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林业   21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41.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对麦田杂草的防效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1057.5、1903.5 g a.i./hm2播后苗前处理后小麦的株高、茎蘖数、鲜质量、有效穗数、穗粒数、理论产量与人工除草处理无显著差异,对小麦安全,且对菵草、繁缕、荠菜等杂草防效较佳。  相似文献   
42.
采用室内整株生测法测定新型除草化合物二氯喹啉草酮对稻田主要杂草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um)、硬稃稗(Echinochloa glabrescens)、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mitis)、西来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zelayensis)、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鳢肠(Eclipta prostrata)、碎米莎草(Cyperus iria)、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二氯喹啉草酮对播后苗前、2~3叶期、4~5叶期的光头稗、硬稃稗、无芒稗、西来稗、马唐、鳢肠、异型莎草ED90在150~570 g a.i./hm2间;不同叶期的千金子对二氯喹啉草酮敏感性低,二氯喹啉草酮对其ED90均高于735 g a.i./hm~2。  相似文献   
43.
王红春 《吉林农业》2010,(10):199-199
名目繁多的升级达标导致村级债务大量出现,村级企业亏损甚至停产欠下了巨额债务。村级干部不切实际地大搞政绩工程、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村级干部职数过多造成的非生产性支出大量增加以及乡镇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对村级财务管理、监督的缺位与不力,导致的农村遗留债务,迫切需要化解。全面核实,分类清理村级债务。逐项核实,认定、锁定债务数额。积极探索拍卖、租赁等方式盘活村级集体资产和资源、债权债务转换、落实降息减息政策、核销划转债务、试行债务股权化等新的偿债途径化解债务。  相似文献   
44.
试验选择红壤旱地上不同培肥措施的土壤,分别代表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即荒地土(低肥力)、茶园土(中肥力1)、花生地(中肥力2)和菜园土(高肥力),通过设置施肥与不施肥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肥力水平红壤旱地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和肥料贡献率。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各肥力水平的玉米产量的变化趋势为菜园土花生地茶园土荒地土,在红壤旱地上,有机培肥措施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而且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基础地力对产量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早熟禾的分布、危害、生物学特性、抗性和防除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6.
一、人类的森林利用史原始无意识利用原始农耕文化以前,人类最早对森林的利用是原始无意识的,也是简单的全面利用的。正如陈嵘在《中国森林史料》中描述的“混沌之世,草昧未辟,土地全部殆皆为蓊郁之森林“一样,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灌木林)曾占陆地面积的2/3,成为人类诞生的摇篮。在狩猎与采集文化时期,人类栖息于森林环境或洞穴之中,《古三坟书》曰:“有巢氏生,俾人居巢穴,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淮南子》中描述为“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虫之肉……“,可见当时人类的生存、生活均完全依赖于森林,是一种原始的无意识的简单  相似文献   
47.
考察了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林业公司的桉树经营管理模式。土地平整、人口稀少、土壤肥力较低,是该林业公司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经营、主伐年龄较大的缘由。他们采取的经营模式对于我国速生丰产林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8.
山茱萸炭疽病发病规律和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1988年在西峡县发现山茱萸的炭疽病菌主要以菌丝在僵果及果柄上越冬,1年生枝条上有潜伏侵染带菌现象.病菌可通过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潜育期3~4天.该菌从5月中旬到9月下旬均可侵染果实,侵染率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发病期与果实成熟度也有密切关系;发病程度与品种成熟期早晚及蛀果蛾的危害有关.室内药效测定表明,退菌特和拌种双抑菌效果最好.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以波尔多液效果最好,多菌灵、拌种双、退菌特等防效次之.  相似文献   
49.
在现代化工业制造发展过程中,人类逐渐意识到许多天然药物巨大的医疗价值,其中 有“秘鲁人参”的称号玛咖就是代表,它具有保健重要作用,当下成为全球药食材料研究的热点。 为提高玛咖播种育苗水平,为生产提供优质玛咖苗,针对玛咖生长发育的特性以及小兴安岭的 地区特色,对玛咖播种育苗中的种子处理方法、育苗方式、苗床管理3 个因素进行筛选,开展播种 育苗研究试验,以期为小兴安岭地区玛咖引种栽培乃至优质生产发展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王红春  陈俊敏  谷涛  王可  陶园  娄远来 《核农学报》2022,36(12):2374-2380
为了明确江苏省麦田猪殃殃对主导除草剂苯磺隆的敏感性差异及其抗性机制,采用整株生测法测定了采自江苏省小麦田的28个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种群对苯磺隆、苄嘧磺隆、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钠、唑草酮的敏感性,分析了代表性种群乙酰乳酸合酶(acetolactate synthase, ALS)的离体活性及其基因位点突变状况。结果表明,28个种群中,23个种群对苯磺隆有2.18~17.10倍的相对抗性,18个种群对苄嘧磺隆产生了交互抗性,所有种群对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钠、唑草酮均敏感。LHQ-2和JYS-1种群的相对抗性倍数高于14,ALS酶离体活性达到敏感种群DHX-2的250倍以上,其第197位由脯氨酸突变为苏氨酸;WJQ-2种群的相对抗性倍数为10.39,ALS酶离体活性是敏感种群DHX-2的41.45倍,其第376位由天冬氨酸突变为甘氨酸;RGS-1种群的相对抗性倍数为8.82,ALS酶离体活性是敏感种群DHX-2的15.27倍,其第574位由色氨酸突变为亮氨酸。抗苯磺隆的猪殃殃种群比例呈现由苏南到苏北逐渐增加的趋势,苯磺隆和苄嘧磺隆间存在交互抗性,靶标酶ALS活性增强及其基因位点突变是抗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为江苏省麦田猪殃殃的精准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