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3篇
  14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71.
广 8A 是以含广东野生稻亲缘的优质早籼稻增城丝苗-8 选为母本,与保持系 1325B 杂交制保后再与 325A 测交并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优质高产丝苗型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具备稻米品质优、配合力强、抗病性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特点。自 2010 年通过广东省技术鉴定以来,以其为亲本配组并通过国家、省级审定或授权的水稻新品种已达 44 个,审定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区),这些品种均表现出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广 8A 作为水稻“广东芯”的作用,并作为试验材料广泛应用于栽培、生理等基础理论研究。其中,以广 8A 配组选育的广 8优 165、广 8 优金占、广 8 优 2168 组合,在省级区试中均呈现丰、抗、优高度协调性,并连续 4 年被遴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从 2017 年至今,在广东累计推广面积达到 26 万 hm2 以上,在华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72.
贵A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优质三系保持系广8B为母本与自选保持系中间材料“(58S/天丰B//天丰B)F2//增丝选/325B”杂交,之后经多代定向选择并选优良单株与广8A测交与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水稻三系不育系,2019年10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配合力强、开花习性好、闭颖性好、易繁制种等特性,已组配贵优55、贵优华占、贵优9822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3.
【目的】挖掘水稻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LPAT)基因家族成员信息,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在水稻籽粒油脂合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OsLPAT基因家族进行基因结构、系统进化树、组织表达谱以及激素和逆境表达谱等分析。利用比较代谢组和转录组学的方法,分析OsLPAT家族各成员在水稻籽粒油脂合成中的作用。【结果】水稻基因组中LPAT家族包含5个成员,分别命名为OsLPAT1~OsLPAT5。除OsLPAT1外,其他成员均含有4~6个外显子,且各成员均包含Acyltransferase Cterminus (PF01553)结构域;进化分析显示,LPAT基因在单子叶植物中较为保守;OsLPAT2的表达受多种逆境条件及激素诱导,OsLPAT3和OsLPAT5的表达受到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的强烈诱导,而OsLPAT4则特异性地受到渗透胁迫的诱导;比较代谢组和转录组学分析显示,OsLPAT家族各成员分别在籽粒发育的不同阶段发挥功能,从而促进油脂(Triacylglycerol,TAG)...  相似文献   
174.
针对滴灌CAD系统中水力计算与管网布置的耦合问题,研究了管网图形识别及有效性判定,并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思想,应用步进法水力学解析原理,建立了滴灌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力计算模型,有效地将管网图形与水力计算耦合,使水力计算结果及时反馈到管网图形中,为实际工程管网水力性能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手段。通过算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计算出的流量和水头偏差率均在允许范围内,管网识别及水力计算过程可在  相似文献   
175.
双蜗壳泵压力脉动特性及叶轮径向力数值模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为揭示双蜗壳离心泵的水力不稳定性,采用雷诺时均方法和SST k-ω湍流模型,对一双蜗壳双吸离心泵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湍流数值模拟,得到了泵内部流场特性及双蜗壳内压力脉动情况.并对其进行了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双蜗壳内存在比较明显的压力脉动.设计工况下压水室内的压力脉动强度小于非设计工况.在设计工况下,隔舌处和隔板区压力脉动频率均以叶片通过频率为主,其中隔板起始端的脉动幅值最大,约为隔舌处的2.5倍.在大流量工况下,隔舌处和隔板起始端压力脉动频率以叶片通过频率为主,而小流量工况下以叶轮转顿为主.叶轮受到的径向力随着叶轮的旋转呈现不稳定性,其中小流量工况时最明显.3种工况下径向力均指向隔板起始端侧.  相似文献   
176.
泰优305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1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分别通过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米质优、丰产性好、后期转色顺畅等特点。介绍了泰优305组合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7.
滑移网格法是分析离心泵瞬态流场的最主要方法,其中滑移界面形状和位置的选取方式对流场计算结果有直接影响,而目前对如何选取离心泵滑移界面并无统一的看法。以一台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5种不同的滑移界面方案分别对水泵流场进行瞬态模拟,对比不同工况下的外特性、基本流态和隔舌处压力脉动特性等。研究表明,方案I(紧贴叶轮的短一字形滑移界面)和方案Ⅴ(环绕叶轮的倒U字形滑移界面)的水泵效率平均计算误差均在1%左右,且两者在轴面流态和蜗壳进口的速度分布上均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而方案Ⅴ更能突出泵腔流体流速的梯度变化,且在隔舌处的压力脉动特性方面最符合已有研究结果。方案Ⅲ(紧贴叶轮的长一字形滑移界面)和方案Ⅳ(紧贴基圆的长一字形滑移界面)均将整个泵腔设为旋转域,水泵效率计算误差达5.2%和9.2%,且两者的轴面流态也明显有悖于已有研究结论。方案Ⅳ和方案Ⅱ(紧贴基圆的短一字形滑移界面)均将旋转域紧贴隔舌,导致隔舌对液流的切割作用被放大,表现为隔舌处的进口流速严重下降。综合分析表明,直接将泵腔设为旋转域和将滑移界面紧贴隔舌的做法均会使模拟结果有较大偏差,推荐将滑移界面取为环绕叶轮的倒U字形,该方式能在保证模拟精度的同时反映最真实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178.
基于CAD的滴灌系统水力自动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滴灌CAD系统中水力计算与管网布置的耦合问题,研究了管网图形识别及有效性判定,并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思想,应用步进法水力学解析原理,建立了滴灌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力计算模型,有效地将管网图形与水力计算耦合,使水力计算结果及时反馈到管网图形中,为实际工程管网水力性能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手段.通过算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计算出的流量和水头偏差率均在允许范围内,管网识别及水力计算过程可在10min内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