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7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3篇
  40篇
综合类   228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481.
本研究主要挖掘数据,分析中药治疗房颤的用药规律,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方法探究其核心药对机制。检索知网、维普等数据库的中医药治疗房颤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房颤用药规律;通过TCMSP数据库、OMIM和DrugBank等数据库分析核心药对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构建房颤靶点-活性成分-药物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得到房颤核心靶点PPI网络,以及使用Metascape进行GO生物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对关键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治疗房颤用药频率前五分别是丹参、炙甘草、麦冬、桂枝和当归,高频药对有“丹参-苦参”、“麦冬-五味子”等。对“丹参-苦参”核心药分析发现其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和丹参酮ⅡA等关键成分作用于房颤AKT1、TNF、IL-6、VEGFA、IL-1β和CASP3核心靶点,参与NF-κB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和AMPK等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与AKT1、CASP3、IL-1β等靶点紧密结合,AKT1-丹参酮ⅡA为结合亲和力最高的复合...  相似文献   
482.
甘肃是我国胡麻的主产区之一,为明确甘肃胡麻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异特点和多样性,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的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 22 份甘肃地方品种和 43 份育成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农艺性状变异丰富,遗传多样性指数在 1.55~2.04 之间,其中工艺长度多样性指数最高,株高次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育期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工艺长度、单株果数和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分茎数与有效分枝数、单株果数和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因子分析法将 9 个农艺性状提取划分为 4 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 82.402%,可代表供试材料的绝大多数信息。聚类分析将 65 份供试材料划分为 3 个类群,分别有 23 份、15 份和 27 份材料。抗白粉病鉴定筛选出 9 份抗白粉病胡麻材料,其中免疫 1 份,高抗 5 份,中抗 3 份。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排名前 10 的材料依次分别为定亚 7 号、陇亚 5 号、敦煌白胡麻、天亚 4 号、庆阳老、通渭老红、陇亚 10 号、定亚 1 号、古泿白花、甘亚4号,其中定亚7号和陇亚5号综合性状优良且高抗白粉病,在胡麻抗白粉病品种的培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3.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并减少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对邳州市水稻病虫草害发生概况和农药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控、生态调控、稻田养鸭、生物农药防治与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等方面对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进行了探索,并结合实例着重分析了绿色防控的效果和效益情况,以期为农药减量控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4.
学科交叉研究是颠覆性创新的重要途径,交叉学科发展需要制定与学科特点相适应的科技管理办法。文章通过分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交叉学科发展现状,剖析交叉学科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促进跨学科融合交流、完善学术评价方式和创新分类管理模式等加快建设交叉学科科技管理工作体系的建议,旨在优化科技管理工作方法,助力交叉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485.
以我国大麦(青稞)机械化生产技术领域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采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以宏观和微观2个视角对该领域内技术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主要研究主题和热点、主要创新机构和发明人、专利价值及专利质量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明确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创新情况及研发态势。结果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大麦(青稞)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专利申请量的增长主要以实用新型为主;个人和科研院所为该领域内主要创新主体;播种、种植、栽培、收获、脱粒等机械研发为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整体质量较低,本领域技术研发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应开展大麦(青稞)农机农艺融合研究,重点研发适宜于青藏高原作业的轻简化机械。要重视该领域专利质量的提高,重视产学研结合,加大研发力度。政府要鼓励和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使之成为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486.
白粉病是油用亚麻的主要病害之一,但由于抗病资源缺乏及相关基因挖掘与利用目前还较为欠缺,严重制约了油用亚麻抗白粉病育种。鉴于此,以前期EMS诱变所获得高抗白粉病材料H98-1与极感白粉病材料D367为亲本,采用混池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ant analysis,BSA)对亲本和抗感F2混池开展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了抗病基因的候选区域;进一步采用BLAST软件对候选区间内的编码基因进行深度注释,鉴定出抗白粉病候选基因。结果表明,H98-1抗白粉病性状相关的候选区域主要位于油用亚麻2号染色体12 436 438~12 438 246、12 475 667~12 476 462、12 478 211~12 479 109区间及4号染色体上14 120 916~18 541 859区间内,总长度4.43Mb,包含844个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运输和分解代谢、蛋白质转运、信号转导等过程。经基因注释、代谢通路分析及文献分析,筛选出11个可能与油用亚麻抗白粉病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