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0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用气相色谱(GC)测定了PP333,GA3处理及未处理苹果果实,果台副梢中内源GA3,GA4+7,ABA,IAA,Z和ZR的含量,用质谱(MS)测定了^15N的分配运转。结果表明,PP333处理明显地增加主要座果率,抑制果台副梢的增长。而GA3则具有增大果径和促进果台副梢生长的作用,内源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与苹果能力相吻合,其它激素含量的多少与着果没有是有显相关。多效唑(PP333)处理明显地提高了内  相似文献   
12.
王凤珍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35-136
兴隆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存在缺乏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后期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其成效无法得到进一步提高。建议采取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落实责任、加强宣传、及时沟通等措施,以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建设成效进一步扩大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菌根真菌菌种的更替与其可持续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巨尾桉菌根化组培苗试验林中所接种的彩色豆马勃,已持续生存达10a之久;而接种的西澳粘滑菇、漆蜡蘑仅生存2~6a,之后则被其它菌根菌种所更替。自然条件下未经接种的的蓝桉人工林,造林后2~4a的林中以硬皮马勃、漆蜡蘑等菌根真菌为主;之后则先后由鸡油菌和牛肝菌所取代。松茸菌在适合的自然条件下可在林中生存达数十年之久,其持续性十分明显;人工接种松茸菌的云南松幼苗上,经6a的连续观察,菌丝体仍然生长旺盛。菌根真菌的菌种更替现象及可持续性与菌种本身的生长特性有关。若菌种能适应其环境条件,则生长可持续下去;反之则可能被其它菌种所更替,因此,菌根技术的推广应用,应坚持“适地适菌”和“适树适菌”的原则,方可取得持久的接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确定了云南省保山地区松茸的分类地位,系与松茸同属不同种的Tricholoma baka-mat-sutake,俗称假松茸或青冈松茸;研究了它的周年发生规律及产量分布状况。7月中旬为松茸始发期,8月下旬为子实体发生的高峰,10月下旬基本结束;以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主产期,其产量占全年产量的69.9%。此外还探讨了假松茸发生的生态条件,以及松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5.
滇西保山地区的假松茸产量与生境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确定了云南省保山地区松茸的分类地位,系与松茸同属不同种的Tricholomabaka-mat-sutake,俗称假松茸或青冈松茸;研究了它的周年发生规律及产量分布状况。7月中旬为松茸始发期,8月下旬为子实体发生的高峰,10月下旬基本结束;以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主产期,其产量占全年产量的69.9%。此外还探讨了假松茸发生的生态条件,以及松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6.
对混合接种VA菌根真菌苏格兰球菌霉和ECM真菌彩色豆马勃影响尾叶桉苗期矿质营养元素吸收情况进行了研究。接种苗根真菌对苗木吸收N、P、K和B产季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苗木对上述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尤其是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于百姓餐桌上蔬菜的农药残留,则更加敏感。因此,单纯依靠化学防治已没有出路。必须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采控制蔬菜病虫的危害,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8.
依据深圳市城市绿化管理处对本市道路各绿化观赏树种全面调查的结果,选出12种常用且长势良好的树种作为滞尘能力测定的目标树种,连续40天采用隔天采样的方式测定各树种的滞尘能力,并对其叶表细微结构进行了电镜扫描对比。得出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差异可达5倍以上,滞尘能力的变化趋势也不同。经电镜观察发现,植物叶表由于纤毛、蜡质、沟状组织及分泌物等结构的有无、分布位置及数量不同,有不同的滞尘方式及滞尘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适宜辽宁省油炸薯片马铃薯生产基地初探王建青,赵旭,王凤珍,肖万军(辽宁省农业技工学校110161)1前言马铃薯是一种栽培很广泛的作物,由于马铃薯合大量的淀粉、维生素K和维生素C等,所以,既可做主食,又可糖菜两用,还可加工成快餐食品。国外油炸马铃薯片食...  相似文献   
20.
榆紫叶甲赤眼蜂寄生功能反应对梯度恒温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4、18、22、26、30℃5个温度下,测定了榆紫叶甲赤眼蜂(Asynacta ambrostomae)对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opressum)卵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试验温度条件下,榆紫叶甲赤眼蜂的寄生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各温度的功能反应数据均能用Holling-Ⅱ圆盘方程很好地拟合;瞬时攻击率及理论最大寄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理论最大寄生量14℃为55.88粒,30℃时达到117.48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