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谷瘟病菌交配型基因克隆和不同地区交配型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我国谷子产区谷瘟病菌交配型基因及其分布情况对谷瘟病菌群体结构分析的重要意义。根据已知稻瘟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1-1(Gen Bank登录号AB080672.2)和MAT1-2-1(Gen Bank登录号AB080673.2)的部分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对186株谷瘟病菌交配型基因进行扩增检测,比对分析谷瘟病菌和稻瘟病菌的交配型基因MAT1-1-1的alpha盒子部分氨基酸序列和MAT1-2-1高迁移率蛋白盒子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引物JPX1-1-S3/JPX1-1-A3对谷瘟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1-1的扩增效果较好,而JPX1-2-S1/JPX1-2-A1对谷瘟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2-1的扩增效果较好。序列比对发现谷瘟病菌与稻瘟病菌交配型基因极为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对2010-2016年采自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新疆和海南等采集地点的共186株谷瘟病菌单胞菌株的交配型基因进行检测,发现夏谷区交配型为MAT1-1的谷瘟病菌占69.15%,而交配型为MAT1-2的菌株仅占26.60%,其余4.25%菌株为双交配型菌株。春谷区交配型为MAT1-1的谷瘟病菌占38.55%,而交配型为MAT1-2的菌株仅占56.63%,其余4.82%菌株为双交配型菌株。建立了谷瘟病菌交配型基因PCR检测体系,通过该方法检测多数谷子种植区存在MAT1-1与MAT1-2 2种交配型的谷瘟病菌菌株,且总体上2种交配型菌株比例接近1∶1。但不同地区交配型菌株所占比例有一定差异,并且自然界中存在谷瘟病菌两性菌株。快速检测谷瘟病菌的交配型等位基因和不同区域谷瘟病菌交配型基因分布对研究谷瘟病菌群体结构与遗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基于谷子测序开发的SSR标记多态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谷子和狗尾草属其它种的24个材料,对474对基于谷子基因组测序结果设计的SSR引物进行了多态性鉴定。结果显示,有96对引物在各材料之间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态性,多态性率20.25%。本研究结果所筛选的谷子SSR标记丰富了狗尾草属遗传进行分析、种质资源研究、遗传图谱构建、目的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利用SSR标记的数量,同时也为谷子SSR标记核心数据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2007年从EMS诱导谷子(Setaria italica)豫谷1号后代中发现1株全株病斑突变体,经过多代连续自交稳定,2009年将其命名为09-1115类病斑突变体。该突变体从抽穗期开始出现病斑,病斑首先出现在叶片上,随着穗的成熟,病斑变大并遍布整个植株(包括叶、叶鞘、茎和穗轴),最终全株枯黄,但是可以正常结实。与野生型相比,其株高、穗长和旗叶长无显著性差异,但穗重和穗粒重差异显著,表现为结实性差异。初步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54.
夏花生田蛴螬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总称,是对花生为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地下害虫,一般田块受害可减产10%~30%,严重地块在70%以上,对花生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现将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5.
登海701是河南圣源种业有限公司最新引进推广的玉米杂交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矮秆、耐密植、抗倒伏、抗病等优势。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豫审玉2009020)。  相似文献   
56.
2007年以来,如东县加强以玉米为主体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其中"地膜花生+地膜鲜食玉米、山芋、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效益明显。笔者介绍了该模式的高效种植技术,以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57.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对芙蓉鲤鲫生长性能、肌肉质构特性及其理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24.98±0.05)g的芙蓉鲤鲫45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150、300 mg/kg的白藜芦醇,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50 mg/kg和300 mg/kg白藜芦醇添加组肝体比分别显著降低11.36%和16.12%(P <0.05);各组间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肥满度和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P> 0.05)。(2)与对照组相比,150 mg/kg和300 mg/kg白藜芦醇组全鱼粗脂肪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9.40%和25.52%(P <0.05);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白藜芦醇组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48.17%(P <0.05)。(3)与对照组相比,150 mg/kg白藜芦醇组肌肉内聚性、咀嚼性分别显著提高9.52%、39.22%(P <0.05);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白藜芦醇组肌肉黏性显著降低51.61%(P <0.05),内聚...  相似文献   
58.
为得到一种鉴别糯质谷子的分子标记方法,用于优质谷子糯质资源的利用及糯质品种的选育。通过对糯性谷子十里香与梗性谷子豫谷1号配制的F2群体的F3种子胚乳进行碘液检测,结果显示:深蓝色与棕红色胚乳单株数的比例符合3∶1,说明糯质对梗质是由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利用糯质分型引物对十里香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和产物测序,结果表明,十里香的糯性是由Ⅳ型糯质基因控制,即由TSI-2转座子插入到淀粉合成酶基因(Si006103m)内元1形成。根据该糯质基因设计出2对In Del标记引物waxy-TSI2/int1和waxy-int1-1F/4R,扩增谷子基因组DNA,若waxy-TSI2/int1引物组合能扩增出984 bp的扩增片段,并且waxy-int1-1F/4R引物组合不能扩增出540 bp的扩增片段,则该材料为含Ⅳ型糯质基因的糯质谷子。最后,利用该标记组合从100份谷子资源中鉴定到2份属于Ⅳ型糯质基因控制的糯质材料。可见,该标记组合可以准确鉴别谷子Ⅳ型糯质基因。  相似文献   
59.
活性炭是一类传统的、可工业化生产的多孔质炭材料,由于它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可调的孔隙结构与表面化学性质、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良好的导电性,因此,活性炭不仅在环保、化工、食品和医药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具有储存电能和电催化转化燃料的潜力,在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新型能源器件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活性炭作为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的主要研究进展。在超级电容器方面,活性炭是作为储存电能的材料,主要综述了活性炭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历史,气体活化法、化学药品活化法、碱金属活化法等常规方法制备的活性炭储存电能的性能,活性炭表面含氧、氮、硫和磷表面官能团对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活性炭表面改性技术在超级电容器活性炭方面的应用。在燃料电池方面,活性炭是作为阴极反应的催化剂材料,主要综述了活性炭作为碱性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研究现状,炭材料催化燃料电池的阴极反应,即氧气还原反应的表面结构特点与反应机理。通过分析总结,明确了活性炭作为新型能源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
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CRM197-4GnRH重组去势疫苗抗原进行表达,采用不同种类佐剂制备疫苗,研究其对大鼠的免疫去势作用,为获得1种免疫效果好、有效期长、生产成本低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免疫去势基因工程疫苗提供借鉴。采用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与4拷贝GnRH串联,将CRM197-4GnRH基因与表达载体连接,并通过优化试验确定大肠杆菌的最优表达条件,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目标蛋白的表达情况。将融合蛋白与不同佐剂乳化,制备成9种测试疫苗后分别免疫大鼠,测定血清中GnRH抗体滴度和睾酮浓度。结果显示,重组大肠杆菌的最优表达条件为诱导时间表达5 h,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IPTG诱导浓度为0.5 mmol/L;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表明目标融合蛋白已成功表达;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疫苗水包油包水佐剂组、重组疫苗油包水佐剂组、GnRH+Th抗原(辅助型T细胞抗原)表位(G1抗原)油包水佐剂组测试疫苗免疫大鼠较其他组GnRH抗体滴度显著升高、睾酮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