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0篇
  41篇
综合类   208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59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01.
本试验以22份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DH株系为供试材料,在油菜花期降雨量约5.7 mm、6.7 mm的情况下,连续两年设置正常灌水、花期干旱胁迫2个处理,考察产量及与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应用抗旱指数法、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法结合聚类分析,筛选优异的抗旱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多数甘芥杂交后代材料抗旱性高于常规甘蓝型品种,共获得7份抗旱性较强的材料;无论采用直接评价或关联系数综合评价,两种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条件下,约有42.55%的材料抗旱等级分类一致,同一材料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其抗旱性表现有差别,通过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条件下综合评价其抗旱性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解蚂蚁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评估和认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稳定性,利用Biolog-ECO生态板法对蚁丘干扰后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蚁丘扰动后0~1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蚁丘10~20 cm土层(P<0.05),而蚁丘扰动与土层深度的交互作用对理化性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2)蚁丘干扰后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指数、McIntosh指数和底物碳源利用数)有所增加;3)主成分分析表明蚁丘干扰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产生了影响,改变了微生物代谢功能特征,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是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和羧酸类;4)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影响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和功能。因此,由于蚂蚁的挖掘活动、有机质的累积等改变了蚁丘土壤微环境,进而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类型和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03.
废弃宅基地复垦是空心村整治的重要内容,而复垦后耕层土壤质量往往不如人意。笔者以提高废弃宅基地复垦耕层质量为目标,从复垦方向的确定、拆除工程的实施、田块设计、耕层土壤工程重构、培肥改良5 个方面对复垦策略进行优化,提出废弃宅基地复垦包括耕层土壤工程重构和肥力重构两个重要步骤,并对废弃宅基地耕层土壤快速培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4.
研究高寒草甸添加不同磷(P)肥梯度对土壤养分状况与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探明土壤养分变化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差异及其互作关系。采用常规实验室分析和Biolog-ECO生态板法,研究了0 g m~(-2)(CK),10 g m~(-2)(P10),20 g m~(-2)(P20),30 g m~(-2)(P30)4个施P肥水平下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肥显著增加高寒草甸的速效养分、全磷和全钾的含量,但对有机质、全氮和pH无显著影响。AWCD值在表层(0~10 cm)无显著变化,但深层(10~20 cm)则为P20>P30>P10>CK。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表层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而深层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主成分分析表明,氨基酸类、胺类、酯类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类型,其中在表层糖类和酯类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而深层碳源利用均在P20处理下显著提高。冗余分析表明,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是影响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代谢活性的主要因子。因此,在退化高寒草甸适量添加P肥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105.
随着保山市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进城市,在农村务农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妇女及残疾人,劳动力的匮乏加上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近年来保山市板墒麦种植方式呈上升趋势,面积逐年增加,保山市2009年大麦种植面积2.71万hm2,板墒麦种植1万hm2左右.板墒麦比垉墒麦可提早10 d左右时间播种,为后作增产增收创造条件,保持土壤水分和表层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但板墒种植对技术要求高,如果措施不当会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106.
分别选用3种不同浓度的6%戊唑醇FS和15%三唑酮WP对‘云大麦2号’进行拌种,研究其对大麦条纹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戊唑醇FS处理大麦种子对条纹病具有很好的防效,每kg种子用药0.25~0.5 mL防效好,并对大麦发芽、成苗和苗期生长无影响;15%三唑酮WP处理大麦种子对大麦条纹病具有一定防效,但对大麦发芽、成苗和苗期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生产上应慎用。  相似文献   
107.
西藏日土藏山羊ISSR标记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SSR标记分析西藏日土藏山羊的遗传多样性,为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从93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对107只藏山羊进行分析,数据分析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完成。结果表明,所筛选出的10条引物特异性较好且多态性较高,共扩增出112条清晰的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1.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5个,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66.96%,扩增片段大小为219~2534bp,群内个体间遗传相似性指数(s)为0.4600~0.7405,平均0.5647,个体间平均遗传差异(D)为0.4353。根据多态性位点在样本中出现的几率计算出多态性条带的基因频率(f),频率值的范围为0.0455~1.0000。西藏日土藏山羊的遗传多态性较丰富,个体间存在差异,但又具有较好的同质性。  相似文献   
108.
多效唑对水稻抗倒伏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和齐穗灌浆期喷施100、200、300 mg/kg的15%多效唑WP能有效抑制其株高.就施药时期而言,以抽穆期喷施最为敏感,平均株高较喷清水的对照矮14.9%.从水稻生物学特征及产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分析,以孕穗期喷施300mg/kg和孕穗加抽穗期喷施100 mg/kg两组处理比较适中,其株高分别较对照降低12.63%和11.%,产量较对照增产6.9%和11.2%.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旨在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LPS)应激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来源一致、平均体重(11.58±0.26)kg的24头健康仔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2头仔猪.试验分2个阶段,第1~9天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mg/kg NAC.试验第10~20天分别将2个组同一重复猪中1头分出单独饲养,于第10天、第13天和第20天,1头仔猪腹膜下注射100mg/kg LPS,另一头仔猪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NAC可以缓解LPS刺激导致的日增重下降(P<0.05);2)饲粮中长时间添加NAC能极显著提高仔猪血浆谷胱甘肽水平(P<0.01),显著提高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血浆表皮生长因子水平(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NAC可缓解LPS应激导致的抑制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110.
栝楼雌雄株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栝楼雌雄株花器形态特征的观察,发现雌花子房在雌花分化初始即开始膨大,明显区别于雄花;18%的雌花中具有花药,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雌花花药中并不含有花粉,排除了其自花授粉的可能。花期雌雄株叶片在水溶性酚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种子大小与性别的关系研究,发现同一批种子中,长成雄株的种子比例远高于长成雌株的种子比例,且种子重量与栝楼性别分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于筛选栝楼早期性别鉴定指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