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根据I型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type 1,DHV-1)A66株vp3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扩增vp3截短基因(-468bp)的特异性引物,将vp3截短基因与表达载体pET-32a(+)连接,构建了vp3截短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T-VP468。pET-VP468转入表达菌E.Coli Rosetta-gami(DE3)pLysS中,使用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Trx-VP468。Trx-VP468经过Ni-NTA亲和层析柱和DEAE-Sepharose阴离子柱纯化,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pET-VP468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一个相对分子量约为36kDa的蛋白,免疫印迹试验表明Trx-VP468得到了正确表达。该结果为VP3蛋白的免疫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2.
2011年引进14个多彩水果番茄品种在桂林地区进行夏季种植进行物候期、生物学特性、产量调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绿珍珠、紫玫瑰、笑脸贝贝综合性状表现较优,可作为特色品种在桂北地区推广种植;其余品种有待进一步试种观察。  相似文献   
143.
用白铃香瓜与桂林市蔬菜研究所初选出来的6个南瓜砧木品种进行嫁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砧穗组合间的亲和性、共生性有显著差异;植株生长势均强于自根苗;比自根苗早开花坐果;各处理产量差异显著,产量最高的是1号日本雪松,比自根苗增产65.5%;嫁接能降低香瓜枯萎病和蔓枯病发生率;日本雪松、强力士、强力一号3个南瓜砧木品种综合表现突出,可作为桂北香瓜嫁接砧木。  相似文献   
144.
近年来桂林地区通过开展水果节瓜新品种试种与示范,选出了几个适合本市生长的品种,并总结了桂林地区水果节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为本市广大菜农发展水果节瓜产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5.
为了掌握桂北地区不同时期外界气温对茄子嫁接苗成活率影响的规律,以及嫁接后不同的管理方法对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笔者于2010年1月~2011年7月期间,根据早春、春季及夏秋不同季节栽培的需要,进行了嫁接试验,同时对嫁接成活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桂北地区不同的外界气温变化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6.
大棚蔬菜土壤栽培易出现土壤盐渍化、连作障碍、单产低、品质相对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蔬菜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设施条件下,基质栽培的产量、单果重、抗病力相对均高于土壤栽培。  相似文献   
147.
通过引进番茄套管嫁接法进行试验,并与传统劈接法对比。结果表明,套管嫁接法与劈接法比较,成活率比较稳定,在90%以上,嫁接速度快,嫁接苗种植后生物学特性及产量均没有明显差异;嫁接工具易于把持,切削砧木与接穗减少3刀,套管在嫁接苗成长后自动脱落。  相似文献   
148.
<正>对2010年3~4月前来就诊的病鸡进行问诊、看诊、剖解观察其病理变化并进行详细记录和诊断治疗,对疑似小肠球虫的病例进一步进行了肠内容物检查,分离出球虫卵囊,培养至孢子化,并进行人工感染动物试验,最后确诊为鸡小肠球虫病。现将情况报  相似文献   
149.
随着桂北地区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茄子作为蔬菜的重要种类之一,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一些老的茄子生产基地,如灵川的大圩镇、龙胜的马提乡、临桂的会仙镇等地方,近10年来均为桂北地区的主要茄子生产基地,由于种植地的有限,连作不可避免,连作障碍和土壤带菌而引起的枯萎病、黄萎病和青枯病等土传病害越来越重,常年发病率在20%~30%,重病年在50%~60%,严重地制约了茄子生产的发展。对于枯萎病、  相似文献   
150.
建立以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VP2蛋白为诊断抗原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血清学检测方法,研究了VP2蛋白的编码基因,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VP2蛋白。用表达的VP2蛋白建立了IBDV间接ELISA检测方法。抗原最佳包被量为每孔174.67 ng,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对采自安徽部分地区的979鸡血清样品进行检测,IBDV抗体阳性率为39.73%。结果证实,间接ELISA法用于IBD血清抗体的监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方法,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