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2篇
  11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本文对河北省各地市农业产业化情况进行了量化研究,并分析了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有较大幅度增长、龙头经济组织带动生产基地取得明显进展、开拓市场力度加大,效果明显、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农业产业化项目农产品综合增值率不理想、生产基地规模偏小,主导产业不突出、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够、农产品的商品率低、科技含量低、各种形式的合作制有待进一步规范.最后,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22.
中国林蛙栖息生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选设调查样方 ,调查了中国林蛙在自然条件下的栖息生境及分布 ;确定了中国林蛙在吉林省的地理分布区和动物生态地理群。通过对中国林蛙在自然条件下生境选择的研究 ,确定了人工养殖林蛙的最适宜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223.
松花江三湖保护区鸟类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松花江三湖保护区进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表明,共有203种鸟分布,分别隶属于17目45科,其中,雁形目20科106种,占总数的52.22%;繁殖种类159种,占总数的78.33%;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6种;麻雀、金腰燕、田为优势种,文章还对在分布类型、区系组成等做了描述。  相似文献   
224.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会遭受不同逆境影响,导致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ight-harvesting chlorophyll-protein complex)主要影响植物光合效率,在植物适应环境胁迫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茶树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特性,从龙井43克隆获得编码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基因CsLhcb2,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序列特征、进化树、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其在4℃低温处理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sLhcb2开放阅读框为798 bp,共编码265个氨基酸;该基因含有典型的Chloroa-b-bind保守结构域;与15种植物的LHCB2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比对,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达91.32%。进化树分析显示,CsLHCB2与曼陀罗、东南景天、葡萄亲缘关系较近,与麻竹和毛竹亲缘关系较远。CsLHCB2分子量为28 662.77,理论等电点为5.69,属于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CsLHCB2主要定位在叶绿体中。荧光定量结果显示,CsLhcb2可能参与茶树低温胁迫的过程。常温处理条件下,一个光周期(24 ...  相似文献   
225.
本研究于2015年春季对天津大港滨海湿地海洋特别保护区11个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7门32种,其中节肢动物门10种,软体动物门9种,棘皮动物门5种,其它动物8种。各站位密度波动范围为20~19 610 ind/m~2,平均为1 872.27 ind/m~2,生物量范围为17.75~11 213.50g/m~2,平均为1 241.69 g/m~2;凸壳肌蛤(Musculus senhousei)为该保护区绝对优势种;调查区域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369,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平均为0.546,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为0.614,群落结构特征反映出天津大港滨海湿地海洋特别保护区的水质环境较差。  相似文献   
226.
基于Android手机系统的月季病虫害智能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鲜切花质量等级管理,确保种植户获得最大的利润,从方便种植户使用的角度出发,以月季鲜切花为例,提出了构建基于Android手机系统的月季病虫害智能诊断系统。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利用Android系统、SQLite数据库技术、聚类算法、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MATLAB平台等相关知识及技术进行系统的设计和手机APP的开发,实现了月季鲜切花从种苗种植到采摘的全过程,根据月季叶片、茎杆等出现的症状识别病害、虫害的名称,并得出治疗的方案。针对智能诊断系统进行现场测试,采用聚类分析算法在MATLAB平台上进行分析,提出对智能诊断系统改进的方案,实现智能化、便捷化的手机APP病虫害智能诊断系统,有效加强鲜切花种植管理的安全性及高效性,保障了种植户及鲜切花种植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227.
天椒19号是以自交系12-135为母本,以自交系12-17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加工型辣椒一代杂种。中熟,果实指形,老熟果深红色,果面光滑,果长17.5 cm,果肩宽2.85 cm,平均单果质量37.2 g;干椒产量360 kg · (667 m~2)~(-1)左右,色价15.2,可作为提取红色素的专用辣椒品种,适宜在甘肃省及气候条件相近的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228.
瘿蚊科是双翅目昆虫中的重要类群?本研究对瘿蚊科3种昆虫—麦红吸浆虫?菊花瘿蚊和食蚜瘿蚊的核糖体DNA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并对ITS-1在麦红吸浆虫4个地理种群中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从3种昆虫中获得的核糖体DNA序列包括:部分的18S rDNA(44 bp)?28S rDNA(37 bp), 全部的ITS-1(487~535 bp), 5.8S rDNA(121 bp)及ITS-2(336~352 bp)序列?3种昆虫ITS序列的碱基差异百分比在17.21%~29.59%之间, 共含有206个变异位点?ITS-1序列在麦红吸浆虫4个地理种群中比较保守, 只有4个变异位点, 单倍型多样性为0.311 7~0.796 5, 核苷酸多样性为0.000 6~0.002 2?本研究为今后瘿蚊科昆虫的分类鉴定?系统发育和遗传进化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9.
天津市设施菜地施肥现状及减施潜力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设施菜地存在施肥量过大、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对天津市设施菜地施肥现状调查,明确设施菜地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对天津市193个设施蔬菜地块施肥现状展开调查,明确设施菜地施肥特征,估算肥料总养分和化肥养分减施潜力。  【结果】  天津市日光温室平均养分施用总量为N 775.6 kg/hm2、P2O5 715.5 kg/hm2和K2O 524.9 kg/hm2,显著大于塑料大棚对应养分平均施用总量N 670.9 kg/hm2、P2O5 584.5 kg/hm2和K2O 425.3 kg/hm2 (P < 0.05)。有机肥是设施菜地养分的主要来源,对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N、P2O5和K2O各自施用总量的贡献均超过50%。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中,化肥对磷 (P2O5) 施用量的贡献分别为44.2%和48.8%。从养分施用方法看,N、P2O5和K2O基施比例日光温室分别为79.4%、80.2%和73.5%,塑料大棚分别为70.2%、78.2%和67.4%,P2O5基施比例大于N和K2O。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平均养分施用比例 (N∶P2O5∶K2O) 分别为1.00∶0.92∶0.69和1.00∶0.87∶0.63。相比推荐施肥量,天津市设施蔬菜N和P2O5普遍施用过量,甘蓝和白菜K2O投入不足。设施菜地总养分 (N + P2O5 + K2O) 减施潜力在31.5%~65.0%,化肥养分减施潜力在22.4%~66.6%。  【结论】  天津市设施菜地养分以基施为主,其中化肥基施比例偏高,追肥养分比例过低,养分总量过量施用现象普遍。设施菜地基施化肥和追肥中P2O5比例偏高,养分结构不合理。主要设施蔬菜中,茄子、番茄和芹菜的N和P2O5施用总量远超过各自推荐施肥量,化肥养分减施潜力较大,是设施蔬菜肥料减施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30.
研究花生荚果期涝害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可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基于田间试验,将夏花生荚果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3个时段,每个阶段设置0(对照)、3、5、7、9 d人工模拟淹水胁迫,研究了涝害对花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胁迫时间越早,胁迫日数越多,产量影响就越大,反之影响小,总体影响趋势排序为前期中期后期,9 d7 d5 d3 d;前期的9 d淹水胁迫使荚果产量、百果重、百仁重分别减少21.8%、16.2%和24.6%,中期9 d淹水胁迫分别减少15.7%、8.6%和14.2%;前、中期的地上生物量茎叶干重3、5 d淹水胁迫为正效应,平均增幅8%,7 d开始转为负效应;淹水胁迫可使子仁品质受到影响,影响程度排序为中期后期前期,水分、粗蛋白、油酸含量升高,含油量、亚油酸、棕榈酸含量降低,使得品质下降,水分和含油量随淹水日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余品质指标与淹水日数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