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窑洞养鸡利弊及应注意事项李新春(陕西省榆林高专畜牧系719000)霍乃兰(榆林地区牧研所)窑洞是陕北乃至整个黄土高原的主要民宅之一。近年来,随着笼养鸡的大发展,许多农户因陋就简利用闲置窑洞养鸡,效益很好。除了节省大量投资外,窑洞养鸡还具有以下优点:1...  相似文献   
12.
八正散治疗鸡痛风病李新春(河南省镇平县兽医站474250)(一)病因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过高,或钙含量偏高、钙磷比例失调;或含核蛋白和嘌呤碱丰富的饲料所占比例较高、维生素A缺乏;长期服用磺胺类、杆菌肽类药;或某些传染病,如法氏囊等引起肾功能损害者均能导致...  相似文献   
13.
相似优先比在品种评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龙岩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糯稻品种区试材料,采用相似优先比法,对各种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产量、米质等性状进行了综合考评,最后得出本区试的糯稻品种的名次等级,分析证明,采用这种统计方法,可以实现最优选择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奶牛腐蹄病是以蹄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发病率高达10%~60%,造成产奶量大幅度下降,消瘦,严重的淘汰,给奶牛养殖业带来经济巨大的损失。1病因主要是因饲养管理不当,如日粮配合不合理,如钙磷比例不当或供应不足,蛋白质或维生素缺乏等引起蹄角质发育  相似文献   
15.
1发病特点 奶牛焦虫病并发乳房炎,其主要临床特征是顽固性乳房炎。一般情况下焦虫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不表现临床症状或者症状较轻,不易被察觉。因此,该病与一般性乳房炎症状基本相同,易造成误诊误治,最后导致奶牛泌乳功能丧失而被淘汰,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热带植物红掌的生长特点,提出并开发以低功耗单片机MSP430为核心,利用GY-30光照传感器模块来监测环境光照,并利用LCD1602进行实时显示。该系统能长期监测、显示红掌生长环境的光照强度信息。  相似文献   
17.
选用二元杂交仔猪10窝,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8日龄时开始补饲,对照组自由采食,试验组在自由采食基础上,增加强制补饲至21日龄.结果表明,强制补饲可明显增加28日龄断奶仔猪断奶前的饲粮采食量:试验组(600.6±29.97)g,对照组(202.6±16.59)g(P<0.01);断奶前后日增重显著提高(P<0.01);断奶后仔猪腹泻频率显著降低:试验组(14.78±2.13)%,对照组(45.75±6.26)%(P<0.01);28日龄胃内pH值低于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内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5日龄时,试验组胃质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绒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外引进的苜蓿品种与本地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引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榆阳区气候特点和土壤类型种植的苜蓿新品种,筛选出的苜蓿品种叶片大,生长快,产草量高,可以逐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陕北白绒山羊是在杂交改良的基础上选育形成的一个绒肉兼用山羊新品种,主产区在陕西省榆林市的横山、靖边、神木、榆阳、定边等县(区)以及延安市的甘泉、宝塔、等县(区),陕北的其他地方亦有分布.陕北白绒山羊绒纤维品质良好,绒色洁白,手感柔软,纤维细长.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强朱鹮种群的人工繁殖能力和有效的保护这种濒危物种,2007年2月中下旬,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笼养的61只朱鹮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论为:(1)在朱鹮繁殖前期的日活动中,静栖约占55%,运动占15%,其次为取食12%、理羽10%和其他8%.(2) 朱鹮静栖的高峰时间在13:00~14:00;取食有2个较为明显的高峰,分别出现在9:00~10:00和14:00~15:00;运动的高峰在10:00~11:00;理羽的高峰在9:00~11:00;其他行为主要分布在10:00~12:00.(3)朱鹮的活动节律呈现上午强下午弱的趋势.(4)朱鹮繁殖前期交尾的高峰期在上午和下午,中午的交尾次数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