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岫岩县是辽宁省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为害虫的生物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研究表明,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田提供了丰富的天敌资源,对一些主要害虫具有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通过补充释放天敌昆虫,对主要害虫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棚黄瓜植后的管理措施李恩彪,王淑贤(吉林省农业校园艺科)麻雅芹(吉林市昌邑区九站乡蔬菜农业科)一、加强中耕松土,注意提高温度从定植后3天开始,即在畦沟间连续多次松土,以提高土温,促进缓苗。在保证棚内温度的条件下,草苦子、小拱棚、天幕或围裙要尽量早揭...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美洲斑潜蝇幼虫为寄主,对芙新姬小蜂生物学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该蜂成虫喜欢群集活动,飞翔能力较弱;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和向上行为;成虫喜欢清洁身体;多在上午羽化,羽化当天或次日产卵。雌蜂大多数选择2龄末或3龄初的寄主幼虫体躯后1/3处产卵,1头寄主幼虫体内落卵1、2、3粒分别为92.25%、5.63%和2.11%。老熟幼虫在寄主体内后半部(占30.17%)或脱离寄主0~15mm的潜蝇虫道内(占69.83%)化蛹。幼虫是否在寄主体内化蛹,与其体内营养物质的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臀位是常见的异常胎位,近年国内发生率为分娩总数的3.2%~5.8%,占分娩难产总数的17%.我院1989年臀位分娩发生率为5.2%,占分娩期难产发病率的2.5%,其围产儿死亡率也较高。国内外学者认为降低臀位分娩发生率的关键在于管理好臀位,而纠正臀位传统的方法为外倒转术;近十余年用剖宫产术把臀位集中到分娩期,这两种方法术后均有并发症。近年山东医科大学在国内首次施行改良臀位倒转术,成功率达97.7%且无并发症。我院1990年对孕30~40周单胎臀位孕妇,具备改良臀位倒转术适应症者43例试行该术,结果32例转  相似文献   
15.
蜘蛛的几种定量采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野外采集森林冠层、树干和地表层蜘蛛的冠层喷雾法、树干陷阱法和单位地表面积法,分别阐述了每种方法的特点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并探讨了3种采集方法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1 领导重视 专人负责 农广校档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客观地反映了学校工作的发展历史和工作成就,对于进一步开展教学、招生、培训和科研、试验、示范、推广以及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真实的依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干扰素对新城疫灭活苗抗体滴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对新城疫(ND)灭活苗抗体滴度的影响。[方法]将20只20日龄雏鸡随机分成A、B、C和D(CK)组,每组5只。分别皮下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0.5 ml/羽,同时给雏鸡注射高(4单位)、中(2单位)和低(1单位)剂量的干扰素,对照组不加,检测雏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结果]结果表明,免疫7d后,高、中和低剂量组抗体水平一致,并开始上升,3组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14 d后中剂量组水平稍高,与其他3组均差异显著,呈现一定的剂量差异;21 d后3组都升高,但中剂量组抗体水平最高,对照组与其他3组均有显著差异;在免疫28 d后4个组的抗体水平均下降,但中剂量组抗体水平仍最高。[结论]干扰素可提高新城疫抗体滴度,以中剂量添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赤霉素对温室黄瓜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早春为不利于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冷凉季节,应用200ppm和300ppm赤霉素处理雌花的子房,能显著提高温室黄瓜的前期产量  相似文献   
19.
松辽一角虫(Notoxus raddei pic)属鞘翅目,蚁形甲科。在辽宁、吉林、河北省分布广泛,捕食高粱、棉花、大豆、蔬菜上的多种蚜虫。松辽一角虫是国内最近发现的一种蚜虫天敌,本文描述了该虫的形态,观察记载了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取食各种蚜虫的食量,对蚜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有一定的实际意义。1989年,我们开始对松辽一角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如下。1 分布状况1980~1983年,调查结果,松辽一角虫在辽宁省西部的阜新、锦州、朝阳等地区,吉林  相似文献   
20.
芙新姬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恒温条件下,以菜豆饲养的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幼虫为寄主,对芙新姬小蜂[Neochrysocharis formosa (Westwood)]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19、22、25、28、31℃恒温条件下,芙新姬小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依据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出卵、幼虫、蛹和卵-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07、13.84、14.67、14.26℃,有效积温分别为33.01、45.17、79.00、154.19℃,并建立了各发育历期的预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