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9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为了解繁殖期长丰鲢卵巢和肝脏营养状况,明确亲鱼的营养程度,对长丰鲢卵巢发育后期的肝脏和卵巢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卵巢中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肝脏中的粗脂肪含量逐渐下降,粗蛋白基本稳定不变。在卵巢和肝脏中共检测到21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脂肪酸种类分别是C16∶0、C18∶1、C22∶6和C16∶0、C18∶0、C18∶1;在卵巢和肝脏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占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8.5%~43.1%和33.0%~40.7%;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在卵巢和肝脏中都是最高,含量分别为12.9%~15.5%和3.4%~5.7%。研究揭示了长丰鲢卵巢发育后期的肝脏和卵巢在营养物质组成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2.
The effects of four kind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narcissi were studied in 200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gulators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s of height and leaves of narcissi. Of the four regulators, the dwarfing effects of paclobatrazol (PP333) and uniconazole (S3307) on narcissi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hlorocholine (CCC) and dimethyl amino-sussinamic acid (B9). All of the regulators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oot length. Moreover, the time of flowering was later for the narcissi treated with regulator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 range delayed was from 2 days to 19 day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ime of flowering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regulators. The ornament value of narcissi was obviously improved by using the regulators.  相似文献   
103.
<正> 刺黄芩又叫刺黄连,性温、味苦,能清热解毒,其根茎切碎泡开水服,治疗风火牙痛,慢性咽炎等。叶四季绿色。夏季开花黄金色,似如金条。秋季结果,冬季霜雪来临时果实脱落,果实表皮红色,似如一串红。刺黄芩既能增添观赏乐趣,又能入药,一举两得,适宜秋冬两季栽培,可分盆栽及庭园打窝栽培,其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04.
对山楠(Phoebe chinensisChun)进行了染色体计数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山楠染色体数目为2n=24,染色体基数为x=12,核型公式为2n=2x=24=14 m+10 sm。核型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中的“2B”类型。  相似文献   
105.
宜昌百合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以宜昌百合的鳞茎为外植体,研究宜昌百合组织培养快繁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宜昌百合鳞茎的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2.0 mg.L-1,添加20%的椰乳和0.5%的活性炭,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宜昌百合在培养时产生褐化;较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6 mg.L-1IBA+0.5%AC。该实验结果为宜昌百合的快速繁殖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6.
光暗交替及全黑暗对水杉种子萌发过程中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对光暗交替和全黑暗条件下水杉种子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淀粉酶(AM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ATP酶(ATPase)5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杉种子的5种同工酶含量在光暗交替条件下明显优于全黑暗条件.其中,光暗交替条件下的5种同工酶与全黑暗条件相比,EST酶带数多...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通过磷脂结合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 V/PI)流式细胞分析法和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低氧胁迫下鲢肝、脑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将鲢分成对照组和低氧处理组,对照组正常饲养,低氧处理组用保鲜膜将水箱上口封住进行低氧处理,分别在鲢浮头期以及死亡期取其肝、脑组织,同时取对照组鲢肝、脑组织,采用Annexin V/PI流式细胞分析法和TUNEL法检测其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nnexin V/PI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在鲢肝脏中细胞凋亡率依次是对照组8.85%、低氧处理组浮头期22.06%、低氧处理组死亡期22.91%;脑中细胞凋亡率依次是对照组8.18%、低氧处理组浮头期24.80%、低氧处理组死亡期24.86%。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肝脏中细胞凋亡率是对照组3.80%、低氧处理组浮头期36.78%、低氧处理组死亡期37.27%;脑中细胞凋亡率依次是对照组6.74%、低氧处理组浮头期35.04%、低氧处理组死亡期35.7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氧胁迫后鲢肝、脑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增大,但随着低氧胁迫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低氧胁迫会极显著促进鲢肝和脑细胞发生凋亡,但鲢肝、脑组织中细胞凋亡率不会随着低氧胁迫时间延长而产生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8.
巴东木莲DNA的提取及SRAP-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确定了提取巴东木莲基因组DNA的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影响SRAP-PCR反应的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Mg2 和dNTPs浓度及PCR扩增程序中的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进行了比较、优化.同时对DNA模板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Mg2 、dNTPs、Taq酶及引物的不同水平均对PCR反应结果有显著的影响.建立了巴东木莲20μL SRAP-PCR的反应体系为lxbuffer、Mg2 浓度为2.O mmol.L-1、dNTPs浓度为O.25 mmol·L-1、引物浓度为0.45μmol·L-1、Taq酶为0.5 U和模板DNA 40ng.适宜的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1 min,94℃变性1 min,33℃复性1 min,72℃延伸1 min,10个循环;94℃变性1 min.55℃复性l min,72℃延伸1 rain,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试验表明,该体系重复性好、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109.
一、品种概况 1.培育背景 银鲫的分类地位为鲤科鲫属鲫亚种,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近十多年来,我国鲫鱼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潜力越来越大, 2014年总产量达到259万吨,是产量稳步持续增长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淡水养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996年至今通过国家审定的鲫品种有12个,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对鲫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推广应用的新品种,均为二倍体鲫或者三倍体鲫,并未有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四倍体鲫新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110.
为了解c型溶菌酶基因与长丰鲫(Chang Feng Carassius auratus)的抗菌效应关系,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长丰鲫c型溶菌酶基因cDNA全长序列。结果显示:c型溶菌酶基因全长698 bp,包括5'端非翻译区60 bp,3'端非翻译区200 bp,开放阅读框438 bp,编码145个氨基酸。长丰鲫c型溶菌酶基因在肾脏组织中表达量最大,在脾脏、肠道、心脏和脑中大量表达,在肝脏和鳃中表达量相对较低,在皮肤和肌肉中几乎不表达。长丰鲫在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在肝脏、肾脏、脾脏和鳃等组织中基因表达量均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后,在脾脏中的上调幅度最大,其次为鳃、肝脏和肾脏;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在脾脏中上调程度最大,其次是鳃;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在脾脏中上调幅度最大。在肝脏和肾脏中,经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后c型溶菌酶基因的上调幅度最高;在脾脏和鳃中,经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c型溶菌酶基因上调幅度最高。三种刺激后,c型溶菌酶基因升高幅度的不同,说明不同刺激使鱼体组织产生的应激反应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