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73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宇波  王雅鹏 《中国沼气》2007,25(4):28-31,40
在简要回顾湖北省农村沼气事业发展历程和沼气建设示范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发展基于沼气的生物质能源对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能结构和效果分析,揭示了基于沼气的生物质能源技术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技术条件。对发展农村沼气事业的阻滞因素进行剖析,提出了促进农村生物质能源发展动力机制和政策诱导措施。  相似文献   
32.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支撑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面对煤碳资源有限、石油资源供给紧缺,水电资源开发代价高,风电、太阳能开发量小,能源危机日益逼近的情景,本文根据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且有益于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效益增加,以及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农村用能及商品性能源增加的情况,指出应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为促进其健康发展,需构建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市场、政策、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33.
粮食生产与发展的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变化,相应对粮食实施的保护政策与保护式也应进行调整。本文在分析粮食保护的经济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粮食保护模式的构想,认为新时期粮食保护的模式应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粮农收入保护、粮食进出口贸易保护等构成,最后提出了实现新粮食保护模式的几条对策。  相似文献   
34.
论农户兼业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结构变革中的一个伴随事实是兼业化现象,同一个农户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业生产,这不仅出现在发达国家,而且出现在发展中国家,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  相似文献   
35.
目前,我国已开展的土地整理活动属于狭义的土地整理: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根本目的农用地整理.土地整理中的地价评估应分为立项评估和整理后评估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36.
江汉平原水禽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水禽产业经济学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对江汉平原水禽产业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研究。认为江汉平原水禽产业的生产方式,产业模式和由环境约束导致的健康养殖模式已经形成,且江汉平原水禽养殖已经进入高成本发展阶段。江汉平原水禽产业目前主要的问题是:产业发展缺少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无序的进入和退出生产行为造成产业的巨大波动,生产技术的滞后和行业管理的不规范行为不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江汉平原进攻型发展、低碳健康养殖型发展、技术优先型发展等三种发展战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7.
中国粮食增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影响粮食增产的因素众多,选取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投入、粮食播种成灾率、粮食灌溉面积以及农业机械投入为变量,运用经典的Cobb-Douglass函数测算了各影响因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结果表明,化肥投入增加、成灾面积减少、农业机械投入增加对粮食增产起到了重要的贡献作用;此外,国家宏观政策也对粮食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退耕还林政策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粮食补贴政策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并提高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8.
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性危机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粮食产量在2007年再次超过5000亿kg,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但粮食安全的潜在性危机依然存在.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性危机及其形成的原因:劳动力、耕地、水等粮食生产要素及资源供给的不可持续性;科技创新与推广滞后,对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员业绩评价偏误,以致粮食生产发展得不到有效的科技支持;政府粮食补贴政策的局限性和效应的有限性,导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粮食需求扩张的刚性和用途多元化,引致的对进口的依赖性,及其可能产生的"经济租"和出口国的寻租行为,使供给具有了风险性和经济上的不利性.  相似文献   
39.
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贡献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是指农业机械化创造的农业利润(产出增长)占农业利润(总产出增长)总额的比重或指农业机械化的贡献在各种生产要素贡献的代数和中所占的比重。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是反映农业机械化作用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指标,测算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主要目的,是从数量关系上认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增产、增收带来的实际作用的大小。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就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贡献进行了测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以粮食销售市场中粮食所有权的流程为线,对市场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市场粮源充足和市场粮源不充足两种情况下阻碍跨区域粮食流通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提高粮食购销企业间的交易效率是协调粮食销售市场各主体利益、顺畅跨区域粮食流通的关键。最后,从政府的角度,针对如何提高不同市场供需情况下购销企业的交易效率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