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9篇
  29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了三类小麦材料粉质特性各参数间、地点间和年际间的变异特点以及各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粉质参数在品种间、地点间和年际间的变异大小都是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数等远大于评价值,而评价值又远大于吸水率;同一参数在不同品种间的变异大小也不尽相同;各品种的不同参数虽在年际间、地点间均有较大的变异系数,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大部分参数间的相关和回归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粉质性状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外因只起修饰性作用,大部分参数之间可以较可靠地相互预测。  相似文献   
42.
农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型特征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创新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本文以新型智能植保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优点的同时,对该智能植保机进行详细介绍,以加深人们对于该产品的了解。  相似文献   
43.
苏军委  李硕 《中国园艺文摘》2013,(9):143-144,154
随着师法自然的园林越来越受到追捧,园林微地形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植物配置在微地形的营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从园林微地形的概念、功能和不同类型微地形的植物配置作用、微地形各空间的植物配置等方面阐述微地形营造以及与植物配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通车里程逐年加大,然而高速公路的质量和后期的路面修补技术迟迟跟不上,因此提高高速公路路面的质量和后期修补技术是我国道路专业方面研究人员长期需要研究的方向,高聚物注浆技术的出现填补了国内修补高质量高速公路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45.
提出了一个关于计算公路公路网规划狭义总容量的理论及其应用模式,它是交通工程学中关于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概念在公路网上的推广与延伸。将交通量划分为区域内部流量和外部流量,并分别给予计算,最后,还对本理论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46.
园林施工项目全过程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工程项目包括从设计到养护等诸多阶段,园林施工及养护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整个项目的重中之重。主要介绍园林施工全过程管理,分析园林项目施工及养护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7.
48.
我国几种常用松毛虫防治方法综合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毛虫是林业有害生物中危害最大的害虫之一,全国每年发生面积约130万hm2以上。该文简要介绍了喷雾喷粉法、喷烟放烟法、生物防治等常用的松毛虫防治方法,并对其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松毛虫综合防治的策略,以期为松毛虫防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青胫性状受隐性伴性基因或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为探明培育品系W系青胫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分子基础,本研究首先选取W系黑羽青胫与洛岛红黄羽黄胫的成熟公、母鸡(1♂∶5♀)进行正反交试验,然后对后代中青、黄胫母雏各4只的胫部皮肤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正交后代有青胫293只(♂172只,♀121只),黄胫51只(♂20只,♀31只); 反交后代有青胫256只(♂156只,♀100只),黄胫73只(♂29只,♀44只),正或反交后代均有两种胫色,且青胫显著多于黄胫,表明W系青胫性状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将有胫色分离的杂交组合后代按胫色、羽色统计,青、黄胫个体分别为黑、黄羽,青、黄胫分离比符合1∶1(121∶117),因此青、黄胫性状或黑、黄羽性状可能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雏鸡的胫部皮肤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黑色素生成通路(P < 0.01),Mc1r基因和已知参与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如TyrTyrp1在青、黄胫皮肤中的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另外,一些尚无报道参与胫色形成的基因如Wnt16、Wnt3aFzd10等也存在极显著差异。青胫性状的形成除涉及显著富集的黑色素生成通路外,还涉及细胞外基质与受体信号、信号传导、细胞骨架与迁移、细胞黏附、鞘脂与糖脂代谢。综合遗传分析与转录组分析,本研究推定培育品系W系中的青胫性状受Mc1r基因控制,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青胫性状的形成涉及多个信号通路,这为青胫性状形成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李硕 《山东林业科技》2012,42(4):104-107
分别从舞毒蛾的生物生态学特性、防治方法等方面,归纳整理了前人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国内舞毒蛾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