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1.
为探索黄连干物质积累规律,为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依据,分析了黄连干物质累积动态规律和干物质在各生长部位的分配状况.结果表明,全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生长发育进程推进而增加,各器官的积累规律略有不同,其中,根茎的干物质积累量呈不断增加趋势,而叶、须根的干物质积累增加至3年生就达到高峰,随后保持稳定.1~2年生黄连干物质主要分配到叶部,3~5年生主要分配到根茎.结论:可根据黄连干物质积累规律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石柱黄连产区主要栽培品种的营养特性、药用品质的研究,为该地区优质高效益黄连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按常规方法处理样品和测定.结果表明,产重(根茎重)以草质叶型最高,生物重以非草质叶型最高;不同品种黄连地上部养分状况研究表明,草质叶型黄连的N、P、K、Mg、Fe、Mn、Cu、Zn、B含量为最高,花叶型黄连的S、Ca含量最高,圆叶型黄连Mo的含量最高,各种元素含量大小变化顺序基本一致;不同品种黄连根茎养分状况研究表明,草质叶型黄连的N、P、S、Ca、Zn、B含量为最高,花叶型黄连的Fe、Mn、Cu、Mo含量最高,非草质叶型全Mg最高,各种元素大小变化顺序略有差别;根茎小檗碱、总生物碱含量以草质叶型含量最高.各品种的养分含量特点,可能是其生物量、产量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但对小檗碱、总生物碱的影响较小,草质叶型产量和药用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