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50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16篇
  37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通过8个玉米品种不同播期对粗缩病抗性的试验,摸清了玉米粗缩病在春玉米上的发病规律,筛选出了适合我市种植的春玉米抗耐粗缩病品种,总结出不同播期间同一品种的发病程度,通过示范种植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32.
以不同初始水分(IMC)大豆和棉花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吸湿解吸规律,并建模验证。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贮温15℃、25℃和40℃时,4%IMC在相对湿度(RH)≤18.78%、8%和12% IMC在RH≤48.10%条件下解吸,其他条件下吸湿。棉花种子,15℃时,4% IMC在RH≤7.49%、8%IMC在RH≤18.78%和12% IMC在RH≤48.10%条件下解吸,其他条件下吸湿;25℃时,4% IMC在RH≤18.78%、8%和12%IMC在RH≤48.10%条件下解吸,其他条件下吸湿;40℃时,4%IMC在RH≤7.49%、8%和12% IMC在RH≤48.10%条件下解吸,其他条件下吸湿。棉花种子,4% IMC在15℃ RH>55%、25℃ RH>55%和40℃ RH>50%时的安全水分(SWC)依次为10.5%、9.5%和6.5%;8%IMC在15℃RH>60%、25℃ RH>55%和40℃ RH>45%时的SWC分别为10.5%、9.5%和6.5%;12% IMC在15℃ RH>55%、25℃ RH>55%和40℃ RH>45%时的SWC分别为10.5%、9.5%和6.5%。辽豆11在15℃ RH>60%、25℃ RH>55%和40℃RH>45%时,其平衡水分(EMC)超过其SWC(依次为12%、11%和8%);菏豆13在相同条件下水分平衡时的RH比辽豆11高5%。棉花种子EMC在15和25℃ RH>55%、40℃ RH>60%时超过其SWC;大豆种子EMC在25℃ RH>55%、25℃和40℃ RH>60%时超过其SWC。棉花种子的水分平衡时间(d)与IMC(x)、RH(y)和温度(z)的预测模型为d =36.97+1.78x–0.58y–0.58z–0.016xy–0.021xz–0.0012yz+0.007y2,辽豆11的为d =23.29+3.72 x–0.19 y–0.86 z–0.02 xy–0.09 xz–0.008 yz+0.005 y2+0.03 z2,菏豆13的为d =48.64+0.36x–0.44y–1.49z–0.008yz +0.006y2+0.026z2。模型经检验,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433.
基于涡度相关的半干旱区沙丘-草甸水热通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科尔沁地区不同下垫面地-气界面的能量收支、水汽交换过程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响应关系,利用涡度相关法开路系统、常规微气象观测系统等进行长期定位观测,选取流动半流动沙丘和草甸2种下垫面下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甸与沙地潜热通量日变化差异明显,且春秋两季典型晴天更为显著,沙地约为草甸的26.2%和30.5%;夏季沙丘与草甸潜热极值大体持平,冬季2个站点差距缩小,互为上下波动;在冬、春、夏季3个典型晴天中,草甸与沙地感热通量差异显著的起始与终止时间不断提前,累积大于时长分别为19.5 h、16 h、6 h,秋季二者差异的时间不断推后,累积时长缩短;观测通量源区随风向改变而发生变化,风频比例越大,通量源区的贡献距离越长;草甸、沙地蒸散量与降雨呈负相关,雨后日蒸散值分别较晴天偏低14%和40%,晴天,沙地日蒸散量随风速波动呈规律性变化,而较大风速对草甸蒸散发不利。  相似文献   
434.
该研究选取具有多态性的6对微卫星引物对构建的2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完全双列杂交家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6个微卫星标记在9个家系36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32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Ne)为1.758 7~3.586 5,观测杂合度(Ho)为0.144 4~0.488 9,期望杂合度(He)为0.432 0~0.722 2,Shannon指数(I)为0.691 9~1.507 4。9个家系都有单态位点,平均Ho为0.129 2~0.466 7,平均He为0.155 0~0.439 6,平均I为0.248 5~0.712 2。有19个位点(占35.19%)极显著地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各家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09 0~1.137 2,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320 7~0.896 8。家系L4B46与L4B48的遗传距离最大,与D3D313的遗传距离最小。UPGMA法聚类分析显示,9个家系分为3支,L4B48单独成一支,B4D426、B4D427与D4B445聚成一支,其余家系聚成一支。该研究结果为合浦珠母贝家系选择育种的亲本选择与交配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5.
