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林业   77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9 毫秒
31.
以26年生加勒比松巴哈马(Pinus caribaea var.bahamensis)变种种源试验林为材料,开展产脂能力评价研究。通过分析种源间产脂能力变异情况,研究该变种加勒比松的产脂改良潜力,并选择适于在广西南部种植的高产脂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种源在产脂力及胸径指标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树高上存在显著差异,具有较大的改良潜力。巴哈马变种产脂力平均值为8.82 g/d,高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对照47.63%,是一种优质的高产脂树种。根据分析结果,初步评价出材脂兼用优良种源By fields与优良家系Crdwell;并选择出3株高产脂优树,实际改良增益可达46.92%。  相似文献   
32.
以马尾松球果为材料,采用整个发育周期的样品,进行发育过程形态变化观察和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球果整个生长周期为20个月,球果外形和质量在前12个月增长较为缓慢,之后经历2个迅速增长期。种子发育过程与球果发育外形观察不同,在雌配子体受精后,种子已经形成并开始发育,种子在前6个月的变化较大,种子饱满度不断增加,外部颜色开始变化,在最后1个月出现一次快速增长期。球果和种子在发育过程中,各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在前8个月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随后各元素质量分数逐步下降,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大量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N、K、Ca、P、Mg,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Mn、Fe、Zn、Cu、B。  相似文献   
33.
以马尾松种子园不同时期(建园初期、丰产期及衰老期)产出的子代为材料,采用SSR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结合子代测定数据分析交配系统对子代遗传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建园初期与丰产期的子代家系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I)较高,同为0.53,衰老期的子代家系则为0.47。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均以建园初期子代群体为最高,丰产期子代次之,衰老期最低。马尾松种子园建园初期与丰产期的子代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丰产期参与繁殖的父本数量最多,近交水平较低,从而保证了种子的品质。而种子园衰老期子代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下降,说明种子园的老化不仅影响种子产量,而且影响种子遗传品质。在亲本分析中,种子园建园初期、丰产期及衰老期的子代均未检测到自交情况。由此可进一步证实马尾松是典型的异交树种。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了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为马尾松人工林最佳栽培模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取样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密度对林地土壤N、P、K和盐基总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土层加深,除pH值和全K外,各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土壤表层(0~20 cm)中的有机质、全N、全P、速效N及速效P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各指标峰值均出现在3 333株/hm2密度。[结论]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密度与地力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且4个密度中以3 333株/hm2密度最利于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壤养分的循环累积。  相似文献   
35.
以南亚松(Pinus latteri)种子园嫁接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南亚松无性系的成活率和生长性状,为南亚松种质资源保存、种子园营建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亚松种子园不同种源的无性系成活率在28%~88%之间,平均58.5%。海南和越南种源无性系的平均成活率高于防城港。3个种源南亚松嫁接株的平均接穗高生长量、接穗径生长量、冠幅和主干分枝数分别为91 cm、31.32 mm、73 cm和5,不同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成活率大于70%的17个无性系间对比分析表明,越南无性系的生长优于海南无性系;多重比较分析表明来自越南的11#和13#无性系生长最优。  相似文献   
36.
【目的】植物精油是一类安全环保且具有抑菌特性的天然产物,在木材霉变防治领域的应用潜力很大。开展植物精油对我国常见木材霉菌及变色菌的综合抑菌效力的研究,可为天然环保型木材霉变防治剂的开发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配制经植物精油修正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通过评价霉变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对比分析19种植物精油对6种木材霉变菌的抑菌效力。【结果】在体积分数为0.05%的条件下,19种植物精油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桔青霉Penicillam citrin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和链格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菌效力分别为0~100%、0~100%、0~100%、0~100%、11%~100%和20%~100%。聚类分析表明,肉桂、丁香花和百里香精油的综合抑菌效力最高,在体积分数0.05%的条件下对6种霉变菌的抑菌效力均达到100%,而尤加利、甜橙和松树精油的综合抑菌效力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植物精油对6种霉变菌的抑菌效力之间均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1),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0.777~0.959。【结论】不同植物精油的抑菌效力之间表现出较大差异,肉桂、丁香花和百里香精油是可以用于木材霉变防治的较优品种。  相似文献   
37.
为了揭示香合欢自然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规律,本研究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百色地区6个居群香合欢种子的5个表型性状进行比较研究,讨论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香合欢种子的5个性状在居群内和局群间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平均变异系数在10.68%~49.30%之间,各性状在居群间、居群内个体间均达极显著差异;各性状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47.36%,居群间(31.67%)变异略大于居群内(28.67%)变异,说明二者均是香合欢的主要变异来源。种子性状均与海拔呈正相关,与年均降水量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可为香合欢良种选育工作奠定基础,对进一步保护和利用香合欢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为探明大量元素肥配施微肥和石灰对马尾松蓄积量、松脂产量及土壤地力的影响,探讨最佳施肥处理和肥料效应。于2017年,在广西横县镇龙林场对10年生马尾松材脂兼用林进行施肥试验(6个处理:T1(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石灰)、T2(大量元素+微量元素)、T3(大量元素)、T4(大量元素+石灰)、T5(钙镁磷肥+石灰)、CK(不施肥)),施肥后连续3 a测定林木蓄积增长量及松脂产量,分析6种施肥处理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施肥后2.5 a内能显著提高马尾松蓄积增长量和松脂产量,尤其是施肥后1.5 a内肥料效应最好,其中T1处理效果最佳,蓄积量、松脂产量分别比CK分别提高34.53%、24.33%。马尾松蓄积增长量的基础地力贡献率随施肥后时间的延长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并逐渐平稳趋势,肥料贡献率与之相反,尤其施肥后0.5 a和1.5 a间蓄积增长量的基础地力和肥料贡献率差异显著。松脂产量的基础地力和肥料贡献率在不同施肥处理呈不同变化趋势,施肥后3.5 a时T1  相似文献   
39.
‘松韵’选自全国优良马尾松地理种源桐棉种源,其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圆满,树皮薄,抗松毒蛾和松毛虫混合危害。  相似文献   
40.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4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子园自由授粉的81个子代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树高、胸径等生长因子,在统计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力、表现稳定性分析和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家系间胸径存在显著差异,树高、材积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4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家系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079、0.027、0.048,均属低等遗传力。以材积为指标,采用综合法选择优良家系,共选出7个优良家系,30株优良单株,单株材积遗传增益达到18.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