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5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林业   584篇
农学   359篇
基础科学   332篇
  422篇
综合类   2809篇
农作物   348篇
水产渔业   371篇
畜牧兽医   1361篇
园艺   435篇
植物保护   239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分析了2016年广西及南宁、柳州、河池等产区桑蚕干茧上车茧率、茧丝长、解舒率、解舒丝长等质量指标.针对数据结果分析蚕茧质量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强市场管理力度、鼓励“公司+基地+农户+市场”产业化经营模式等意见措施.  相似文献   
82.
秸秆还田对麦玉系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揭示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华北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秸秆还田5 a后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结构、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铁离子的变化。田间实验设置4个处理:秸秆不还田作为对照(CK)、秸秆1/3还田(S1)、秸秆2/3还田(S2)、秸秆全部还田(S3)。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粒径、铁离子及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13C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MR)检测分析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结构。结果表明:秸秆还田5 a后,土壤总有机碳(TOC)、2mm与2.00~0.25 mm团聚体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态碳(E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均随还田量增加而逐渐增加,且不同处理增加量不同,与CK相比,S3处理显著增加了这些有机碳的含量(P0.05)。各处理土壤有机碳以烷基碳与烷氧基碳为主,其次是芳香碳与羰基碳,秸秆还田增加了烷氧基碳、羰基碳(易分解碳组分)含量,降低了烷基碳和芳香碳(难分解碳组分)含量,与CK相比,S3处理显著增加烷氧基碳含量(P0.05)而显著降低了芳香碳含量(P0.05)。与CK相比,S2、S3处理也显著降低了有机碳的芳香度、疏水碳/亲水碳、烷基碳/烷氧基碳比值(P0.05),而对脂族碳/芳香碳影响不明显。与CK相比,S3处理显著增加了2.00 mm团聚体组分,增加了2.00~0.25 mm组分,而降低了0.25~0.053 mm组分和显著降低了0.053 mm组分(P0.05)。秸秆还田对土壤游离铁、活性铁、螯合铁含量的影响不明显。有机碳官能团组成与土壤因子间的冗余分析表明土壤TOC、MBC含量、团聚体组分、铁离子的改变是导致不同处理间有机碳官能团结构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由于短期秸秆还田增加了活性有机碳含量、易分解有机碳组分,减少了难分解有机碳组分,降低了微团聚体物理保护作用,改变了微生物活性和铁离子络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可能导致麦玉复种系统土壤碳排放水平的增加。  相似文献   
83.
绿色植物在现代家居装饰中,不仅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基本功能,而且可以缓解人体疲劳,有益身体健康,甚至科学地摆放可以发挥分隔空间的作用。本文系统归纳了绿植在现代家居的应用功能,并且总结了切实可行的养护策略。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从当前农药行业及管理现状出发,分析了建立高毒等限制使用农药可溯源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了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5.
86.
近年来,随着养殖场鸡只饲养密度的增大,鸡支原体病发病率越来越高,鸡支原体病本身不会造成大的死亡,但很难根治且容易复发,整个饲养期内病情往往处于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的状态,其发病程度和病程受发病日龄、继发和并发感染、应激等多种因素影响:成鸡感染时多隐蔽发作,死亡率也较低,发病期间的种蛋孵化率下降,孵出的弱雏增多;雏鸡感染时死亡率较低,若与其它病并发感染,则会加大死亡发病率。此病在诊断上易与其它传染病混淆;若诱发其它疾病,就会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国家生育水平对未来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对当前生育政策进行完善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未来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可能选择和不同生育水平下人口变动的劳动供给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对我国生育政策进行完善,以此来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8.
拖拉机底盘是指除发动机和电气设备以外所有其他系统和装置,其作用是将来自发动机曲轴旋转的动力变为拖拉机移动的驱动力,从而实现拖拉机行驶、作业或停车,并支撑拖拉机的全部重量。本文主要针对拖拉机底盘的几种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进行了介绍,以期能使机手正常诊断相关问题,并予以排除,从而保证拖拉机的正常、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89.
鸭瘟是鸭的一种死亡率高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高热、肢软、流泪和排绿色稀粪。因一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一、病原鸭瘟的病原体属于疱疹病毒属的病毒。鸭瘟病毒存在于病鸭体内各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肝、脑、食道和泄殖腔含毒量最高,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例如在-10℃~-20℃环境中,能存  相似文献   
90.
住宅小区景观环境优化在小区绿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每年进行了大量的环境美化工作来提高小区的绿化率和居住环境条件,但与人们对小区美好环境的需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只有合理地应用和配置植物,科学应用景观小品,才能满足人们对景观和环保的需求。以昆明金安小区为例,调查了小区的绿化现状,分析了小区在绿化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小区植物配置优化方案和后期养护对策,以期为昆明及类似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