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牛至油和5种抗菌药物头孢噻呋、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氟苯尼考及它们之间联用对临床分离的8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鸡大肠杆菌的MIC值,考察牛至油和抗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8株产ESBLs鸡大肠杆菌对牛至油敏感,对5种抗菌药均有耐药性,头孢噻呋与牛至油联用表现为无相关作用;多西环素、阿奇霉素与牛至油联用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与牛至油联用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头孢噻呋为底物将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诱导为耐药菌株,研究诱导的耐药菌株对头孢噻呋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方法]用亚抑菌浓度法对标准菌株C83907和C83845进行诱导,诱导10代后用双纸片法和PCR扩增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spectrumβ-lactamses,ESBLs)检测;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呋对产ESBLs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对产生ESBLs的耐药菌株,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噻呋与他唑巴坦钠以不同配比对产生ESBLs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诱导15代后,头孢噻呋对诱导菌的MIC值8~10μg/ml,且均检测出ESBLs;头孢噻呋与他唑巴坦钠质量比(1∶1~8∶1)联合使用对产生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较头孢噻呋单独使用降低20~22倍。[结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呋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是产生了ESBLs。  相似文献   
13.
犬瘟热是宠物门诊中的常见病,其主要易感动物为犬,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烈性病毒病,其临床特征为双相热型、呼吸道卡他性炎症、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皮疹、皮肤角质化、严重的胃肠炎和临床神经症状,死亡率很高。目前临床治则治法较多,笔者结合临床诊疗经验,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借鉴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资料,按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辩证,对犬瘟热病因病机、症候特点进行分析,阐明其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深浅、正邪的盛衰、病势的转机的特点,提出了独特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经临床诊断治疗验证,效果显著。现对犬温热中医证治特点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温毒清浸膏以2005年版《中国兽药典》收载“清瘟败毒散”为基础,进行加减化裁而得,其主要由金银花、黄芩、连翘、黄连、石膏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除烦、凉血止痢、扶正祛邪之功效;用于治疗畜禽因各种病毒和细菌感染的混合型温热病。为了使该方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现对其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为该制剂最佳制备工艺的确立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探讨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结合现代计算机智能辅助解析技术,即现代FT-IR技术,对兽用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进行物料快速质量检测、监控,及时反映生产状况,探讨制剂生产过程的在线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此提高兽用制剂质量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实践技能培养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重点和特点。课程实验作为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更应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针对目前兽医医药专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实验操作能力不足,模仿能力较强,创新能力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的现状,在生药学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我们重设了实验教学内容,完善了教学形式和方法,强化了实践技能的培养。1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改革实验内容1.1增加中医药知识,完善实验内容体系中药因其疗效稳定可靠、毒副作用小、残留和耐药性少,兼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特点,在目前畜牧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温毒清浸膏醇沉前后及其不同剂量对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选择150只试验鸡并随机分成5组,设1个对照组,4个给药试验组,每组30只。给药试验组Ⅰ、Ⅱ、Ⅲ集中饮水给药温毒清浸膏,每只用量分别为0.5g、1.0g、1.5g,给药试验组Ⅳ集中饮水给药醇沉除杂后温毒清溶液1.0mL,3周后测定HI抗体效价,分别为7.2、8.4、8.5和7.2,各给药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Ⅱ、Ⅲ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Ⅱ、Ⅲ与试验组Ⅰ、Ⅳ相比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醇沉前后,温毒清浸膏均能明显提高鸡新城疫抗体水平,但以不醇沉除杂的温毒清浸膏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酒制熟地黄炮制工艺过程中梓醇的变化趋势和变化机理,利用HPLC检测酒制熟地黄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梓醇的含量,并利用FT-IR结合变温附件获取梓醇在不同温度点的红外光谱信息。结果表明,酒制熟地黄炮制过程中,梓醇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不同时间段梓醇含量下降率不同。梓醇含量下降的原因是其热稳定性较低,在温度90~100℃之间,其结构就发生变化。所以,生地黄产地加工焙干时,温度不能太高,以免梓醇含量下降;熟地黄炮制过程中,时间不能太短,以免“火候”不到。  相似文献   
19.
纤维素酶预处理法提取栀子中栀子苷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纤维素酶在各个领域应用极为广泛,例如化工、食品及提取天然产物等。然而纤维素酶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方面的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试验观察了纤维素酶对栀子苷提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兽药化学成分具有天然的整体多样性特点,这样的物质基础满足了中兽医整体辨证施治的治病防病根本原则和临床需要,也体现了中兽药治病防病的基本原理:多成分、多作用、多途径、多靶点。复杂混合物体系的红外光谱本质是所含各种分子的光谱叠加谱,所表征的是不同组分中同一官能团整体的物质群组信息,指纹特征具有"宏观指纹特征"。中兽药与红外都具有整体观,二者是一对天然组合。利用混合物红外光谱"宏观指纹特征"既能客观表征中兽药内在物质基础,又能在宏观上有效控制中兽药整体质量,体现了中兽医临床整体辩证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