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65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58篇
  41篇
综合类   561篇
农作物   110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246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拉萨河下游灌草交错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拉萨河下游半干旱区亚高山带灌草交错区为研究区域,分别对其南、北坡的灌丛、灌草和草地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 H值在6.6~8.5,总体呈中性偏弱碱性,适宜中性和弱碱性植物生长,南、北坡灌丛及南坡草地的土壤p H值与土层深度均可用二次函数拟合。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15~43.74 g/kg,南坡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表现为草地灌草灌丛,北坡表现为灌草灌丛草地;南、北坡灌丛和草地及北坡灌草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层深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且符合二次函数关系。土壤全氮含量在0.72~2.15 g/kg,南坡土壤全氮含量表现为草地灌草灌丛,北坡表现为灌丛灌草草地;南、北坡灌丛及南坡灌草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层深度呈显著负相关,且符合二次函数关系;南、北坡草地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层深度无显著相关性。土壤全磷含量在0.22~0.54 g/kg,南坡土壤全磷含量表现为草地=灌草灌丛,北坡表现为灌丛草地灌草;南坡灌草土壤全磷含量与土层深度无显著相关性,而北坡则呈显著正相关,且南、北坡灌草全磷含量与土层深度均可用二次函数拟合。土壤全钾含量在2.70~4.59 g/kg,南坡全钾含量表现为草地灌草灌丛,北坡表现为灌草草地灌丛,且南、北坡灌丛、灌草和草地的土壤全钾含量与土层深度均无显著相关性,南、北坡灌丛土壤全钾含量与土层深度的关系都可用二次函数拟合。总体上,南、北坡的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南坡灌丛和灌草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都低于北坡;对于草地,除南坡土壤全磷含量低于北坡外,其余养分含量均为南坡高于北坡。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比较不同倍性菘蓝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及其体内保护性酶的响应机制,采用在MS培养基中加入小同浓度的NaCl模拟盐胁迫处理,观测二倍体和四倍体菘蓝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测定幼苗中丙二醛及脯氨酸含量,同时对其地上部分保护性酶SOD、POD和CAT的活性进行测定.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均表明,四倍体较二倍体耐盐胁迫能力强.对其体内保护性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NaCl浓度下,起主要保护作用的酶是不同的,无论有无盐胁迫、NaCl浓度高低,四倍体中的SOD、POD和CAT三种保护性酶活性均高于二倍体,这说明在盐胁迫下四倍体菘蓝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要高于二倍体菘蓝,部分解释了四倍体比二倍体对盐胁迫耐受能力高.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以pCAMBIA1300质粒为基础,构建了植物冷诱导表达载体pCAMBIA1300-rd29A-ICE1,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粳稻品种空育131中.PCR、RT-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ICE1基因已经成功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正常表达.与对照相比,低温处理后超表达ICE1基因的水稻转基因株系存活率和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丙二醛含量积累速率明显下降,提高了抗低温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994.
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在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采用磨片法和回归分析法就岩羊种群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共测定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收藏的129个堆性岩羊角的年龄,并选取10只已知年龄岩羊,主要从岩羊角长、基周长与年龄的回归关系分析岩羊种群年龄结构;采用磨片法及蚀刻法来确定环纹与年轮线的一致性,证明环纹是鉴定年龄的直观指标,角表环纹与角鞘生长层(年轮线)是一致的,角表环纹可作为鉴定年龄的指标,比较准确可靠,每一环纹代表一龄,第一角环为1.5龄。在野外生态调查中,这种方法比较实用。同时初步探讨了年龄分布、存活曲线和生命表。通过岩羊种群年龄结构分析对种群数量变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面对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探索适合农民需求的新形式。“送教下乡”是对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也是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有益尝试。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开展“送教下乡”的必要性,以及开展“送教下乡”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在北京市通州区,昌豆区和海淀区几家渔场采集浮游藻类定量并结合对相应池塘养殖鱼类口感的品尝,初步筛选出以下十个属的种类与养殖鱼体异味有关:篮球藻(Chroococcus),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颤藻(Oscillatoria),鱼腥藻(Anabaena),席藻(Phormidium),颗粒直链硅藻(Mgranulata),针杆藻(Synedra),舟形藻(Navicula),菱形藻(Nitzschia)和栅藻(Scenedesmus)。  相似文献   
997.
杂色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8月15日-9月9日在如东县新兴水产品公司进行了省内首次杂色蛤工厂化人工育苗,90kg亲贝经催产,产受精卵40亿粒,选优后得D形幼虫35亿粒,孵化率87.5%,最后共育出平均壳长300μm的稚贝20多亿粒,成活率50%以上。  相似文献   
998.
螺旋藻隶属蓝藻门(Cyanophycophyta)、蓝藻纲(Cyanophyceae)、念珠藻目(Nostocales)、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在1940年,法国药物学家Creach到非洲探险,在中非乍得湖畔发现当地土著人从湖面  相似文献   
999.
LsICE1基因是从生菜中分离的一个低温胁迫转录因子,过表达LsICE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提高了抗寒能力。LsICE1基因在生菜的根、茎、叶中为组成型表达,其中叶的表达量较强。LsICE1基因的表达水平能被冷、ABA和NaCl处理所上调,但不被脱水处理上调。卡方测验表明,转基因T1水稻潮霉素抗性发生了3∶1抗性分离模式,大多数转基因植株中LsICE1基因是以单拷贝、单位点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3个抗冷的转基因株系中LsICE1基因均是以单拷贝、单位点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正常表达。冷胁迫下,LsICE1基因的超表达对水稻的OsDREB1A基因影响较大,表明LsICE1基因对转基因水稻抗寒性影响依赖OsDREB1冷反应通路。  相似文献   
1000.
糖萜素是一种纯天然、绿色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的饲料添加剂,可在动物生长过程中起到促生长、提高免疫力、改善肉质品质的作用。本文就糖萜素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阐述了其应用到猪不同阶段生产中的优点,为糖萜素在养猪业中的大力推广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