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Cu、Mg离子对淡紫拟青霉和厚垣轮枝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淡紫拟青霉和厚垣轮枝菌是两种重要的根结线虫寄生真菌。铜和镁是土壤中两种重要的金属离子。试验研究了铜镁离子对上述两种真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Cu2+和Mg2+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淡紫拟青霉和厚垣轮枝菌的生长。抑制作用随Cu2+和Mg2+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土壤中的Cu2+和Mg2+对两种菌在土壤中的定殖和生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利用TEKSCAN的压力分布测量系统对某子午线轮胎进行了接地性能试验,实时记录了轮胎在连续加载和卸载过程中接地印痕形状、接地系数、面积比、四角比等几何特征随载荷的变化情况。同时进行了该轮胎接地性能的有限元分析,有限元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为轮胎接地性能的改进和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土壤真菌分离和计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述了分离土壤真菌的方法以及测定土壤真菌的间接计数法和直接计数法;介绍了常见的分离和计数培养基;评价了各种方法和培养基的优缺点;并着重讨论了各种分离和计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鉴定葡萄PLATZ(Plant AT-rich sequence and zinc-binding protein)家族转录因子,并探究其在种子发育过程中与IA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变化。【方法】基于葡萄基因组数据,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葡萄PLATZ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分析,利用qRT-PCR分析其在葡萄种子不同发育时期及IA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葡萄全基因组范围内共鉴定到13个PLATZ成员,分布于9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葡萄PLATZ蛋白成员分为4组(A、B、C、D),无其他物种聚类的E组成员。蛋白保守基序分析表明葡萄PLATZ蛋白具有较强保守性,内含子-外显子分布表明葡萄PLATZ基因在进化上具有多样性。同线性分析发现,VvPLATZ7~VvPLATZ8和VvPLATZ5~VvPLATZ11存在并联重复。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该基因家族的启动子包含生长发育、光响应、激素响应及胁迫响应相关作用元件。qRT-PCR结果分析表明,VvPLATZ5在无核葡萄种子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有核葡萄,VvPLATZ2和VvPLATZ6在有核葡萄种子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显著...  相似文献   
55.
为筛选广谱苹果病原真菌拮抗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从山东多地果园分离筛选出对4种常见苹果病原真菌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两株木霉菌YTLY-13和YTLY-36,经其形态特征及翻译延伸因子(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TEF1)序列同源性鉴定,结果表明,两菌株分别为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率均在68.45%以上,其中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率相对稍高,达73.92%以上。田间药效结果表明,菌株YTLY-36对4种苹果真菌病害防效显著高于菌株YTLY-13的防效,与代森联、枯草芽胞杆菌防效相当,且生长速度快、发酵简单,具备开发成为果树专用广谱微生物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种和喷淋茎基部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不同用量(150、300、450 m L/hm2)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种和喷淋茎基部的方法,研究其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不同浓度拌种和喷淋对花生白绢病防效和花生产量的影响,均以450 m L/hm2喷淋花生茎基部处理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最好,且喷淋处理的防效和增产率明显高于拌种处理。[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花生白绢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分别用离子色谱-电导法(IC-CD)和离子色谱-紫外法(IC-UV)测定乳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奶粉用乙酸沉淀,固相萃取柱净化,进样分析。以8 mmol/L氢氧化钾为流动相,选用SH-AC-11分析柱进行色谱分析,用紫外检测器(UV)和电导检测器(CD)检测,对两种检测器的实用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待测离子的质量浓度都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其中IC-CD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检出限(3S/N)分别为5.858 μg/L、1.616 μg/L;IC-UV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检出限(3S/N)分别为10.470 μg/L、6.460 μg/L。以奶粉为基质,对同一样品用IC-CD与IC-UV分别测得各分析组分的加标回收率为85.00%~92.42%(n=6)和95.00%~96.27%(n=6)之间,基质与加标样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4.00%。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以用于乳制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检测。其中IC-CD检出限相对较低,IC-UV分离效果更好,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相似文献   
58.
两茬平作鲜食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技术的科学性、合理性非常重要,对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基于此,针对两茬平作鲜食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在保证鲜食玉米质量的基础上,对控制两茬平作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59.
辽宁省农田作物根围的真菌(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了分离自辽宁省 12市县农田作物根围真菌中的 7属 9种 小克银汉霉属 (Cunninghamella)1种 , 班尼小克银汉霉 (Cunninghamella bainieri Naumov); 毛霉属 (Mucor) 1种 , 冻土毛霉冻土变种 (Mucor hiemalis Wehmer f. hiemalis); 毛壳菌属 (Chaetomium)2种 球毛壳 (Chaetomium globosum Kunze & Steud.); 橄榄色毛壳 (Chaetomium olivaceum Cooke & Ellis); 光黑壳属 (Preussia)2种 竞争光黑壳 (Preussia aemulans (Rehm) V.Arx), 香蒲光黑壳 (Preussia typharum Cain); 假裸囊菌属 (Pscudogymnoascus)1种 ,玫红假裸囊菌 (Pseudogymnoascus roseus Raillo); 篮状菌属 (Talaromyces)1种 ,黄色篮状菌 (Talaromyces flavus (Kl cker) Stolk & Samson); 韦斯特壳属 (Westerdykella)1种 散布韦斯特壳 (Westerdykella dispersa (Clum) Cejp & Milko); 其中班尼小克银汉霉、竞争光黑壳、香蒲光黑壳、黄色篮状菌和散布韦斯特壳是中国的 5个新记录种 .  相似文献   
60.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是影响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研究选取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胡桃楸阔叶林、蒙古栎阔叶林、油松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丛和草甸6种典型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基于野外调查、采样与实验室分析对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桃楸阔叶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特有的OTUs和Alpha多样性均最高,细菌和真菌OTUs最低值则分别出现在针阔叶混交林和灌丛土壤,Alpha多样性最低值出现在蒙古栎阔叶林;土壤细菌群落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真菌群落以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主。土壤pH、含水量和土壤温度会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与多样性。该研究为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土壤微生物资源保护及其生态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