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林业   24篇
基础科学   12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文章基于UGC图片数据,通过时间统计分析、多空间聚类分析以及核密度分析对云水谣古镇景观意象图景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一年四季中云水谣古镇的拍摄照片数量有明显峰值,夜景拍摄极少,月变化呈“W”变化趋势,5类景观意象有明显分层;在空间分布上,古镇内以中部为热点区域向外辐射,空间流动主要集中在怀远楼、水车、和贵楼3个热点之间,往其他景点形成次一级流向,照片形成的热点移动轨迹显示游览路径呈单一性和趋向性;古镇内看点(观景点)和焦点(景观点)在网络空间中呈现不同的集聚和离散特征。  相似文献   
22.
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传统村落原有的历史、文化、景观资源面临流失的风险,基于当前传统村落的困境,引入“微更新”理念,探索其在微更新视角下的保护与开发模式.首先从目标、目的、手段角度提出3个指导思想;其次从景观、建筑、文化、产业四个方面制定微更新策略.再以福建省屏南县龙潭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微更新策略探讨古村...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福州市福道为例,采用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对福道游客的游憩动机与行为特征进行探讨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福道游客的主要游憩动机包括亲近自然、舒缓身心、探索新奇、保持健康、娱乐消遣、个人兴趣、交流与求知七大类;依据不同的游憩动机将福道游客分为保持健康类、舒缓身心类、探索新奇类、亲近自然与娱乐类四种类型。基于各类游客群体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游憩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提出以游客的游憩动机与行为特征为导向的城市绿道现状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4.
南方城市雨季频繁,城市综合公园作为高密度人群区域,构建避雨设施可以缓解突发降雨和台风等气象对游客造成的威胁,为游客提供避雨停留的重要功能。以赣州中央公园为例,基于GIS的费用加权距离法,结合游人的行进时间成本,分析了公园避雨设施的可达性与服务情况。结果表明:(1)基于费用加权距离法来分析公园避雨设施的可达性,可以真实模拟游人的避雨过程,此方法较为真实准确;(2)赣州中央公园的避雨设施可达性有待优化,行人在0?30 s、0?60 s内能到达避雨设施的区域分别占公园可通行路面的比例为42.42%和65.43%;(3)赣州中央公园可以同时承载1894人进行避雨,占公园最大游人容量的26.12%,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5.
针对我国玉米秸秆量大,生产应用的还田机具还田深度浅,存在影响后续播种、出苗质量、病虫害发生率高和深层土壤“碳饥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秸秆粉碎集中全量深埋还田机,可一次完成秸秆捡拾、粉碎、输送、深松开沟、集中遁注掩埋和碎土镇压等作业,在有效减少土壤扰动下能够将多行站立或粉碎后秸秆集中埋入地表下一条深380~400mm的沟内。阐述了秸秆粉碎集中全量深埋还田机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对秸秆螺旋输送装置、抛压风机、深松开沟遁注装置和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与计算,初步确定了螺旋输送装置与抛压风机转速、风机出料口尺寸和遁注体截面形状参数,并对抛压风机与遁注体腔体内部进行了流场模拟分析与验证。按照设计要求对秸秆粉碎集中全量深埋还田机进行了试制,并进行了机具性能与大田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3km/h时,秸秆捡拾率为90.8%,开沟深度与秸秆掩埋深度均值分别为394mm与200mm,开沟深度与秸秆掩埋深度稳定性系数分别为97.4%和92.5%,各项指标与设计值相符,且满足农艺要求。同时大田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集中深还田与传统还田相比,0~200cm土壤贮水量提高29mm,20~40cm土层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养分含量分别增加7.14g/kg、0.59g/kg、1.53mg/kg,有效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了深层土壤肥力与贮水能力。  相似文献   
26.
正我国播种机械起步较早,发展快,主要作物均可实现机播,但是针对谷子这种籽粒较小的播种机械还是空白。目前谷子播种多为人畜力播种,由于播量不准确,导致后期间苗强度大,费时费力,所以严重制约了谷子产业的发展。针对谷子等小粒作物的生长特性并结合农艺栽培需求,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联合石家庄双收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了小粒谷物精量播种机,该机可实现谷子等小粒谷物的免间苗播种,该机的研制成功,使谷子播种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以三明市江滨公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三明城市居民前来江滨公园活动的主要游憩动机包括个人兴趣、亲近自然与互动、娱乐消遣三种;依据不同的游憩动机将公园游憩者分为个人兴趣类、亲近自然类、娱乐消遣类三种类型。基于不同类型的游憩者在人口属性特征和出行特征方面都具有各自的差异性,提出以游憩者的游憩动机与出行特征为导向的城市滨水公园规划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
传统古镇聚落是居民世代生息繁衍的物质载体,展现着丰富多样的历史传统和地域特色。当代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古镇面临着原有空间多异性的丧失,空间特色不再。文章通过将自组织理论引入到古镇空间系统的研究中来,以科学的视角对福州嵩口古镇空间发展进行梳理。首先,对嵩口古镇的历史沿革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嵩口符合自组织耗散结构理论所具备的四个条件;接着在自组织突变论相关理论基础下,对古镇空间的产生、发展、繁荣到衰落的历史演化过程进行了解析;再者从协同学出发分析了古镇空间演变的内在动力和目前古镇景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古镇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嵩口及其他同类型传统聚落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福州地区8所寺庙中园林植物进行实地调研,设计问卷分别以寺庙内僧侣和游客为对象进行数据收集,探索宗教信仰对福州佛寺园林中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州佛寺园林植物景观总体评价一般,存在植物多样性偏低、植物层次结构单一、植物景观特色不明显等问题。最后分析僧侣和游客两类人群的不同需求,提出丰富植物种类,增加寺庙植物总量;补充相关植物品种,烘托佛教意境与场所文化;明确受众人群,打造合理植物景观空间布局;依据不同区域的景观功能特点提出植物配置模式及树种选择推荐等策略,以期能为未来福州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0.
作为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古代寺庙园林在其造园思想、设计特点等方面均有独特的韵味。作者在对福州佛教发展历史的总结和对现存的寺庙走访调查以及查阅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福州古代寺庙园林的分布位置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并初步总结福州古代寺庙园林在时间上的发展历程与空间上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