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5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3篇
  9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51.
生防芽胞杆菌脂肽抗生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生防芽胞杆菌脂肽抗生素的类群、特性,脂肽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基因工程研究以及脂肽抗生素的分离纯化、鉴定进行了概述。最后对该类抗生素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2.
为建立免耕栽培模式下油菜菌核病的早期预测模型,通过巢式PCR法检测湖北省前茬分别为棉花和水稻的2种免耕油菜田花朵带菌率,结合田间调查分析茎秆菌核病发生率与病害主要流行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免耕油菜田花期菌核病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2009—2012年棉花-油菜田花朵带菌率在同期比水稻-油菜田高,前者花朵带菌率为2.0%~58.2%,后者为0~41.0%。花朵带菌率、子囊盘密度和叶发病率对茎秆发病起主要作用,降雨量和温度作用次之;建立的棉花-油菜和水稻-油菜2种免耕类型田病害预测模型分别为:y=0.261x_1+4.89x_2+0.323x_3+0.32x_4+0.457x_5-9.438,y=0.361x_1+5.824x_2+0.323x_3+0.809x_4+0.333x_5-12.608;且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均具有较高的拟合度。表明在花期获得的花朵带菌率、子囊盘密度、叶发病率、降雨量及气温数据,经病害模拟方程可预测当年油菜菌核病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253.
以油菜内生真菌黄柄曲霉CanS-34A为研究材料,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离体叶片法及盆栽试验等试验探究CanS-34A的抑菌谱以及对核盘菌的拮抗效果。结果表明:CanS-34A对供试的16种真菌均有抑菌作用,且对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三叶草核盘菌(S.trifoliorum)、小核盘菌(S.minor)的抑菌率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菌;3种供试的细菌没有被抑制,且均属于G~-。CanS-34A在PDB中发酵6d,发酵滤液pH上升至7.3,抑菌效果达到最高。培养基中2%(V/V)的发酵滤液对核盘菌的抑菌率达60%。在离体及活体油菜叶片表面涂抹CanS-34A发酵滤液均能有效抑制核盘菌的生长,可有效防治油菜菌核病,表明黄柄曲霉CanS-34A可作为油菜菌核病的生防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254.
本研究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土著植物一枝黄花为供体材料,并以小麦为受体植物,分析两种供体的浸提培养液对小麦生理生化及其根尖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对照一枝黄花的浸提培养液中麦苗的生长受到抑制,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增强,根尖结构受破坏,导致麦苗根系活力减弱,对N、P、K的吸收能力下降,并最终使得麦苗鲜干重减少。其中具化感作用潜力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浸提培养液对小麦生理生化和根尖显微结构的影响程度较一枝黄花大。  相似文献   
255.
核盘菌中dsRNA种类及其与致病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源于我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一块茄子田的14个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株及其中1个菌株Ep-1PNA5的2个衍生菌株的致病力和菌丝中的双链RNA(dsRNA)进行了分析。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上对5个弱致病型核盘菌菌株(Ep-1PD、Ep-1PI、Ep-1PL、Ep-1PM、Ep-1PN)异常性状(菌丝生长慢,且异常分枝)的传染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离体油菜叶片上,16个供试核盘菌菌株中,7个属于强致病类型,7个属于弱致病类型,2个属于中等致病类型。从10个核盘菌菌株的菌丝中检测到dsRNA因子,并可分成3类dsRNA电泳谱型。第一类dsRNA谱型只含有7.4kb大小的dsRNA分子,3个强致病型核盘菌菌株属于这种谱型;第二类dsRNA谱型含有2种dsRNA分子,大小分别为6.4kb和7.4kb。6个弱致病型菌株属于这种谱型;第三类dsRNA谱型只含有6.4kb大小的dsRNA分子。1个弱致病类型菌株属于这种谱型。从另外6个核盘菌菌株的菌丝中没有检测到任何dsRNA因子,其中4个菌株属于强致病型菌株,2个菌株属于中等致病型。可见,6.4kb大小的dsRNA因子与核盘菌弱致病性状密切相关。5个弱致病型核盘菌菌株(Ep-1PD、Ep-1PI、Ep-1PL、Ep-1PM、Ep-1PN)的异常性状可以通过菌丝接触传染给一些强致病型核盘菌菌株,使其菌丝生长变慢及分枝异常。结果还表明:这些弱致病型核盘菌异常性状的传染具有菌株特异性。  相似文献   
256.
作物菌核病病原——核盘菌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研究了引起多种经济作物菌核病的病原——核盘菌在培养特性及重要生物学特性上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57.
为加快云南省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审定推广,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主持开展了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自主区域试验,在云南省设 7 个试验点的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水平条件下,比较参试品种抗逆性、品质、利用价值及平均产量。2 年区域试验表明大玉糯 11 号每 hm2 去苞叶鲜果穗平均产量 14503.5kg,较对照石糯 2 号增产 18.2%,增产点率 100%,外观品质及蒸煮品质等级为 2 级;大玉糯 12 号去苞叶鲜果穗产量 14982.0kg,较对照石糯 2 号增产 22.1%,增产点率 100%,外观品质及蒸煮品质等级为 1级。 2022 年生产试验大玉糯 11 号较对照石糯 2 号增产 19.5%,大玉糯 12 号较对照石糯 2 号增产 23.9%。综合 2021-2022 年区域试验及 2022 年生产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大玉糯 11 号、大玉糯 12 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 912~2120m 的鲜食玉米产区或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5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养殖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规模化饲养经营发展迅速,许多地区将畜禽养殖业集中规划,统一管理,逐步建立起专业化的畜禽养殖小区.  相似文献   
259.
羊口疮疾病在羊群当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当机体感染此类疾病后,在鼻子、舌头以及乳腺当中会出现大量的水泡现象,若不能及时针对患病机体进行治疗,则会扩大疫病的传播规模,进而给羊群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也会降低羊群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羊口疮疾病还会诱发其他相关疾病,因此应当加强对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60.
羊的人工授精是养羊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推广技术,即人工采取公羊的精液,通过外观及显微镜进行品质检查,并对精液稀释处理后,用输精器械将精液适时输入发情母羊生殖道内,促使母羊受胎的配种方法。该技术是培育优良品种以及科学高效利用种公羊杂交生产商品肉羊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实施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改变部分养羊户独自饲养多只公羊的生产模式,通过实施人工授精集中对母羊群体同期授精,可减少公羊数量、提高优良品种覆盖范围,提高养羊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