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47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121篇
  74篇
综合类   394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209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在太行深山的阳城县磨滩村,随处可见“写生基地”、“家庭旅馆”等牌匾,青山崖石边点缀着写生的学生和观景的游人。如今,在阳城县像这样发“旅游财”农民已超过万人。  相似文献   
32.
为探索BMPR1A基因在不同生理时期(卵泡期和黄体期)和不同繁殖力(单羔组和多羔组)小尾寒羊组织表达特征及其多样性与小尾寒羊产羔数的关系,采用qPCR技术检测BMPR1A基因在小尾寒羊14种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同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BMPR1A基因3个SNPs位点在大群中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qPCR结果显示,BMPR1A在14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大脑、下丘脑和甲状腺组织高表达;BMPR1A在卵泡期和黄体期多羔组下丘脑和卵巢组织表达量均高于单羔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分型发现BMPR1A基因g.41128335AT和g.41127600CT位点在单、多羔绵羊品种间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达到显著水平。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3个SNPs在大多数绵羊品种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关联分析结果发现,3个SNPs多态性与小尾寒羊各胎产羔数均无显著相关,但g.41128335AT和g.41127598AG位点突变型产羔数基本上均高于野生型。以上结果初步表明,BMPR1A基因表达与小尾寒羊产羔数增加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但3个SNPs与小尾寒羊各胎产羔数均无显著关联,说明它们可能均不是影响BMPR1A基因功能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从作物系统分析入手,论述了作物模型和专家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关系,指出了基于作物模型的专家系统的功能优势,结构特点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武陵山区地处湖南省西北部,物种资源极为丰富.本文着重研究了其中已广泛应用于盆景制作以及有条件作为盆景材料的植物,并分别对其生物、生态特性以及盆景制作特性和野生桩胚成活率情况作了比较详细的调查.  相似文献   
35.
云南海峰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保护序位及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的高低代替专家赋值,分析云南海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结果显示:在评价项目层中气象类重要值最高,水文类次之,接下去依次为植物类、地质地貌、生产用地、生活建筑和动物类;各评价项目层中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因子分别为降水、地表径流、土壤、陆生植物、两栖类、蓄水池、防护林,其中降水、地表径流等水资源因子对湿地旅游资源的影响最为显著.根据研究结果,设计了几种不破坏景观资源的生态旅游活动,如观鸟旅游、观光农业旅游、民俗民居旅游、科考旅游和康体娱乐旅游等.  相似文献   
36.
为科学准确筛选氮高效水稻品种,同时进一步明确氮高效水稻品种筛选指标,设置了零氮(0 kg/hm2)、低氮(150 kg/hm2)、中氮(195 kg/hm2)、高氮(240 kg/hm2)4种氮肥处理,比较盐粳系列水稻在不同施氮水平下产量、氮肥利用率、氮素积累量、光合特性及叶片营养指标。结果表明,品种间,盐粳22、盐丰47的产量显著高于盐粳218,其他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盐丰47各生育时期氮积累总量不高,但成熟期氮素积累主要集中在穗部,氮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盐丰47氮吸收利用率不高,但氮生理利用率、氮素转运效率、氮收获指数最高,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高,具有较高的氮素利用能力、氮素转运能力以及将吸收的氮素转化为稻谷(产量)的能力。盐粳218各生育时期氮积累总量较高,氮吸收利用率高,但齐穗后氮素积累主要集中在茎叶部,氮生理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最低。结合产量、氮肥利用率、氮收获指数,盐丰47为氮高效水稻品种,盐粳218为氮低效品种,盐粳939、盐粳22、盐粳456、盐粳933为中间型品种。方差...  相似文献   
37.
为了鉴定ste20-like基因在黄曲霉生长、分生孢子形成、菌核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其侵染性,并比较其与ste20基因功能的差异,以A.flavus NRRL3357为研究对象,对两个基因进行相似度比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同源重组策略获得单基因缺失菌株Δste20Δste20-like和双基因缺失菌株ΔdoubleΔste20-like&ste20),并分析基因敲除对菌株生长、分生孢子形成、菌核形成、黄曲霉毒素B1(AFB1)生物合成和侵染功能的影响。应用pyrG的双向遗传筛选成功获得Δste20Δste20-likeΔdouble;与野生型相比,单基因缺失和双基因缺失突变株的生长速率、分生孢子量、菌核数量以及侵染能力都显著降低,在毒素合成方面,Δste20Δste20-likeΔdouble菌株分别降低约76%、93%和72%;突变株之间比较发现,ste20-like缺失对生长速率的影响大于ste20基因;突变株之间的分生孢子产生量无显著差异;Δste20无菌核产生而Δste20-like还有少量菌核产生;Δste20-like菌株产生的毒素显著低于Δste20Δdouble菌株。ste20-like基因正调控黄曲霉生长、分生孢子生成、菌核形成、AFB1生物合成,并影响黄曲霉分生孢子对粮油种子的侵染能力。与ste20基因功能相比,ste20-like基因在调控黄曲霉生长、毒素合成方面对菌株的影响方面较显著,而在菌核形成方面ste20的基因调控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38.
为探究滨海稻区粳稻稻谷产量和品质对氮素的响应及不同氮素水平下稻谷产量和品质的关系,进一步实现优质高产,以5个常规粳稻品种为试材,设置4个(0、150、195、240 kg/hm2)施氮水平,比较不同氮素水平下粳稻的产量和品质性状及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氮素水平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穗粒数、颖花数、穗数、千粒质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米饭的蒸煮食味评分受氮素水平、品种以及氮素和品种互作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影响程度表现为氮素水平>品种>两者互作.本试验条件下,水稻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在240 kg/hm2施氮水平下最高;米饭综合评分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150 kg/hm2氮肥水平下评分最高,在240 kg/hm2处理下评分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米饭的综合评分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产量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产量、综合分值与施氮量呈一元二次曲线关系,优质食味形成所需适宜施氮量要远低于高产适宜施氮量.氮肥的施用带来增产、改善加工品质的同时也使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变劣.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稻米生产,滨海稻区应进一步改良土壤,加强品质育种研究,选育食味品质对氮肥响应不敏感且稳定性高的品种,同时研发出既不降低产量又能提高食味的最佳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39.
针对以联合收获为主的北方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收获后薯石分离人工捡拾工作量大、清选效率低,且清选洁净率较低等问题,利用薯块和石块密度不同的特点,采用气力悬浮输送技术设计了马铃薯清选机气力悬浮薯石分离装置,并基于该装置研究了不同参数调整条件下的清选特性。利用高速气流悬浮与振动筛的摆动作用,发挥气力悬浮和振动筛分离的双重优势,使薯块与石块在运动过程中实现自动分离。试验表明:当气流速度为35m/s、筛面倾角为18°和曲柄角速度为30rad/s时,马铃薯选出率均值为96.71%,清选洁净率均值为98.34%,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马铃薯清选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40.
为挖掘TaSPX3基因在小麦抗叶锈病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前期对叶锈菌感染的小麦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的TaSPX3基因受到叶锈菌侵染诱导表达为依据,利用BSMV-VIGS系统沉默中国春和郑麦9023中的TaSPX3基因,利用qRT-PCR技术进一步分析小麦抗病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发现TaSPX3基因沉默后,小麦叶锈菌感染加重,降低了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同时,对侵染过程抗病相关基因转录检测发现,抗病相关基因PR2和CAT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本研究表明TaSPX3基因可能通过调控PR2和CAT基因的表达参与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