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51.
[目的]以瓜叶菊的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GGR6号生根粉对瓜叶菊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浓度GGR6号生根粉处理及对照处理瓜叶菊的形态及生理指标。[结果]根长在250 mg/L浓度处理时与在50 mg/L浓度处理时的差异显著;不同浓度生根粉对瓜叶菊叶宽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不显著;根系活力与可溶性糖含量在CK与100、150、200、250 mg/L处理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绿素含量在CK与50、100、150、200、250 mg/L处理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经过GGR6号生根粉处理后的瓜叶菊幼苗在根长、叶宽、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均优于对照(CK)。  相似文献   
152.
概述了桓仁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提出加强农技推广工作的对策,以期促进当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3.
蒙古栎的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一种耐干旱、耐贫瘠、耐干扰的落叶阔叶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为次生落叶阔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蒙古栎全身都是宝,木材利用率高,市场开发前景好,是实现树木全株利用的优质树种.蒙古栎作为我国主要的工业用材树种,除了木材资源的广泛利用外,蒙古栎林副产品也逐渐被开发和应用.尤其是林业剩余物利用,原料充足、用途广泛、附加值高,为全方位经营林业打开了思路和市场.本文介绍蒙古栎加工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推广蒙古栎树木全株利用技术.通过对蒙古栎木材分类加工、剩余物利用等技术进行研究,充分挖掘蒙古栎的加工利用潜质,提高经济效益和综合利用水平,为我国林业经营、木材加工和应用开发提供一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54.
To study the variations of vessel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Quercus mongolica crown,vessel diameter, vessel density,vessel tissue proportion and vessel roundness of the different order branches wer...  相似文献   
155.
亚硝酸钠对鲫鱼肝脏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3.0 mg.L-1)亚硝酸钠在不同处理时间(24、48、72、96 h)对鲫鱼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5 mg.L-1和1.0mg.L-1处理组在4 d暴露中,丙二醛含量平稳增加,差异不显著,2.0 mg.L-1和3.0 mg.L-1处理组,在4 d的暴露中,丙二醛含量增加明显,暴露后96 h显著升高,表明肝脏过氧化程度加深;(2)各处理组的T-AOC在暴露48 h后均表现出增加,且增加量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在暴露后的72 h和96 h,0.5 mg.L-1和1.0 mg.L-1处理组T-AOC仍保持增加,反映此时鲫鱼肝脏仍有抗氧化物质储备或产生,但对于2.0 mg.L-1和3.0 mg.L-1处理组,在暴露后72 h,T-AOC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在96 h,T-AOC水平已低于对照组,说明此时抗氧化物质已经逐渐衰竭,抗氧化保护机制已受到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56.
植物重金属毒害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重金属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质,受重金属胁迫,植物种子萌发、生长发育、植物细胞膜透性、光合作用、土壤微生物活性及植物体内化学成分都发生改变。因此,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作物的品质和质量,并通过生物链放大作用进一步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针对目前的植物重金属毒害作用机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减轻重金属对植物体的伤害,躲避重金属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7.
同源四倍体水稻与非洲栽培稻杂交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黄群策  梁芳 《杂交水稻》2003,18(4):66-68
以4份同源四倍体水稻(Oryza sativa,2n=4x=48)和4份二倍体水稻(Oryza sativa,2n=2x=24)为母本,以4份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2n=2x=24)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配组,共配制32个杂交组合。研究结果表明,非洲栽培稻分别与亚洲栽培稻中的两种倍性水平的水稻品系进行杂交均表现出一定的可交配性,生殖隔离并不很严格。然而,不同倍性的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杂交,其结实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二倍体水稻与非洲栽培稻不容易杂交,其结实率比较低(0.32%—1.93%),而同源四倍体水稻与非洲栽培稻较容易杂交,其结实率比较高(1.22%—8.86%,)。由此认为,利用同源四倍体水稻为母本与非洲栽培稻杂交更容易将后者的遗传物质引入亚洲栽培稻。  相似文献   
158.
国内外干式厌氧发酵技术与工程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在我国已经有十多年历史,但是国内至今没有规模化、产业化的工程案例.文章主要概述了干式发酵技术与工程在我国的现状与发展,重点分析了国外干式厌氧发酵技术现状、成熟技术及工程案例,并对四种工程化的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期为我国自主开发干式厌氧发酵技术与引进国外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9.
通过调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类属性土壤碳在2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分析和探讨原生土和淤积土在森林土壤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地点位于云南省哀牢山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原生林生态系统,以海拔高度较高的上游森林原生土和海拔高度较低的下游灌草淤积土为采样点,沿着土壤剖面分层取样,重点研究土壤剖面根层(0~45 cm)土壤中全碳、活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碳和水溶性碳的垂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过程中所调查的5类不同属性土壤碳在两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中均呈衰减指数式分布。土壤全碳、活性有机碳和水溶性碳在淤积土中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原生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在2种类型土壤剖面中的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土壤可溶性碳在淤积土中的含量显著低于原生土,说明在哀牢山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原生林生态系统中原生土和淤积土在储存不同属性土壤碳和碳循环方面发挥着不同作用。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不同属性土壤碳在同一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中虽然垂直分布规律一致,但是平均储量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这为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库不同属性土壤碳的估算和不同类型土壤碳循环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