云南省砚山县阿舍乡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云南省砚山县阿舍乡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方法]采用走访群众、数码拍照、标本采集鉴定等方法对云南省砚山县阿舍乡药用植物的分类特征、生长环境及功效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区内共有77种药用植物,隶属45科70属,其中47种双子叶植物,17种单子叶植物,10种蕨类植物,3种裸子植物。其中,三七、半夏、结梗等12种已经大量人工栽培,马蹄香、乌头、三棵针等10种具有较好功效的药用植物仍是野生状态,未见人工种植。所调查的药用植物均生长于海拔1 400~2 300 m的地方。[结论]此调查结果可为阿舍乡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6.
三种肥料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吸收镉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施用不同肥料对小白菜富集污染土壤镉的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普通复合肥、有机肥和缓释氮肥3种肥料及其不同用量对小白菜在镉污染土壤中吸收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肥料增强了小白菜对镉的吸收。施用普通复合肥的处理富集镉的效果最高,其次是施用缓释氮肥和有机肥的处理。根部镉含量分别提高了23.80%~26.53%、19.93%~21.48%和10.17%~15.88%。小白菜地上部Cd含量分别提高了11.79%~25.47%(普通复合肥)、9.49%~13.82%(缓释氮肥),而施有机肥降低了小白菜地上部Cd含量。在所有种植(包括施肥和未施肥的)的小白菜中,根部镉含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分,是地上部分镉含量的2.28~2.74倍。同时,肥料施用增加了小白菜对镉的富集系数,根部的富集系数是茎叶的2倍左右。施用普通复合肥和缓释氮肥增加了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分别增加了12.16%~39.64%和1.35%~18.92%;施用有机肥降低了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分别降低了16.22%和7.66%。研究结果对小白菜修复镉污染的土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37.
爆、甜、糯玉米生育后期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爆裂玉米、甜玉米和糯玉米3种类型特用玉米为试材,系统比较研究了生育后期叶片光合特性在类型间和叶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玉米叶片的光合特性存在类型间差异,糯玉米叶片的光合特性明显优于爆裂玉米和甜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Chl)、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表现为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3类玉米的光合特性存在叶位间差异,中部叶片光合速率表现为糯玉米>甜玉米和爆裂玉米,下部叶片光合速率的类型间差异不显著,上、中部叶片叶绿素含量表现为甜玉米>爆裂玉米>糯玉米;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总之,各类型玉米的上部和中部叶片光合特性都优于下部叶片,其中糯玉米上部和中部叶片的光合速率、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叶绿素含量和蒸腾速率都大于甜玉米和爆裂玉米,甜玉米和爆裂玉米下部叶片光合性能的衰减在时间上早于糯玉米。  相似文献   
438.
我国节水农业科技传播中的性别倾向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女性化趋势,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节水农业科技传播中的目标群体、科技传播过程、收益群体、决策群体、女性社会地位、女性劳动行为、男性与女性对农作制度的关注点等进行了性别分析,总结了农村女性在节水科技选择中表现的行为特点,包括文化素质低于男性,更羞涩,时间更分散、更关注短期效益等。并从技术设计、推广方式、技术人员行为、模式筛选与政府作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39.
在杨树全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拟南芥渗透胁迫诱导基因SRK2C的全长cDNA序列,在杨树基因组上定位并克隆获得了3个SRK2C同源基因全长cDNA序列.运用Gateway定向克隆技术构建了杨树SRK2C基因的过量表达载体,并进行了T89杨遗传转化研究,获得了一批转SRK2C基因T89杨植株,PCR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了杨树基因组中,实时定量荧光RT-PCR结果也进一步证实,目的基因在T89杨转基因植株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丰度.为进一步分析杨树PtSRK2C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开展林木的抗逆机制和林木抗逆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0.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高原鼠兔土丘土壤种子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萌发法和地上植被调查法研究了不同扰动年限鼠丘土壤种子库、地上植被和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鼠丘不同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种子库物种数和密度逐渐增大,恢复3年后鼠丘土壤种子库密度是扰动当年鼠丘土壤种子库密度的43倍;(2)随着鼠丘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养分中有机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P0.05);(3)植物群落多样性随着鼠丘恢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且地上植被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都大于其对应的土壤种子库;(4)鼠丘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相似性指数仅为0.47,且物种数明显少于地上植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