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为了丰富我省马铃薯种质资源,扩大遗传基础,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271份马铃薯种质资源,在青海不同生态区种植观测,对其抗病、耐逆性、产量水平及品质指标等综合性状进行评价鉴定。选育出1个新品种,可在青海省大部分地区种植推广;筛选出19份资源可供进一步选择利用;鉴定部分具有特殊基因的资源为马铃薯育种提供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2.
选用姜块进行3步复合消毒法脱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最佳处理组合为0 min 5%次氯酸钠(NaClO)、0.5 min 70%乙醇(C2H5OH)和15 min 0.1%升汞(HgCl2).  相似文献   
13.
马永珍  王芳  王舰 《农学学报》2020,10(6):15-21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对光周期处理的响应,以‘国外2号’、‘闽薯1号’以及‘青薯9号’马铃薯组培苗为试验材料,设置8 h/d、12 h/d和16 h/d三种光周期处理,培养35天时测定并分析生长和生理指标数据。结果表明:(1)通过对叶片数、鲜重、茎粗、茎节数、根数、干重、根长、株高8项生长指标综合分析得出,‘国外2号’、‘闽薯1号’、和‘青薯9号’都随着光周期的延长综合生长性能有所增加,在16 h/d光照处理下,3个品种的综合生长性能均达到最优。(2)16 h/d光照处理下可以显著促进‘国外2号’马铃薯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在8 h/d光照处理下可以显著促进‘闽薯1号’和‘青薯9号’马铃薯可溶性蛋白的合成。由于‘国外2号’和‘青薯9号’马铃薯两种氧化酶类对光周期不太敏感,SOD与CAT活性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闽薯1号’马铃薯在12 h/d光照处理下SOD活性最高,MDA含量积累最少。  相似文献   
14.
在青海海拔2900m-3150m的高寒冷凉地区,利用高寒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即年均降雨在380mm-420mm及隔离条件好、种植作物种类单一等自然条件,使产生的原种成本低、质量好,是生产脱毒原种的天然家园。马铃薯种薯生产除一般的栽培技术之外,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就是将脱毒苗生产的微型种薯(即原原种)在大田土壤中种植收获的农业栽培技术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以转基因马铃薯株系为材料,采用Real-time PCR方法,以SYBR Green I为荧光染料,以马铃薯块茎贮藏蛋白基因(Patatin)作为内参基因,以植物表达载体上的潮霉素抗性基因(HPT)为筛选标记基因,建立目的基因CT值与起始模版的相关性标准曲线,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获得每个样品中内参基因和外源基因的CT值,根据Pfaffl法计算获得了T-DNA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拷贝数,且与Southern blot方法进行了比较,并结合田间农艺性状,分析了外源基因拷贝数马铃薯株高及薯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参基因和外源基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96、R2=0.995和R2=0.990。在所测的23株转基因株系中,12株为单拷贝插入,6株为双拷贝,5株为多拷贝。Real-time PCR比Southern blot方法结果更准确、操作更简便快捷、成本更低。且插入拷贝数的多少与马铃薯田间农艺性状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发现2拷贝以上的T-DNA插入较容易引起部分性状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以青海省格尔木蒜脱毒后获得的脱毒小蒜为试材,研究不同培养基、蔗糖浓度、pH值和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脱毒的格尔木大蒜根尖诱导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比为MS培养基,pH 6.2,蔗糖20 g/L,BA 2 mg/L+2,4-D 0.1 mg/L。pH为6.2时诱导率达81.7%,蔗糖浓度20 g/L时诱导率达55%,激素配比为BA 2 mg/L+2,4-D 0.1 mg/L,诱导率达55%。  相似文献   
17.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高山大田繁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舰 《中国马铃薯》2002,16(5):301-301
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过程中 ,为保证质量 ,防病害感染 ,常常采用网棚隔离 ,繁殖原原种。青海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 ,于 1999~ 2 0 0 1年依靠青海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采用微型薯大田直播技术 ,在严格控制管理的条件下 ,生产出来的原原种 ,经检测主要病毒均为 0。利用大田繁殖  相似文献   
18.
百合花是百合科百合属(Lilium)植物,在世界上共有96种左右。全球花卉业对于百合生产和研究投入的力量在球根花卉中占首位,我国每年进口百合鳞茎要花去3亿元以上。而百合苗出瓶后的移栽技术不成熟,是百合鳞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之一。本文利用百合组织培养苗,进行微型鳞茎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的遗传转化体系,以青薯9号无菌苗为材料,通过对其茎段和叶片再生体系的筛选,优化了培养基添加的最佳植物激素配比浓度.试验结果表明:无菌苗的茎段比较适合诱导愈伤组织并且愈伤组织的诱导需要光照.青薯9号马铃薯茎段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基础培养基为:MS无机成分+蔗糖25 g/L+琼脂6 g/L+肌醇100 mg/L+烟酸2mg/L+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0.5 mg/L+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1)0.4 mg/L+叶酸0.25mg/L+生物素0.05 mg/L.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分化的最佳基础培养基是:MS培养基+蔗糖25 g/L+琼脂8 g/L+酪蛋白的酶水解物1 g/L.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激素配比为:2.0 mg/L NAA +6.0 mg/L 6-BA;最佳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为:0.1 mg/L NAA+ 3.0 mg/L 6-BA+ GA3 3.0 mg/L+ ZTR 1.0 mg/L.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小麦叶毛物理性状(密度和长度)与小麦抗蚜性的关系,在人工气候室内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在11个小麦品种(材料)上的发育历期、成虫与幼虫的体重差、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若蚜死亡率等生物学参数进行了测定,采用聚类分析法评价了其对麦长管蚜的抗性,利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叶毛的超显微结构,并对叶毛密度和长度与蚜虫生物学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亲本98-10-35、Amigo及杂交后代O31、L87最不适于麦长管蚜的生长,抗性最好;O63、A253、A33抗性次之;L71、1376、H23抗性较弱,H19对麦长管蚜的适应性最好,抗性最差。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叶毛长度和发育历期呈极显著正相关,叶毛密度和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叶毛长度和密度与小麦品种(材料)的抗蚜性显著相关。表明小麦物理性状是小麦抗蚜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抗虫育种的目标之一;抗感杂交小麦后代可遗传亲本的抗感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