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129篇
农学   77篇
基础科学   143篇
  79篇
综合类   684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493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乡村旅游合作社持续运行的内在保证。基于经营者参与合作社的内在需求,立足经营者加入合作社的驱动力、经营者与合作社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以及收益构成等,利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机制。认为经营者收益包括经营收益和分红两部分,经营收益的分配比例是利益机制是否合理的关键。通过对利益分配机制内涵的分析,从利益分配机制的关键点、多种利益分配方式融合、政府加强利益分配监管、对经营者绩效进行监测、多种资源投入参与利益分配等方面提出促进利益分配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2.
为探讨合成鱼腥草素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增强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将160只7日龄非免疫健康雏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组,各组用NDV La Sota株弱毒活疫苗进行初免,2周后加强免疫1次,并在第2次免疫的当天灌胃给药,3个剂量组分别以50、100和150 mg/kg的剂量灌服合成鱼腥草素,连续给药7 d,空白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初免后的14、21、28和35 d随机抽取8只鸡,测定其免疫器官指数,血清中IFN-γ、IL-2和IL-4的含量及新城疫抗体的效价.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合成鱼腥草素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细胞因子和抗体滴度的水平,其中以中剂量(100 mg/kg)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993.
大麦虫幼虫粉营养成分及其储藏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麦虫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测定分析幼龄和老龄大麦虫幼虫粉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部分维生素、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分析幼虫粉的储藏特性.结果表明,幼龄期和老龄期鲜活幼虫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58.13%和52.65%、16.68%和18.03%、18.71%和16.84%、1.52%和1.89%;幼龄期和老龄期幼虫粉中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0.02%和33.8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分别为58.12%和58.68%,尤其是油酸和亚油酸所占比例较高;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所占比例分别为41.88%和38.12%,其中棕榈酸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0.63%和28.80%);幼龄期和老龄期幼虫粉中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9.12%和45.70%;两者均含有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2.66和39.36 g/100 g,其中畜禽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4.82%和44.41%;此外,幼虫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维生素中维生素E(VE)、维生素C(VC)及维生素B2(VB2)含量较高,矿物质元素中钾(K)、磷(P)、锌(Zn)及铁(Fe)含量较高.幼虫粉随贮藏时间延长,温度、相对湿度及水分含量越高,酸败越明显;幼虫粉合理的储藏条件为:温度≤20 ℃,相对湿度≤60%,水分<10.0%.因此,大麦虫幼虫粉营养价值极高,可作为新型饲料资源应用于动物生产中.  相似文献   
994.
为明确稻水象甲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探索稻水象甲暴发的原因,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稻水象甲的防控提供依据,调查其越冬场所、寄主植物、不同生境中的种群消长动态、年生活史、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等。稻水象甲越冬成虫于4月上旬末开始活动,4月中旬在杂草、小麦等旱地作物上取食,5月中、下旬随水稻移栽迁入稻田,之后进入产卵期;一代成虫羽化始期为7月中旬,自8月上旬起,一代成虫又开始向其越冬场所附近的杂草丛转移,逐渐入土越冬。稻水象甲在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一年发生一代,以滞育成虫在土表和浅土层中越冬,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稻田附近的林带和田埂。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河南植棉区麦棉两熟施氮量对两季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籽粒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商丘和内黄试验点小麦最高产量所需的施氮量分别为201.4 kg·hm-2和187.2 kg·hm-2,经济最佳施氮量分别为163.0 kg·hm-2和134.9 kg·hm-2。施氮也能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和单株成铃数;适量施氮可提高铃重;商丘和内黄试验点棉花最高产量所需的施氮量分别为244.4 kg·hm-2和224.2 kg·hm-2,经济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25.9 kg·hm-2和207.0 kg·hm-2。小麦氮肥利用率以施氮量180 kg·hm-2最高。麦棉两季氮肥利用率,商丘试验点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内黄试验点以施氮量390 kg·hm-2最高。小麦、棉花氮肥偏生产力、农学利用率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96.
