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地肤的利用价值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地肤的分布、植物学特征、特性、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以及饲用等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肤的应用现状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红梗叶甜菜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红梗叶甜菜种子的发芽特性。结果表明,用一定浓度的双氧水、硼酸、磷酸二氢钾浸种处理红梗叶甜菜种子,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其中以浓度10g/L H2O2、0.5g/L H3BO3和5g/L KH2PO4处理较为适宜;赤霉素处理种子的发芽效果不明显;吸湿一回干处理对红梗叶甜菜种子发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红梗叶甜菜种球色泽、粒径大小与发芽的关系密切,黄色或黄褐色种球的发芽力显著高于黑色或褐色种球的,大、中粒种子的发芽力显著高于小粒种子的;叶甜菜种子不耐贮藏,发芽力下降较快,使用年限仅为1a。  相似文献   
13.
林紫玉  常新耀 《四川草原》2005,(6):33-33,50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比较脆弱。我国为顺应这一新形势,大力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将传统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逐步向“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或饲料作物—畜牧业”的四元结构转变,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这也是目前世界大农业的发展潮流,欧美发达国家农业用地中有30%~70%用于种草,正是由于草粮轮作,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浓度的NAA对红椤木石楠的单芽插条进行了处理 ,试验结果表明 ,NAA对红椤木石楠单芽插条愈伤组织形成影响不明显 ,但对生根有显著影响 ,以 12 0 0mg·kg-1NAA对红椤木石楠单芽插条的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16.
不同营养液对彩叶草色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不同营养液配方对彩叶草进行水培后,测定了不同营养液配方彩叶草叶片的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结果表明,用磷含量最低的清水对照和配方A培养的彩叶草,叶片中的花青素含量较高,分别达291.2 mg/g和210.5 mg/g;氮元素含量最高的配方A和配方B培养的彩叶草,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较高,其光合速率也较高;而营养液中钾含量主要影响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光合速率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Pb和NaCl单一及复合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机理,采用砂培法,以不添加Pb和NaCl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浓度Pb(0.5和1.5 mmol/L)、NaCl(50和100 mmol/L)及其复合胁迫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NaCl处理浓度升高,黄瓜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均显著下降;相对于对照,各处理黄瓜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且100 mmol/L NaCl胁迫下黄瓜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高于1.5 mmol/L Pb胁迫。不同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和POD活性均高于对照,且复合处理下的含量高于单一因子处理。NaCl对黄瓜叶片细胞膜的破坏作用强于Pb,Pb、NaCl复合胁迫的毒性效应强于单一胁迫,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红檵木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红檵木的茎尖、腋芽及叶片接种到激素比例不同的MS中,结果表明MS+6BA1.0mg/L+6KT2.0mg/L+NAA0.3mg/L+Vc5.0mg/L诱导率最高,可达66.7%,再将这些诱导出的丛生芽转入MS+6BA2.0mg/L+NAA0.2mg/L上,可获得大量的丛生芽。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浓度硼酸对蜀葵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硼酸对蜀葵休眠种子处理,考查发芽情况.结果表明:硼酸溶液对蜀葵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对发芽势影响差异显著;以0.2 g/L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垂丝紫荆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发芽温度对垂丝紫荆种子发芽的影响,主要包括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3个重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20℃)相比较,不同发芽温度对垂丝紫荆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对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其中15—25℃的变温处理是垂丝紫荆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