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8篇
  23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自1980年以来,我室收治乳牛前胃弛缓、慢性瘤胃臌胀等151例。经过临床检查、治疗和 X 线、超声波及心电图等特殊检查,最后确诊为创伤性心包炎的有30例,其中6例转外科进行手术治疗,余者均做废役处理。现将30例创伤性心包炎病牛的临床症状总结如下,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2.
23.
长尾连尾蹄铁的应用,以往国内外文献记载仅限于配合治疗外伤性屈腱断裂。三年来,我们对73匹“趴窝病”马,用装订长尾连尾蹄铁的方法预防和配合治疗屈腱、韧带撕脱性骨折及其所引起的蹄或关节脱位、蹄尖翘起等病例,均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1980年1~2月份在福州地区爆发了二起成年猪的一种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鼻、唇、耳壳和胸腹下等处呈红紫玫瑰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发病率为20~95%,死亡率占5~40%,从病死猪内脏中培养分离到一种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粗短杆菌。经实验室诊断、血清中和试验,证明是由一种 C 群魏氏梭菌(Cl.perfringens)所引起  相似文献   
25.
<正> 1991年3~4月间,杭州市郊某种猪试验场有30头初产母猪相继产下死胎、无毛或稀毛的仔猪,造成大批新生仔猪死亡,给养猪生产和科研工作带来很大损失.为查明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对本病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发病情况、病理学检查及采集甲状腺分析化验等,确诊为新生仔猪碘缺乏症,现简要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读猪场常年饲养各世代选育群母猪和公猪300余头.1991年春存栏选育群初产母猪共69头,配种后分别饲养于相邻的两幢猪舍,其中有一幢饲养的32头母猪按预产期应于3月15日开始产仔,但是到3月22日才生下第一窝仔猪,直到4月20日春产结  相似文献   
26.
为工厂化周年栽培香菇寻找具有高产、早熟、出菇整齐、优质、栽培周期短、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的理想当家品种,我们在人工控温菇房里对“大光”“79027”等八个品种,进行了五批次试验,现简报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7402、7405由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大光、465、K3、79025、79027、79017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二)栽培管理:栽培种采用木屑麦麸培  相似文献   
27.
内生真菌分为麦角菌类内生真菌和非麦角菌类内生真菌。麦角菌类内生真菌常和禾草形成共生,改变植物组织的生长发育,产生具有生物保护活性的生物碱,遏制昆虫和哺乳动物的取食,同时,能够增强宿主植物的生态生理学方面的作用和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笔者就有关禾草类内生真菌的生长和传播、产生的生物碱、抵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功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8.
不同钝化剂对铅锌矿区周边农田镉铅污染钝化修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海泡石(S)、石灰(L)、腐植酸(H)、生物炭(B)和钙镁磷肥(P)对云南某铅锌矿区周边玉米农田的修复效果,并采用BCR形态分级试验研究土壤钝化前后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石灰和海泡石可显著提高土壤pH。钝化处理可显著降低DTPA提取态Cd、Pb含量,盆栽试验中,生物炭45 t·hm~(-2)处理对Cd钝化效率可达45.3%,石灰2.25 t·hm~(-2)处理对Pb钝化效率可达60.6%;大田试验中,钙镁磷肥3 t·hm~(-2)处理对Cd最高钝化效率可达48.3%,石灰4.5 t·hm~(-2)处理对Pb钝化效率可达25.3%。石灰、海泡石和生物炭对重金属形态变化影响显著,可促进重金属由高活性形态向低活性形态转换。钝化处理可显著降低玉米籽粒中Cd、Pb含量,生物炭22.5 t·hm~(-2)处理下,Cd最大降幅85%,作物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2,Cd≤0.1 mg·kg-1),石灰4.5 t·hm~(-2)处理下,Pb最大降幅59.6%,但未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2,Pb≤0.2 mg·kg-1)。部分钝化剂可以起到增产的作用,腐植酸22.5 t·hm~(-2)处理下可增产29.1%。综合分析不同钝化剂及其施用量的效果可知,海泡石和石灰是对该矿区周边Cd、Pb污染农田修复效果最佳的钝化剂,最佳施用量分别为海泡石45 t·hm~(-2)和石灰2.25 t·hm~(-2)。  相似文献   
29.
间作植物根系对Pb斑块胁迫适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间作体系植物根系受Pb胁迫的形态学适应机制,利用根箱试验设计Pb斑块胁迫下玉米、小花南芥单作和玉米与小花南芥间作处理。结果表明:在Pb斑块(0、1000 mg·kg~(-1))处理根箱条件下,间作小花南芥根生物量的相对关系指数显著增加,小花南芥根趋向有Pb斑块生长,根系表面积显著增加,间作模式极显著影响小花南芥根系形态;间作玉米根生物量的相对关系指数显著降低,玉米根趋向无Pb斑块生长,Pb处理极显著影响玉米根系形态。径级在1.5 mmd3≤2.5 mm根表面积显著影响间作小花南芥与玉米对Pb的响应。研究表明,根间相互作用激发小花南芥根系趋向Pb斑块,玉米根系趋向无Pb斑块,揭示了超富集植物与作物间作体系促进两种植物根系趋向性适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
《牛羊病防控》是畜牧兽医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牛羊疾病诊治的敲门砖,课程学习效果对学生快速适应牛羊养殖企业工作岗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课程教学现状,探讨校企合作推进课程改革,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切入点,结合学校现有资源,通过教材及资源建设、改变教学方式、提升实训教学比例、更新课程评价方式等,将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为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