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索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组培快繁技术,为实现工厂化生产脱毒种薯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茎尖培养脱毒法,以马铃薯顶芽为外植体,按不同灭菌时间进行单因子(3%NaClO和0.1%HgCl2)和双因子(75%酒精和0.1%HgCl2)消毒处理,再剥取0.3~0.7 mm茎尖接种到分别添加了不同浓度GA3、6-BA及6-BA和NAA的诱导培养基上诱导成苗。将诱导出的苗进行单腋芽切段快繁,并接种到添加有6-BA和PP333的单因子及双因子组合MS培养基中进行无菌苗继代增殖。【结果】75%酒精+0.1%HgCl2双因子灭菌较单因子3%NaClO和0.1%HgCl2效果好,污染率降至21.67%;茎尖诱导培养中,GA3和6-BA均能诱导茎尖萌芽,诱导趋势均先增后减,而以1.5 mg/L 6-BA和0.2 mg/L NAA配合,诱导率达53.67%;增殖壮苗阶段,0.1 mg/L PP333和2.5 mg/L 6-BA配合,增殖倍数达6.59倍,且苗长势好,茎粗壮、叶色正常。【结论】桂农薯1号外植体消毒最佳灭菌处理为:75%酒精2 min+0.1%HgCl211 min;最佳茎尖诱导配方为:MS+1.5 mg/L 6-BA+0.2 mg/L NAA;适合继代增殖壮苗培养基为:MS+2.5 mg/L 6-BA+0.1 mg/L PP333。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育适宜广西地区种植的早熟、高产马铃薯新品种,丰富广西秋冬种马铃薯品种.[方法]以日本品种Dezma作母本、日本北海道品系长系65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进行选育.[结果]鲜薯食用型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表现为早熟、高产、维生素C高、商品性好,具有较强的耐酸咸性、耐退化、晚疫病抗性;株型直立,分枝少,生长势强;块茎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等,在广西秋冬种从出苗到成熟周期为80~90 d.2008年11月~2009年2月进行冬种产量比较试验,桂农薯1号鲜薯产量为30682.5 kg/ha,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0.5%;2009年6~9月在广西高海拔地区进行品比试验,鲜薯产量为29829.0 kg/ha,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2.6%.2010~2013年分别在不同地区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和生产试验,该品种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37350.0、23751.0、30292.5、30205.5 kg/ha,比对照东农303分别增产35.3%、149.8%、14.2%和41.0%.桂农薯1号于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农薯1号是广西首个自主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适宜在广西各地秋冬种植及高海拔地区夏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淀粉型甘薯对光照强度的响应,采用人工遮阴的方法,研究不同遮阴程度[0(CK),30%,70%]对甘薯地上部性状、产量、淀粉含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遮阴程度的加重,甘薯叶片变大,节间距加大,叶柄和茎蔓伸长,茎粗变细,产量和淀粉产出率减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降低,SOD活性减小,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增加;与自然光照相比,轻度遮阴(遮阴30%)对淀粉型甘薯桂经薯2号生长发育影响较小,而重度遮阴(遮阴70%)造成弱光胁迫,地上部徒长,组织抗性降低,物质积累不足,影响了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形成。因此,在间套种种植模式中,采用合理的田间配置才能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作为部分灌溉用水及肥源替代化肥在香蕉生产的应用效果,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研究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COD值为1 100~1 300 mg/L)不同施用量对香蕉生长发育及蕉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能促进香蕉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改善土壤肥力,最佳淋施量为750 t/hm2,较常规施肥,产量增加了19.80%,果实Vc含量、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28.19%、5.22%和8.98%,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交换性钙含量分别提高了12.76%、267.40%、53.51%和2.10%。表明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可作为优良的液体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应用于香蕉生产。  相似文献   
15.
