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6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637篇
林业   659篇
农学   636篇
基础科学   572篇
  330篇
综合类   3193篇
农作物   242篇
水产渔业   313篇
畜牧兽医   1714篇
园艺   453篇
植物保护   25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497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1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猪FSHβ亚基和ESR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猪的高繁殖力特性研究中,证实促卵泡素(FSH)β亚基和雌激素受体(ESR)基因,是可影响产仔数1-1.5头的主基因,本文从FSHβ亚基和ESR基因的生物作用、基因结构特点及与产仔数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2.
獭兔业进入调整阶段 我国的獭兔业自1999年以来,短短两年多发了巨大的变化,显著特点是獭兔皮及制品价格迅速攀升,产品批量地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形势空前火爆,如何认识形势?如何保持健康的持续发展?笔者提出粗浅看法,与大家讨论,抛砖引玉。 一、1999年以来獭兔业形势分析 第一、低迷阶段(1999年1月-8月) 这是近几年来最艰苦阶段,出现了一少四难的现象——即国外订单少,引发了卖皮难、卖肉难、卖种难、投资难。 由于我国獭兔产品主要销往韩、日等国,由于当时世界经济不景气,尤其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定货者骤减,这是低迷的主因。由于产品乏人问津,导致兔皮价格骤跌,当时等内皮每张仅15-20元,但也只能部分成交,偏僻地区几乎无法脱手,兔场、饲养户倒闭、转卖时有发生。 1999年以前,1.75公斤的种兔(多数是商品兔)每只150元左右,而低迷阶段2.5-3公斤的较优个体仅100元以下,且只能部分的出场。如此境况下投资者,只能知难而退。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低迷阶段,优质皮并不愁卖,几大加工企业仍报出40元每张的高价收购,但优质皮确实太少。 第二、黄金阶段(1999年10月-2001年1月) 1.由“一少四难”变成“一多四不愁” 定货的多——自1999年8月以来,南韩、日本、意大利、美国等客商纷纷来华订货,而低迷阶段的惯性造成我国货源短缺,于是皮价猛涨,等内皮每张由15-20元升至30-40元,优质皮60-70元,翻一番以上。出现了北方经营者南下,大量南皮北上(因订货成交多在河北和北京),现场议价,就地屠宰,可谓收购上门,服务到家。饲养场户得到实惠,经营者有利可图……出现了几十年从未有的收售形势。 由于兔皮价格诱人,养户增多,引发种兔价格也回升至每只150元以上,又一次出现卖种(兔)高潮——卖种(兔)不发愁。自然也为炒种带来了“新机遇”。 低迷阶段的被动屠宰,兔肉价格低廉,为加工者带来获利的好机遇,刺激了加工业发展,况且有的经营人另辟蹊径——如将兔肉销往四川,也有的将河北省的活獭兔运往山东屠宰,胴体肉由每公斤6-8元,升至12元——利用地区差价获利。为黄金阶段的兔肉销售打下一定基础(且黄金阶段并未形成大批商品兔的屠宰,肉量不大),可谓卖肉不用愁。 一些投资的徘徊者,看到买种、卖皮、卖肉不用愁的好形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惠资金及土地新政策,于是当机立断,投资建场发展农户,出现了又一轮投资热——投资不用愁。 獭兔产业出现一多四不愁的形势,不是进入了黄金阶段吗? 第三,调整阶段(2001年2月以后) 市场的波动,价格的变化,是商品生产的基本属性,獭兔也不例外。春节以后,来订皮的客商有所减少,分析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冬去春来,综合求购(既购獭兔皮也购貂、狐皮等)不合时宜是其一;如此货源大国越发求购不用愁是其二;外商的盲目采购有所积压是其三;以次充好,造成积压退货是其四;优质皮少,劣质皮多是其五;产品初涉市场,也需一定时间的调整是其六……,如此种种,兔皮每张下滑10元左右,也能理解,况且不可能总停留在物以稀为贵的高价位上。但总的趋势仍是发展,优质皮仍优价,加工厂家仍源源不断接到订单,只不过给劣质皮生产者发出了警报——小心劣质皮过剩!不提高质量,危险!我们应抓住产业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调整,调整我们的心态、效益理念、产业化运作机制、生产方向、兔群结构、产品质量、品系利用、创新意识和技术……,外商也需要按着市场经济规律调整,不调整就很难健康发展。 那么从此会不会一蹶不振?我的看法是否定的。目前獭兔业刚刚出现市场需求高潮,仅仅是开始,初涉市场波动难免,而且我国有着成本低的绝对竞争优势,况且目前尚未出现天然毛皮的优质替代品,全球变暖,轻薄型毛皮既合时尚又实际。野生动物的减少,家养动物毛皮必然走俏,原苏联为首的欧洲国家有穿裘皮习惯,一时经济复苏,将为我们提供又一个市场。目前尚未进入优质皮过剩的阶段。我国将加入WTO,市场将面向全球……现有市场待拓展,未来市场待开发,怎会一蹶不振? 二、两点论看形势  相似文献   
43.
