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1篇
  5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现状与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是猪呼吸道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据我中心多年统计能占全年发病数的60%以上。今冬将至,随着气候的变化,猪呼吸系统疾病将会日益增多。猪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症状以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病理剖检以不同类型和不同程  相似文献   
52.
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LTP5是从小麦中分离到的一个脂质转移蛋白编码基因。利用基因枪介导法将TaLTP5表达载体pA25-TaLTP5转入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扬麦18 (含抗白粉病基因Pm21)中, 旨在选育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对转基因小麦T0~T3代植株中引入TaLTP5基因进行分子检测和抗病性鉴定。PCR检测、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 外源TaLTP5基因已转入、整合到3个转基因小麦株系的基因组中, 并能稳定遗传; 荧光定量RT-PCR的分析以及全蚀病菌的接种与鉴定结果表明, 与受体小麦扬麦18相比, 这3个转基因小麦株系中TaLTP5表达量显著提高, 其对全蚀病的抗性也明显增强。对3个转基因株系的Pm21分子标记和白粉病抗性鉴定表明, 外源TaLTP5基因的导入没有影响受体小麦对白粉病抗性, 说明这些转基因株系为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  相似文献   
53.
针对蒙特卡洛方法分析果园作业平台工作空间存在边界不清、点浪费等问题,该研究采用D-H法建立了作业平台运动学模型,利用U形反正弦分布函数改进了蒙特卡洛方法,得到其工作空间点云图。考虑农机农艺融合和工作人员舒适度,分析了平台理想工作空间;采用网格化算法对改进前后生成的工作空间进行分析,改进后最底层与最顶层边界层面积分别增大180.70%和102.69%,表明边界清晰度明显提高;改进后在X、Y、Z三个方向的空间差异系数较改进前分别降低了6.92%、8.99%、2.64%。利用高速摄像机对平台参考点跟踪测试,平台参考点的实测值与计算值最大差值仅为6.2 mm;实际果园试验结果表明,平台参考点实际工作空间与可达工作空间在X、Y、Z方向最大值、最小值均值的差异系数分别为0.27%、0.76%和0.01%,改进方法有效。该研究为果园作业平台结构参数优化、智能控制和同类农业机械工作空间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4.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兽医实验室中进行动物疫病诊断和免疫监测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经常用到如鸡新城疫、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多种疫病的检测试验中。石家庄市各级兽医实验室每年春防、秋防后对鸡新城疫、禽流感等主要动物疫病均进行免疫抗体集中监测,以便准确掌握免疫质量。因此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鸡新城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血凝和血凝抑制试  相似文献   
55.
绿茶汤呈色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汤色的碧绿稳定是茶饮料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作者综述了有关对绿茶饮料的色泽有贡献的化合物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黄酮醇及苷、儿茶素的氧化产物,花青素和叶绿素;并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探讨了茶汤存放过程中,呈色物质的转化规律,旨在为茶饮料护色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56.
李钊 《山东饲料》2014,(9):195+237
我国泥石流灾害每年造成大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遥感技术在泥石流灾害的防灾减灾方面有其独特的应用。论文详细介绍应用于泥石流遥感技术的新成果,以及遥感技术在空间分析、形态机理研究、灾害风险评估区划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7.
58.
以95份玉米微核心种质和3份常用玉米转基因受体材料(A188、HiII和综31)组成的关联作图群体,对玉米再生相关候选基因ZmLEC1进行序列变异分析,并利用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策略揭示该基因与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关系,发掘提高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有益等位变异。结果表明,不同材料之间的幼胚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能力和再生能力有显著差异,其中粤267-1-1诱导的愈伤组织和国际上普遍利用的HiII极为相似,胚性愈伤组织率达到98.48%,可以用于幼胚的遗传转化。ZmLEC1基因多态性分析表明,在852 bp编码区内共发现33个SNPs和9个INDELs,LD衰减距离为300 bp (R2=0.1),ZmLEC1基因中4个多态性位点与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能力存在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59.
布 鲁 氏 菌 病 是 当 前 我 省 重 点 防 治 的 疫 病 之 一 ,作 为 防 治 工 作 重 要 手 段 的 检 测 工 作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目 前 , 我 省 一 直 采 用 的 血 清 学 虎 红 平 板 凝 集 试 验RBPT , 对 牛、 羊布 病 的检 测发 挥 着不 可 替 代 的作用 。 但 是 ,由 于 目 前 我 省 需 要 检 测 的 牛 、羊 数 量 大 、采 血 技 术 要 求 高 、采 血 技 术 人 员 匮 乏 ,使 平 板 凝集 试 验 在 大 面 积 的 奶 牛 布 病 检 测 中 显 得 步 履 艰难 。 为了 适应 当 前布 病 检 测 的形 势 ,避免 因 采 血难 而 带来 的诸 多 弊…  相似文献   
60.
为探讨吡唑醚菌酯对小麦不同生育期病害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tritici及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的室内抑制活性;通过种子发芽盒试验,测定了吡唑醚菌酯不同药种比包衣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菌土混合法,测定了5%吡唑醚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FS)对小麦纹枯病的盆栽防效;同时测定了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SC)对小麦白粉病、锈病及赤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纹枯病菌、根腐病菌、全蚀病菌和赤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404、5.862、0.193和1.372 mg/L。25℃条件下,5%吡唑醚菌酯FS不同药种比对济麦22鲜重及干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0℃下,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显示出一定的促进作用。5%吡唑醚菌酯FS苗后20 d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在74%以上,药种比1∶50时防效达99.02%;5%吡唑醚菌酯SC按3000 mL/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