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综合类   18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云南云秃蝗[Yunnanacris yunnaneus(Ramme)]是中国特有种,为了解云南云秃蝗不同地理种群的染色体特征。【方法】采用常规的液氮冰冻压片法和BSG显带法对云南云秃蝗3个地理种群的染色体核型和C带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云南云秃蝗3个地理种群的染色体数目都为2n(♂)=21;染色体类型多样,具有端、近端、中及亚中着丝粒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均为XO型。染色体分组形式基本是3~4对大型、3~6对中型、1~3对小型染色体,性染色体X属大型染色体。C带分析显示:云南云秃蝗C带带型简单,仅具有着丝粒带和端带,但带纹数量在3个种群间具有差异,最多的有21条;种的平均异染色质含量为20.99%。【结论】3个种群在染色体C带核型和外部形态两个方面差异显著,结果对进一步研究云南云秃蝗种群分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斑腿蝗科两种短翅蝗虫,昆明拟凹背蝗和绿胫舟形蝗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23,全部是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XO型,性染色体X属于大型染色体,相对长度位居第一.研究结果表明:昆明拟凹背蝗的染色体C带共28条,除着丝粒带之外,其余5条为端带,分别出现于L2,M5,M7,M8和S11.两种短翅蝗虫的减数分裂染色体交叉频率以1位点和2位点的交叉居多.  相似文献   
14.
报道黄星蝗[Aularches miliaris(L.)](瘤锥蝗科:Chmtogonidae)染色体C带、核型、异染色质含量和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交叉行为.  相似文献   
15.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探讨森林资源类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评估方式的多元化和规范性问题。在筛选5类项目、15个1级指标和33个2级指标即评价点的基础上,构建森林资源类本科专业建设快速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对不同层级结构的评估指标进行赋值,计算出综合得分并评定等级,从而为专业的自评和相同学科门类不同专业建设成效的量化比较提供方便。最后,在快速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类本科专业建设的建议,包括要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团队的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教学监测与质量评估体系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以昆虫为指示物种监测和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是保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前提,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已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核心内容。昆虫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森林生态系统主体群落中, 昆虫与植物密切关联。森林害虫胁迫及昆虫多样性变动, 对于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价值。研究显示, 昆虫多样性可应用于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主要外来人侵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与查阅资料,统计出云南主要外来入侵植物有55种,隶属于21科47属;可分为严重危害种、潜在严重危害种、严重入侵种、有毒入侵种、一般入侵种及潜在危害种;许多入侵植物已对云南的生态和经济造成危害;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传入云南的途径,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凹纹胡蜂食用虫态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利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凹纹胡峰3种食用态即幼虫,蛹,成虫的水分,灰分,粗蛋白,氨基酸组成,粗脂肪及总糖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幼虫,蛹、成虫水分含量分别为71.58%,71.43%,70.88%,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5.13%、17.12%、21.07%;粗脂肪及总糖含量:幼虫〉蛹〉成虫,对氨基酸组成进行比值计算,幼虫,蛹和成虫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6.20%。,39.23%和42.48%,必需  相似文献   
19.
截至目前,云南省记载蚱总科昆虫有6科38属206种,是我国蚱类分布最多的地区.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东洋种有154种,为总种数的74.8%;古北种有1种,占总数的0.5%;跨东洋区和古北区两界分布的有12种,占约5.8%;云南特有种39种,占18.9%.云南蚱类昆虫区系组成相对简单,东洋种占绝对优势,极少数为古北种,还有少部分的广布种,特有种偏少.在云南中低海拔地带(1 000~2 000 m),蚱总科种类最为丰富.就分布区域来看,在横断山和西双版纳地区蚱类昆虫及其特有种相对富集.  相似文献   
20.
黑翅竹蝗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翅竹蝗在云南主要危害热性丛生竹.用调查、饲养和野外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翅竹蝗在云南思茅1年1代,以卵在土内越冬,次年5月中旬蝗卵开始孵化,若虫共5龄,在竹冠下杂草中取食和活动,蝗蝻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羽化为成虫,成虫8月上旬开始交尾,8月下旬产卵,雌雄性比为0.9:1.查明了该虫主要危害的寄主竹种有版纳甜龙竹、云南甜龙竹、油勒竹、黄竹和棉竹.防治应采取清理竹林杂草和翻土除卵,用生物杀虫剂适时防治,营造混交林等措施.发现并证实了黑翅竹蝗蝗蝻与其成虫共有的形态识别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