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21篇
  4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邱硕  于博  计东  田素博  赵萍  白晓虎 《农业机械学报》2024,55(3):115-121,152
为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率,设计了一种双排夹茎式取投苗装置。利用两个对置移栽臂上的双排夹取爪实现辣椒苗循环取投苗作业,PLC控制系统保证取投苗装置有序平稳运转。夹取爪核心部件由软性材料和弹簧钢片紧贴构成,其精确定位由水平和竖直运动机构实现。分析软性材料厚度、辣椒苗苗龄、夹取爪气缸压力对取苗失败率、运苗失败率和投苗失败率的影响规律,以取投成功率为优化目标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双排自动取投苗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软性材料厚度为10mm、辣椒苗苗龄为51d、夹取爪气缸压力为0.40MPa时,平均取投成功率达到94.6%,基本满足蔬菜移栽作业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2.
国内盆栽花卉的移栽机械化程度较低,急需研发全自动移栽机,而制约产品开发的难题是无法实现多组叠摞软质塑料营养钵的同时精准自动分离。为提高移栽效率,需将多组叠摞营养钵并排摆放,同时从底部分别分离,但由于作业空间受限,且塑料营养钵质地柔软、叠摞在一起后钵间界限模糊,分离机构设计难度较大。采用“吸附-顶起-下拉”式分离方案,利用吸盘组件和真空负压系统将每组最底端营养钵吸附固定,然后位于一侧的顶钵装置将叠摞营养钵顶起使最下面一个营养钵与上方叠摞营养钵分开,最后升降气缸将营养钵送下实现自动分离。在对该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分离装置的总体结构,完成分离装置各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设计计算并对吸盘、气缸和真空发生器等进行选型,设计了控制系统,最后将分离装置安装在花卉全自动移栽机上进行性能试验。在整机前进速度为1.34cm·s-1和工作效率为6000株·h-1情况下,营养钵分离成功率为94.8%,空钵率为4%,重钵率为1.2%,说明该装置的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33.
34.
针对传统日光温室番茄南北垄栽培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问题,基于“设施-农机-农艺”融合,创新了东西垄宜机化生产关键技术,包括宜机化日光温室结构,配套环境调控与生产装备,定植前机械化作业,幼苗机械化移栽,定植后的环境、水肥、植株、植保和采收等轻简化管理。  相似文献   
35.
<正>针对传统日光温室辣椒用工多、生产成本高、机械化和自动化率低等问题,将传统的南北垄向栽培改为东西垄向,配套环境调控设备,主要生产环节采用机械化,有效提高了生产质量与效率,实现了轻简化生产。随着设施园艺的迅速发展,我国温室和大棚等大型设施的生产面积已占世界设施农业生产面积的85%以上,但现代化与智能化设施水平不足1%(李天来等,2019)。传统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多采用南北垄向种植,存在作业空间狭小、栽培畦数多、  相似文献   
36.
针对目前国内韭菜、茼蒿及芹菜等茎叶菜的收割、打捆、加工、包装过程中劳动强度大、收获效率低、费时费力、尚未完全实现机械化等问题,根据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自动茎叶菜打捆装置。装置由机架、传送带、电机、传动链条、夹持装置、缠绕装置及钩针等部分组成,能够一次性完成茎叶菜打捆工序,提高了茎叶菜收获的效率,降低茎叶菜的生产成本。首先,进行茎叶菜打捆机的总体方案设计,并对缠绕装置、夹持装置、钩针及链条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分析及校核计算。通过样机试制,进行主要茎叶菜韭菜打捆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喂入量为1.1kg/s、打捆速度为6r/min、缠绕位置距离为100mm的组合为较优组合,在打捆过程中不会对韭菜造成损害,打捆效果较好,满足对韭菜打捆的基本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