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2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根据生态学原理,结合西咸丰渭新区的的自然现状和发展规划,分析并提出了恢复西咸沣渭开发区乡土生物多样性及建立鸟类生态廊岛的意义、可行性和实施战略。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NAA,IBA和KT 3种组织培养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溶液中的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水溶液中长期保存均易造成分解,其母液可准确使用的保存时间为不超过10 d;温度和光照条件对NAA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在需要较长时间保存使用时,IBA母液必须遮光保存,KT母液必须低温遮光保存;以95%酒精为溶剂可以大大提高KT和IBA在母液中的稳定性,对于需要较长时间保存使用的KT和IBA母液应以95%的酒精为溶剂配制.  相似文献   
33.
杂种马褂木无性系随机扩增多态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31个杂种马褂木无性系的研究结果表明,23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28条谱带,其中76条(59.38%)谱带在无性系间呈多态性,无性系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813,最大为0.3522,这说明无性系间的遗传多态性相对较小,从而认为在今后杂交工作中应注意扩大亲本的遗传基础。聚类分析的结果证明RAPD指纹图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无性系间的亲缘关系,因此,可用于谱系分析。利用所构建的RAPD指纹图谱成功地对各无性系进行了区分,这对于无性系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通过扫描电镜观测了松属6个树种的花粉形态,运用数据统计和图片分析的方法对花粉形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松属6个树种的花粉大小变动范围为 48.22~55.05 μm,均属于两气囊松型花粉;花粉体近极面与气囊过渡明显,形成帽沿;萌发沟位于花粉体远极面两气囊之间,呈现沟痕的形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柴松应被归为油松变种的范畴。根据花粉体表面纹饰和疣状颗粒的分布情况,松属6个树种进化演替规律是油松、黑皮油松、扫帚油松、柴松→马尾松→巴山松。  相似文献   
35.
以花椒试管苗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对花椒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影响,并以多次继代得到的疏松、活性高的愈伤组织建立花椒细胞悬浮系。结果表明:花椒愈伤组织最适继代培养基为MS+2,4-D 1.0mg·L~(-1)+6-BA 0.5mg·L~(-1)+蔗糖30g·L~(-1)+琼脂6g·L~(-1);花椒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MS+2,4-D 1.0mg·L~(-1)+6-BA 1.0mg·L~(-1)+葡萄糖30g·L~(-1),接种量0.05g·mL~(-1),摇床转速110r·min~(-1),25℃暗培养,该条件下悬浮细胞生长良好,最大生长量为4.52g;花椒悬浮细胞生长呈"S"型曲线,最适继代周期为16d。  相似文献   
36.
活性炭对组织培养中几种植物激素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活性炭对IAA、KT和2,4-D 3种植物激素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活性炭对IAA和KT的吸附能力远远大于对2,4-D的吸附能力;不同粒级活性炭对3种激素的吸附能力均差别不大;当震荡时间超过12 h时活性炭对3种激素的吸附量均明显增加。在试验范围内,IAA、KT和2,4-D 3种激素的被吸附量均与活性炭用量呈显著线性相关。MS培养基成分、植物激素及活性炭添加的先后顺序与激素的被吸附量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7.
RAPD标记在鹅掌楸属中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掌楸属(Liriodendron)种间杂种在生长和适应性上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因而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王章荣,1997).根据鹅掌楸的生物学特性(尹增芳等,1995),从叶培忠教授早期的杂交工作开始,生产上一直沿用不套袋授粉技术,虽然理论分析证明这种授粉技术的花粉污染率在1%以下(Houston et al.,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杜仲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论述了杜仲遗传多样性保存的意义和途径,分析了杜仲育种的多目标特征和主要育种方法,并针对杜仲育种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39.
观赏与药用杜仲无性系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仲(Eucommia ulmoides)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不仅是名贵的中药材和提取天然橡胶的工业原料,也是重要的绿化和水土保持树种(张康健等,1997).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杜仲花粉的形态、萌发及贮藏特性,以期有效地开展杜仲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工作。【方法】以不同方式收集、不同含水率及不同温度下贮藏的各种杜仲花粉为试材,采用培养基法进行花粉萌发试验,利用电镜扫描技术对花粉萌发过程中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研究了培养基中蔗糖质量浓度、琼脂含量与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对杜仲花粉萌发的影响,以及贮藏时间、贮藏温度与花粉含水率等因素对花粉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干燥的杜仲花粉粒呈长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卵形,极面观为三角形,极轴长32~38μm,赤道轴长20~22μm,远极面有3个复合萌发沟,在花粉萌发过程中只有一个萌发沟中生长的花粉管延伸;杜仲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含100 g/L(新鲜花粉)或200 g/L(干燥贮藏花粉)蔗糖和5 g/L琼脂,于25℃下培养;贮藏期不同的杜仲花粉,其最佳萌发培养时间有差异;树体成熟花粉与室内水培花枝成熟花粉,在贮藏和萌发性方面无明显差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杜仲花粉的生活力下降,含水率6%的花粉在4℃下的有效贮藏期限为6个月;4~-20℃的低温有利于杜仲花粉贮藏;杜仲花粉贮藏的适宜含水率为6%。【结论】杜仲花粉最适的贮藏温度是4~-20℃,含水率为6%左右,采集即将成熟花枝水培是获得杜仲花粉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