河南植棉区施氮量对麦棉两熟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河南植棉区麦棉两熟施氮量对两季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籽粒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商丘和内黄试验点小麦最高产量所需的施氮量分别为201.4 kg·hm-2和187.2 kg·hm-2,经济最佳施氮量分别为163.0 kg·hm-2和134.9 kg·hm-2。施氮也能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和单株成铃数;适量施氮可提高铃重;商丘和内黄试验点棉花最高产量所需的施氮量分别为244.4kg·hm-2和224.2 kg·hm-2,经济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25.9 kg·hm-2和207.0 kg·hm-2。小麦氮肥利用率以施氮量180 kg·hm-2最高。麦棉两季氮肥利用率,商丘试验点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内黄试验点以施氮量390 kg·hm-2最高。小麦、棉花氮肥偏生产力、农学利用率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97.
为探究国产鱼粉配合添加剂完全替代进口鱼粉对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生长和摄食偏好的影响,本次实验共设6组软颗粒饲料,分别为进口鱼粉组(67%,IFM),34%国产鱼粉+32%进口鱼粉组(DFM+IFM),67%国产鱼粉组(DFM),67%国产鱼粉组基础上分别添加0.2%卵黄抗体组(DFM-Y)、0.05%丁酸钠(DFM-S)组和0.05%枯草芽孢杆菌组(Bacillus subtilis,DFM-B),饲养中华鳖稚鳖60 d,并分别于第15、30和60天计算相对增重率和成活率。同时,在6种软颗粒料中分别添加100 mg/kg的La_2O_3、Dy_2O_3、Sm_2O_3、Nd_2O_3、Yb_2O_3和Y_2O_3等稀土元素,等量混合投喂后,结合饲料和粪便中的稀土元素含量,考察中华鳖稚鳖对不同饲料的摄食偏好。结果表明,国产鱼粉替代进口鱼粉不影响中华鳖的成活率;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较DFM组可全程显著提高中华鳖生长,在30 d时较进口鱼粉无显著性差异,卵黄抗体和丁酸钠在前15 d的促生长效果明显;与国产鱼粉和进口鱼粉相比,二者混合后更易提高稚鳖食欲,在全国产鱼粉饲料中添加卵黄抗体、丁酸钠和枯草芽孢杆菌均不会对稚鳖产生促摄食作用;稚鳖对饲料的初始摄食偏好与生长无对应关系,说明摄食不是影响生长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98.
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半干旱区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为了准确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动态以指导农业高效用水,近年来,利用地球物理测量方法研究高分辨率的水流入渗,已经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本文以陇中半干旱区玉米田为例,通过在土壤表面布置电极,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ERT)对降雨前后土壤二维剖面进行电阻率数据测量,实现对土壤二维剖面电阻率值和含水量监测,解释不同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原因,建立陇中半干旱区农田土壤电阻率和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降水入渗使得二维剖面土壤电阻率整体呈明显降低趋势,反演得到的电阻率图像局部电阻值"高-低-高"的变化过程,与一次降水过程前后"干-湿-干"的循环过程一致。土壤含水量实测值与估计值之间有较为显著的线性关系(R2=0.651 8,n=96)。在0~2.0 m深度范围内,总体估计偏差较小,为0.74%;土壤含水率的估计精度较高,为2.64%。0~0.5 m土层(H1)含水量监测探头分布密集,数据采集较为准确,故H1层估计精度略高于0.5~2.0 m层(H2)。相比之前利用实测工具进行野外测量,ERT测量方法精度较高。本文提供了一个高分辨率的土壤结构二维分布与水分运移过程的图像,同时为实现精确和高效的农业用水管理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NC55在潍坊烟区最优的栽培措施组合。[方法]采用裂区设计,设置施氮量和密度2个因素,研究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烟株长势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密度一定时,随施氮量的增加,大田生育期逐渐延长。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烟株茎围和各部位叶面积则随着密度的降低而增加,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均呈升高趋势。均价、产值则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结论]该试验最优组合为中等施氮量90.0 kg/hm~2、密度1.20 m×0.45 m。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李产业发展、贸易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 年以来,世界和中国的李生产、贸易和竞争力都有了新的变化。笔者以世界粮农组织(FAO)数据和相关文献为基础,分析了李生产和发展状况以及中国李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结果表明:世界李的收获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且中国李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然而单产却与智利、伊朗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世界和中国李的进口和出口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是中国李进口量和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量和出口额。可比净出口指数、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进出口价格比分析都表明,中国李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差。针对中国李生产和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中国李产业发展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