~(-2)时达到最高,一级穗产量在41 667株·hm~(-2)时最高。蓖麻在41 667株·hm~(-2)的栽培密度下获得最高产量。干物质向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在25 000株·hm~(-2)时达到67.3%。  相似文献   
90.
不同氮磷水平下盐角草生长及盐分累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界平  田长彦 《草业学报》2011,20(2):234-243
通过增施氮磷肥提高盐生植物生物量与盐分含量以实现盐分的高吸收累积对重盐渍化地区生态恢复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在新疆南疆重盐化土壤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就不同氮磷施用水平对盐角草生长以及盐分吸收累积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施氮能显著提高盐角草的生物量、种子产量、各盐分离子累积量及全盐累积量,其中施225 kg/hm2氮肥时,盐角草每年可从土壤中吸收11 534.39 kg/hm2盐分,是不施氮肥的4.07倍,Na+、Cl-与SO42-累积量也分别是对照的3.53,4.22和4.74倍;磷肥对盐角草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和种子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明显提高了盐角草茎秆、同化枝全盐累积量和地上部总的全盐累积量;氮磷施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盐角草同化枝和种子中的氮含量,而对茎秆含氮量和地上各部分磷含量无明显影响,说明氮磷肥配施可改善盐角草的氮营养状况;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盐角草茎秆与同化枝中的盐分浓度,并明显降低种子中的盐分浓度。磷肥施用也可明显提高茎秆中盐分浓度,但对同化枝与种子盐分浓度无明显影响;氮、磷肥的肥料效果对比可以发现,在试验区盐化土壤上氮肥是制约盐角草生长和盐分累积的限制性因子,加强氮素养分管理在应用盐角草改良盐碱土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