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抗茶树冰核细菌内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内生菌中进行了冰核细菌拮抗菌的筛选,得到菌株Y1,通过对菌株Y1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16βS rDNA序列测定和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菌株Y1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本研究获得了茶树内生拮抗菌株,明确了菌株Y1的种属,有利于冰核细菌生物防治的开展。  相似文献   
32.
菌寄生真菌的几丁质酶有很强的降解几丁质能力,在控制植物病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克隆和研究菌寄生真菌黄蓝状菌(Talaromyces flavus)几丁质酶基因(tfchi1),本研究根据真菌几丁质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扩增基因中间片段的简并引物,采用RT-PCR、3'-RACE及5+-TAIL的方法获得了该基因的DNA和mRNA序列(GenBank:GU361769,GU361770).tfchi1长为2 561 bp,具有6个内含子,长度分别为129、78、68、65、53和59 bp,包含1 194bp的ORF,编码一个由39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推导的tfchi1氨基酸序列以及蛋白质结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典型的几丁质酶催化区保守序列SXGGW和DGXDXDWE,属于糖苷水解酶18家族几丁质酶,与柄篮状菌(Talaromyces stipitatus ATCC 10500)几丁质酶(XP_00248036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6%,分子量为43.47kD,等电点为4.97.该蛋白无信号肽序列,有15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Tfchi1的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和α-螺旋为蛋白的主要结构元件,三级结构中有(α/β)8的圆桶形结构.tfchi1转化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 115,酵母工程菌可分泌具几丁质酶活性的表达产物,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与理论值相符.结果说明,本研究已从T.flavus中正确克隆了1个糖苷水解酶18家族几丁质酶基因.  相似文献   
33.
 利用聚酰胺薄膜层析技术研究了不同抗感SCN的大豆品种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低分子肽类物质。结果表明:大豆根分泌物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类物质及谷胱甘肽等低分子肽类物质;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 大豆根的分泌活动增强, 根分泌物中氨基酸/低分子肽类物质增多;苗期大豆根分泌物中氨基酸/低分子肽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随苗龄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运用SPSS软件对层析图谱进行聚类和相似性分析, 结果为出苗5和11 d, 各个品种根分泌物层析图谱差异显著, 其中Franklin和辽豆10的图谱相似, 5和11 d时, r分别为0.6683**和0.7581**(P=0.01), 且二者均为苗期线虫侵入型品种。因此, 以Franklin或辽豆10根分泌物层析图谱荧光点作参照, 聚酰胺薄膜层析法可检测大豆苗期是否抗线虫侵入。  相似文献   
34.
 插入突变是研究和分离生物功能基因的重要技术手段,即通过将外源标记基因随即插入生物基因组创建突变体,再利用"质粒拯救"、TAIL-PCR或Reverse-PCR等技术来克隆突变基因。  相似文献   
35.
串珠镰刀菌细胞壁多糖激活寄生菌纤细齿梗孢的孢子萌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碱抽提法从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菌丝细胞壁得到多糖粗提物。该多糖提取物可以激活寄生于串珠镰刀菌上的活体寄生真菌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的孢子萌发,多糖浓度为0.2 mg/m L时,萌发率达80.5%。纤细齿梗孢的孢子仅在存在该多糖提取物的条件下才能萌发,在马铃薯-葡萄糖或葡萄糖-酵母液体培养基上不能萌发,一些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不能促使其萌发,光也不影响萌发。纤细齿梗孢孢子萌发最适p H是7.0,最适温度25℃。结果表明,串珠镰刀菌菌丝细胞壁多糖可能在激活纤细齿梗孢孢子萌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37.
38.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EC1.15.1.1)是生物体中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害的关键保护酶之一,SOD活性的提高可以增加植物对各种不良环境的适应和耐受能力。本研究将一个源自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 thermophilum,Ct)的Cu/Zn-SOD基因Ct SOD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转入水稻,转基因植株的SOD活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对转基因植株分别接种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以及纹枯病的病原,发现过量表达Ct SOD能够显著提高转基因植株对3种病害的抗性。这种对多种病害具有抗性的单个基因在植物抗病育种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Alternaria alternata菌丝细胞壁凝集素的纯化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ternaria alternata是接触性活体营养菌寄生真菌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的寄主真菌之一,该寄生过程中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的识别机制未见报道。本文分离、纯化了A.alternata菌丝细胞壁上的一种参与识别作用的特异性蛋白——凝集素,并对其特性以及在菌寄生过程中的作用做了初步研究,粗提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crylS 100分子筛层析等步骤便可获得凝胶电泳均一的凝集素AAL,经凝胶过滤层析法测得分子量为37.2kDa,经糖染色鉴定为一种糖蛋白。孢子凝集试验表明,AAL对O.tenellum的孢子具有极强的凝集力,在含量为3 325μg/mL时,30min内90%的O.tenellum孢子发生凝集作用,对照(不含AAL的缓冲液)凝集力则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说明AAL在A.alternata细胞壁蛋白抽提液和O.tenellum的孢子吸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能起识别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陕西省链格孢属的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