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丹旱糯3号是丹东农科院以矮秆的5057为母本,抗病、大穗的IR 26/早丰γ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出丹粳5号,由丹粳5号选出优良变异株。1999年~2003年,在各级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耐旱、米质优等特点,适于辽宁、河北等省旱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22.
丹旱稻4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旱稻室最新育成的旱稻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抗性、米质及栽培技术要点等,为在适宜地区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低温对水稻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实率在构成产量的四个主要因素中 ,一般是支配力量最强的一个因素 ,水稻的丰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结实率的高低。影响结实最普遍的外界条件是气温和光照。这里着重阐述一下气温对结实的影响。2 0 0 0年春天 ,我在海南省三亚市南繁育种 ,育种田位于三亚市荔枝沟镇东三亚市警备区农场附近 ,田间大部分材料结实不好 ,有的甚至不结实。如“选 2 87”结实特别差 ,每穗仅有 3~ 5粒 ,“F9” (丹粳 6号 /北农大旱稻 4号 )未结实。据三亚市 1 999年《南繁工作简报》报道 ,三亚市的最冷时段在 1月下旬 ,次冷期在 2月上旬 ,极端最低气温南部和西部…  相似文献   
24.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发展水稻生产中,改良品种是不断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总结分析了丹东地区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水稻育种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5.
为适应节能节水栽培,旱稻的播种面积在辽宁地区逐年扩大.旱稻田杂草危害严重,是阻碍旱稻发展的瓶颈所在.为此,将该地区近年常用的除草剂进行复配施用试验,得出用60%丁草胺乳剂300 ml/667m2+12%农思它乳剂300 ml/667m2+56%2甲4氯钠50 g/667m2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当杂草长到3~4 片叶时用30%丙草胺200 ml/667m2+60%丁草胺200 ml/667m2+稻农闲30 g/667m2进行茎叶处理,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26.
目前,水资源短缺正在日益恶化,而旱作水稻为北方和辽宁稻谷生产拓宽了节水新途径,特别是在低洼易涝地,与种植其它旱粮作物相比,更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明显增产效果;在旱粮作物为主的地区,对改变作物结构、改善人民生活、增加社会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依据育种目标,丹粳8号于1999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适于沈阳中南部、锦州、兴城、绥中、营口、大连、丹东及河北省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27.
简述了辽宁旱稻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丹东农科院通过籼粳亚种间杂交等途径选育成的耐旱、抗病、质优、高产、适应性强的丹粳系列旱稻新品种。并从水资源日益匮乏和低洼地土地资源条件分析,阐明了旱稻生产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8.
旱稻新品种丹粳 8号从出苗至成熟 1 30d,为中熟品种 ,在丹东及辽宁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 ,表现耐旱性强、抗稻瘟病、产量高 ,突出特点是米质优 ,适口性好。自1 999年由丹东农业科学院牵头 ,与凤城市、东港市、振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承担了丹东市科委下达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旱稻新品种丹粳 8号开发。通过三年来的实施改变了丹东地区无灌溉保证的水田“望天田”和低洼易涝地产量低下的现状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 应用与效益丹东地区种植旱稻有其诸多条件。本区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年降水在 80 0~ 1 2 0 0mm ,主要集中在 7~ 9月份 …  相似文献   
29.
30.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丹粳17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于1989年以02428为母本,5057//IR24/早丰γ为父本杂交,经混合与系统选育方法相结合选育而成。1990年,F1-33,秋天收获1个集团;1990年冬,海南F2-31,收获1个集团;1991年,F3-31,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