广西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出适宜广西地区生产种植的早熟、高产、优质的马铃薯新品种,以‘东农303’为对照,对17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生物学特性、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商品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GNS1’、‘B219’和‘GNS2’早熟、产量高,商品率高,抗病性强,各个调查指标都比对照好,可在广西进行下一步的生产试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将日本番茄资源中优良基因快速转育到我国番茄新品种中,对笔者从日本引进18份大果番茄材料进行观测与评价。通过田间种植从番茄生长类型、果色、果型及单果重等进行总体评价,再利用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标记Ty-1,Ty-2,Ty-3进行材料检测,结果显示其中携带Ty-1的基因材料3份,携带Ty-2材料1份,携带Ty-3材料1份。通过筛选与转育聚合优良基因可培育出适应广西种植的优良新优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品质及失重率的影响,为其合理贮藏提供指导,以桂经薯8号为材料,采用常温仓库内贮藏和(9±0.5)℃且相对湿度为(85±5)%的冷库中贮藏,分别在0、15、30、45、60和75 d测定其失重率、干物率、可溶性总糖、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75 d后9℃恒温贮藏的失重率比常温贮藏减少7.1个百分点,干物率减少3.06个百分点,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51.06%,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两者没有出现显著差异;贮藏到30 d时,常温条件下维生素C含量下降56.21%,而9℃贮藏时维生素C含量下降41.62%,并且含量的变化呈现显著差异(P0.05),但贮藏到75 d时两者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差异并不显著。总体来看,9℃恒温有利于桂经薯8号的贮藏。  相似文献   
18.
正桂广薯1号是2005年以日本马铃薯品种粉吹雪和农林1号为亲本经有性杂交得到实生种子。2006-2007年培育杂交品种的实生苗并进行无性系鉴定和筛选;2008-2009年用筛选出的优质品系,在广西多点进行产量比较试验以及种植鉴定抗逆性和适应性试验等;2010-2013年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不同紫甘薯品种对不同土壤条件下外源硒肥的吸收利用特点,为广西富硒甘薯产业良种良法配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经薯8号、桂经薯9号和越南紫薯3个紫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选取南宁、北海等地的不同土壤类型(黏壤土、砂壤土)、不同土壤硒含量地块(中硒土壤、富硒土壤),采用小区比对方法,黏壤土设0(CK)、3000和6000 g/ha 3个硒肥用量处理,砂壤土设0(CK)、6000和12000 g/ha 3个硒肥用量处理,分别在甘薯栽植后30和60 d进行叶面硒肥喷施,收获后测定鲜薯产量和块根硒含量.[结果]在富硒黏壤土条件下,3个甘薯品种的鲜薯产量在不同硒肥用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其鲜薯硒含量均随硒肥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在硒肥用量为6000 g/ha时,各品种均达广西富硒农产品标准DB 45/T 1061—2014《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的薯类富硒标准(0.02~0.20 mg/kg);随硒肥用量增加,3个紫甘薯品种块根的硒富集系数(BCF)和硒吸收利用率均呈上升趋势.在砂壤土条件下,不同地点不同紫甘薯品种2个施硒处理的鲜薯产量均高于CK,但当硒肥用量从6000 g/ha增加到12000 g/ha时,合浦冲口的桂经薯8号、合浦禁山的越南紫薯及合浦白沙3个品种的鲜薯产量均出现降低趋势;随硒肥用量增加,甘薯块根BCF呈上升趋势,且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硒肥用量增加可提高多数试验点甘薯块根的硒吸收利用率,少数试验点甘薯块根的硒肥利用率出现降低趋势;在所有参试点中,在硒肥用量为6000 g/ha时,3个参试紫甘薯品种的块根硒含量均达富硒标准;在合浦禁山点富硒土壤中,桂经薯8号在不施硒肥条件下,其块根硒含量可达0.038 mg/kg,即天然富硒能力较强.[结论]桂经薯8号富硒能力较强,在富硒砂壤土地区可作为天然富硒甘薯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桂经薯9号和越南紫薯也可在土壤硒含量中等以上的地区,辅助以叶面喷施6000 g/ha的外源硒肥作为富硒甘薯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抗Ty番茄资源,对引进分离纯化的15份番茄材料进行观测与评价。结果显示,有4份材料表现为高抗,7份材料表现为中抗,3份材料表现为抗,1份材料表现为感。试验结果为聚合优良基因和培育适应福建种植的优良新优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