应用地膜覆盖栽培作物的新技术,近年来,在全国、在山西省均发展很快,1979年全国盖膜供试作物40余种,面积仅660亩,至98年,盖膜试验,示范和推广面积达2万亩,在72种作物上进行了试验,其中有推广价值的约35种。在绝大部分作物上有明显  相似文献   
44.
用RAPD技术筛选中国荷斯坦牛产奶量性状遗传标记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选用320条10碱基随机引物在由36头高产(305d产奶量〉8500kg)和32头低产(305d产奶量〈5600kg)中国荷斯坦牛所组成的2个DNA池间进行RAPD-PCR扩增,从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带型清晰且在2个DNA池间有明显差异的RAPD引物24条。用筛选到的24条引物对所有个体进行PCR检测,得到了5个与奶牛产奶量性状相关的RAPD标记,并对其中4个进行了克隆测序和SCAR标记转化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CAR标记yield—s139与产奶量密切相关,应用电子克隆方法已将该标记由921bp延伸到2141bp,经同源性比较发现,此标记对应于奶牛基因组中LINEs家族中的一个重复元件,推测该元件附近可能存在与产奶量性状相关的QTLs或主效基因。  相似文献   
45.
地被小菊是菊科杂交新品种,株高30~50cm,花色有深红、黄、粉、紫粉、白等二十几种,花期9~10月,花满枝头且具芳香气.由于地被小菊具有极强的耐寒性(耐-40℃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园林绿化中可做为地被植物,也可丛植、片植或栽植成花带,是黑龙江省金秋时节优良的宿根花卉,可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做盆摆和插花,深受人们的喜爱.其育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6.
禽脑脊髓炎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脑脊髓炎(Avian encephalomyelitis,AE)又称流行性震颤,是由细小RNA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1930年最早发现于美国。本病一般发生于3周龄以内幼雏和成禽的产卵期,但后者除表现产蛋量下降外,无其它明显症状。病毒主要通过胚蛋垂直传染,引起幼雏的共济失调和神经震颤,死亡率在20%左右或更高,是孵化场内重要的蛋传染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47.
蜂蜜中淀粉酶值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试管法与分光光度法的终点判断、水解条件及计算公式,对引起结果误差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8.
<正> 1 材料与方法1.1 群体及饲养管理以陕西省秦川牛场秦川牛保种群作分析对象。该场秦川牛保种群组建于60年代,已有30多年的保种历史。群体规模在年度间有一定波动,从1965~1990年期间母牛群平均每年在群61.1±17.8头。后备母牛主要靠自繁,迁入量甚小,后备公牛及繁殖公牛有相当部分由群外迁入(防止近交)。虽然该牛群为指定保仲群,但仍进行选育,选择性状主要是初生重、断奶重及毛色等。母牛的淘汰有多种原因,主要是空怀、不孕及疾病。另有部分母牛因生产性能低或缩群需要而被出售。1.2 种群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9.
<正> 目前,国内外市场对活牛和牛肉的需求量愈来愈大,而我省主产的黄牛个体小、产肉量低,远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提高牛的肉用性能和经济价值,促进养牛业由农本型向商品型方向转化,逐步地把我省一部份黄牛改良成为肉用或乳役兼用,是我省当  相似文献   
50.
根据陕西省秦川牛场秦川牛保种群30多年的记录统计,分析了该群体的世代间隔与留种方式。结果表明,该群体平均世代间隔为6.9年,采取的是对保种不利的合并留种,导致各种家系后代供量方差增大,尤其是公牛的女儿供量方差高达77.39,比平均女儿供量(5.84头)高13倍。不同始祖个体在后裔群中的血统分布也极不均匀。若能改进留种方式或设法降低选择强度,则可大大提高保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