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黄瓜枯萎病是设施黄瓜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可以和包括黄瓜在内约80%的维管植物的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适宜的共生体组合对于寄主的生长与抗病性的提高十分有益。为明确Glomus versiforme与Glomus intraradices两种AM真菌对"津绿3号"黄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试验采用盆钵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两种AM真菌对幼苗生长及其根系3种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AM真菌均可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并能减轻病害,但以G.versiforme的促生及生防作用更显著,接种G.versiforme处理的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及干重均显著大于对照,该处理的幼苗病情指数较对照降低26.6%。菌根化黄瓜幼苗抗病性的提高一方面与接种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前幼苗生长健壮有关;另一方面与根系抗病相关酶活性的提前诱导有关。接种F.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前,G.versiforme处理的黄瓜幼苗壮苗指数显著高于G.intraradices处理与对照,分别为G.intraradices处理与对照的1.19倍与1.22倍;G.versiforme处理的黄瓜幼苗根系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与PAL酶分别比对照提前2 d、7 d、7 d被诱导,且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44倍、2.16倍和92.00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与设施连作土壤灭菌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明确该真菌在缓解黄瓜连作障碍中的潜力。【方法】以津春3号黄瓜为试验品种,在日光温室进行盆钵培养试验,设置连作土壤处理和摩西球囊霉两因素,完全方案设计,土壤处理设灭菌与未灭菌2个水平,摩西球囊霉设接种与未接种2个...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盆钵培养的方法于黄瓜育苗时接种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并分别浇灌磷浓度为0、31、93 mg/kg的营养液,于苗龄为4周时,采用灌根法接种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分生孢子悬液,以明确不同磷浓度条件下G.versiforme对黄瓜幼苗枯萎病的防效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磷浓度为31 mg/kg时,G.versiforme可明显提高黄瓜幼苗对枯萎病的抗性,接种病原菌后9 d时,菌根化幼苗的病情指数较相应对照降低10百分点;同时,接种G.versiforme的幼苗叶片中蔗糖含量为其相应对照的1.4倍。幼苗接种病原菌后,与各自相应的对照相比,接种G.versiforme处理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较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相对稳定,且峰值出现时间较晚。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灌根法对4周龄的黄瓜幼苗接种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研究了不同取样时期AM真菌Glomus versiforme对植株根系黄酮和总酚含量及叶片中POD和PPO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化植株可通过生物量的补偿和体内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改变来提高抗病性.即接种F.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的第9天,菌根化植株根系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比对照高出50%和31.7%,此时,对照发病率达15%,而菌根化植株生长始终正常;在病原菌的侵入初期和后期,菌根化植株根系中黄酮和总酚含量高于对照;在植株发病期,菌根化植株仍可通过根系中含量相对较低的黄酮和总酚来抵御病原菌的侵害;与对照相比,抗病性较强的菌根化植株叶片中POD酶活性变化较为缓和,且PPO酶活性一直较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钵培养的方法,以蛭石为基质培育"津研4号"黄瓜幼苗,育苗时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并浇灌Hoagland营养液.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升高,该AM真菌与"津研4号"可以形成共生体,但二者的亲和力较低,28 d苗龄时菌根侵染率仅为26.5%.接种G.mosseae的黄瓜幼苗根系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幼苗质量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黑龙江主栽黄瓜品种"津春3号"为试材,采用盆钵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营养液中不同NO3--N与NH4+-N配比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培条件下,营养液中氮的总浓度为15mmoL/L时,随着营养液中NH4+比例的增加,幼苗长势随之变弱;全NO3--N处理的幼苗叶面积、干重及壮苗指数分别是全NH4+-N处理的1.92、2.12与3.07倍;氮形态对幼苗地上部全氮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无显著影响,而对幼苗地上部全磷含量影响显著,全NO3--N处理的幼苗磷含量显著高于全NH4+-N处理,为全NH4+-N处理的2倍;受NH3毒害,全NH4+-N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显著下降,地上部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全NO3-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最有利。  相似文献   
17.
结合土壤-植物-肥料分析课程的特点,分别从课前重预习、课堂重讨论、课后重实践3方面介绍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旨在为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三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索丛枝菌根(AM)真菌对培育黄瓜壮苗的潜力,通过盆钵试验方法研究了接种3种常见VA菌根真菌Gl.intraradice,Gl.mosseae和gl.vrsiforne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供试菌种中,Gl.mosseae对黄瓜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即成苗时接种处理根系的生物量比相应对照植株提高了12.5%,地上部生物量增加了21.42%。菌根对植株的促生作用与其改善植株的养分吸收能力有关,一方面3种菌根真菌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黄瓜幼苗根系从基质中吸收N和P的能力,其中又以Gl.mosseae的作用最大,与对照相比,接种Gl.mosseae处理的植株根系的含N量提高了11.69%,而含P量比对照增加了1.14倍。另一方面,供试菌根真菌对Mg、Cu和Zn的吸收上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丛枝菌根真菌对不同番茄品种幼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于两个番茄品种旭日与金龙粉王育苗时分别接种G.mosseae,以明确该AM真菌在培育壮苗中的潜力。结果表明,G.mosseae显著的改善了两个番茄品种幼苗的素质,但是金龙粉王较旭日的接种效应明显。旭日与金龙粉王接种G.mosseae后,壮苗指数分别为相应不接种处理的2.38倍与3.49倍。菌根化幼苗的健壮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G.mosseae对氮、磷养分吸收的显著促进作用。G.mosseae对氮吸收的菌根效应分别为47.50%与87.52%,对磷吸收的菌根效应分别为23.08%与64.74%。结果表明,将该AM真菌作为潜在的生物肥料引入设施番茄生产培育健壮幼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有机农药光催化降解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光催化技术降解有机农药来减少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是目前环境领域中的新兴研究课题。文章对光催化降解的机理以及不同种类农药(有机氯类农药、有机磷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其他类农药)的光催化降解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在半导体纳米粒子和光催化体系组合作用下,有机农药均可得到有效的降解。本研究提出了光催化降解有机农药的应用前景,并对现行光催化技术的一些缺陷提出建议及展望,以期为有机农药光催化降解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