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5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8篇
  15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1 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和考试工作在培训和监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距新形势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142.
垦区畜牧业发展迅速,养鸡与日俱增,遍及千家万户,传统的抓鸡免疫注射法费工费时,群众怕抓鸡打针影响产蛋和增重,有时由于注射失误,引起鸡只死亡等,更不易为群众接受,加之兽医人员少,注射密度受阻等不良后果,已不适应当前控制本病的新形势需要。因此我们在1985—1986年,于三江垦区勤得利、前进两个农场,一个局直地区、宝泉岭局二九○、江滨两个农场、绥化局绥棱农场、农场总局汽车配件公司养鸡场等范围内进行  相似文献   
143.
144.
猪水肿病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晓彤  王国华  高林 《养猪》2004,(4):35-35
猪水肿病是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断奶后营养状况良好的仔猪,患猪出现水肿症状后治愈率较低。1猪水肿病诊断要点断奶后发育良好的仔猪突然卧地不起,眼睑水肿,伴有神经症状;剖检发现胃贲门和大弯部黏膜下水肿、肠系膜水肿,可初步诊断为本病。诊断时应注意本病与链球菌病、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或弓形体病等混合感染。2猪水肿病的治疗应标本兼治,即采取消肿解毒、抗菌消炎和全群治疗。消肿解毒强心利尿、降低颅内压、缓解神经症状和组织水肿、清理细菌毒素。口服硫酸钠15克,肌注速尿10mL,静注10%氯化钙5mL、50%葡萄糖50mL、…  相似文献   
145.
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 ,水稻整地机械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通过引进激光平地器一年的实践 ,解决了水田旱地整平这一难题 ,为今后水稻生产向高标准、高起点、全过程机械化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6.
中作58是经过杂交育种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抗瘟性接种鉴定为MS-MR型反应,抗性表现较稳定,较抗稻曲病;抗旱、抗倒伏、耐盐碱;米质有六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四项指标达二级标准。栽培上要稀播育壮秧并注意肥水管理。适宜在辽宁沈阳、盘锦、辽阳、铁岭、锦州、阜新等地做一季稻;在京、津、河北等地做麦茬稻,也可旱种。  相似文献   
147.
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白茎盐生草、刺沙蓬和雾冰藜是荒漠绿洲过渡带人工防风固沙林草本层的优势植物,在维持过渡带生态功能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过渡带的上述3种藜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大面积取样,对其地上、地下各构件数量性状和生物量进行系统分析,研究3种植物在营养生长期不同阶段的构件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特征,揭示3种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策略,为深入认识其生态适应机理和荒漠生态系统的保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营养生长期间,3种植物的构件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变异程度不同,地上和地下生物量表现为强变异,且变异系数相近,地上构件中变异程度最强的为叶片,而地下构件中变异程度最强的为侧根;2)3种植物的构件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在营养生长期不同阶段差异显著(P<0.05),主根生长主要发生在前期和中期,而茎干、叶片、分枝和侧根生长主要在中期和后期;3)3种植物地上构件数量性状(茎高、分枝数和叶片数)和地上生物量在营养生长期内主要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而地下构件数量性状(主根长和侧根数)与地下生物量在营养生长期前期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中期和后期关系不显著;4)3种植物的根冠比(R/S)随营养生长期的推进逐渐降低,地上生物量分配比例不小于86%,地下生物量分配比例不超过14%,且个体较大的植株R/S较小。  相似文献   
148.
茶园害虫生态调控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与茶树间作,带作或周围栽培果树,药材,桑树等乔木,茶蓬下地表种植食用菌,地下种植天麻等物种,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为天敌提供了繁衍生息的适宜生态条件和充足猎物,促进了天敌良性发展。人工群落茶园内天敌数量比纯茶园增加40.63%-62.72%,种类增加37.53%-55.41%,使叶蝉,螨类,蚧类数量下降40%-80%,茶园农药使用量减少40%-50%,生态系统得以改善,向无公害化,绿色化,有机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9.
[目的]分析冬瓜植株性状在F1代中的遗传表现与规律,为冬瓜目标性状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4个类型冬瓜品种LCDG、F0060、SNKY和XSBN为亲本,进行不包括正反交在内的双列杂交,配制6个杂交组合,对其F1代植株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冬瓜F1代茎粗、株高、叶面积、节间长、第一雄花节位及第一雌花节位6个性状的杂种优势指数平均值分别为95.38%、111.64%、93.36%、107.52%、72.48%和62.00%;株高、叶面积、第一雄花节位和第一雌花节位的平均变异系数大于10.00%,其中第一雌花节位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为21.82%.[结论]冬瓜F1代中,株高、叶面积、第一雄花节位和第一雌花节位具有丰富的遗传潜力,株高极易出现超高亲杂种优势,第一雌花节位较易出现超低亲个体,冬瓜育种过程中从早期世代起即可对这些性状进行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150.
为了选育硬粉果型番茄新品种,研究硬粉果番茄硬度遗传规律问题,选取硬粉果骨干亲本材料母本P27、父本P31 及配置的F1组合15#为试材,利用质构仪研究果实硬度变化及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同一果实横向硬度最低,纵向硬度次之,果肩硬度最高。中青果期果实的平均硬度较高,转色期和红熟期硬度下降明显加快;P27、P31、F1组合15#红熟果平均硬度分别为13.27、10.88、12.28 N;红果期与青果期果实硬度极显著正相关;F1组合15#红熟果的果形指数为0.87,果实圆形,果皮厚度0.7~0.8 cm,5~6 个心室,单果重258 g,是硬粉果番茄选育的理想品种。番茄果实硬度与果实大小、果皮厚度、心室数、单果重没有必然的联系,果形指数可作为番茄硬度的间接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