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1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43篇
  17篇
综合类   212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黄河滩区——绿色大豆生产基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大豆标准是由农业部发布的绿色食品标准的一部分。绿色大豆标准分为AA级和A级。AA级绿色大豆标准要求 ,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和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 ,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 ,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A级绿色大豆标准要求 ,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 ,并积极采用生物和物理方法。农药可用无公害生物农药 ,也可用少量如菊酯…  相似文献   
92.
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Essex×ZDD2315的P1、P2、F1、BC1F3为材料,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机制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豆脂肪含量受2对加性互补主基因 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16.23%,多基因遗传率为53.49%;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均为3对主基因 多基因遗传模型,其中均有2对主基因效应为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1.63%,91.51%和91.59%,棕榈酸多基因遗传率为14.78%,硬脂酸和亚油酸未估计出多基因遗传率;油酸为3对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其中2对主基因效应为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为74.66%;亚麻酸为2对等加性主基因 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1.98%,多基因遗传率为24.17%.相关分析结果,棕榈酸、亚麻酸与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0.272、-0.325);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0.833、-0.604);亚油酸和亚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0.287);棕榈酸与油酸亚油酸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0.255和-0.211);硬脂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0.310).因此,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涉及到主效基因和多基因,脂肪及亚麻酸含量的主基因遗传率较低,其它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均在70%以上,改善脂肪含量要注重多基因的积累,改善脂肪酸组分可着重在主基因的利用,提高脂肪含量与改善脂肪酸组分无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93.
特早熟玉米叶片生长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种植株密度、三种氮肥水平条件下特早熟玉米出叶速度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特早熟玉米出叶速度主要受品种特性影响;三种密度下的出叶速度相差不大;三种氮肥水平下450 kg.hm-2的处理其出叶速度最快。特早熟玉米的出叶速度表现为上部和基部较快,中部较慢。试验表明:6万株.hm-2和450 kg.hm-2的组合是比较合适的组合,有利于特早熟玉米叶片的生长。  相似文献   
94.
发展城乡绿化事业,抓好生态环境建设是蔡力峰同志的主要行政理念之一,他无论是任益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还是任娄底市委书记,都非常重视城乡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在益阳任市长期间,益阳的城乡绿化在他的主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并成为了全国有名的毛竹之乡。2003年调任娄底市委书记以来,他依然高度重视城乡绿化建设。近几年来,抓城乡绿化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大幅增加,效果非常显著。到目前,娄底市城区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分别达到1281公顷和1378公顷,  相似文献   
95.
大豆籽粒维生素E含量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E(VE)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因子。大豆籽粒富含VE,是人类重要的VE来源之一。为了研究生态因子对大豆籽粒中VE含量的影响,2001—200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主产区的5个试点,以豫豆25为材料分13期播种,将109个大豆样本籽粒的VE含量与气象、土壤养分和海拔等33个生态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诸样本VE总量的变异范围为500.99~2353.68 µg g-1。逐步回归筛选出9个生态因子与大豆VE含量显著相关。与VE含量呈负相关的因子有幼苗期(P<0.01)、分枝期(P<0.001)和花荚期(P<0.001)降水、花荚期昼夜温差(P<0.05)、鼓粒成熟期日照(P<0.001)及土壤速效氮含量(P<0.001);与VE含量呈正相关的因子有:土壤磷含量(P<0.001)和海拔(P<0.001)。另外,VE含量与花荚期日照呈正相关(P<0.001),与花荚期日照的平方呈负相关(P<0.01)。这些结果对高VE含量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是我国大豆的全国性主要病害之一。1号和4号生理小种是黄淮地区的优势小种。以Essex×ZDD2315、Peking×ZDD2315、PI88788×ZDD2226、Peking×ZDD2226的P1、P2、F1、BC1F2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对胞囊线虫1号和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ZDD2315、ZDD2226对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受主效基因控制,未发现多基因效应,且与Peking存在相同的抗病基因;抗性遗传表现组合特异性,Essex×ZDD2315组合为3对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72.02%,PI88788×ZDD2226组合为2对显性上位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62.33%。对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为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ssex×ZDD2315、Peking×ZDD2315、PI88788×ZDD2226等3个组合为3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7.76%、72.46%和53.2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4.48%、21.31%和35.77%;Peking×ZDD2226表现为2对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45.40%。抗性基因表现为隐性,育种上可以在早代选择。培育多抗品种应以抗4号生理小种为主要目标进行基因聚合。  相似文献   
97.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简称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对各品种的雏鸭均有易感性,主要感染5周龄以内的雏鸭,尤以2周龄以内的雏鸭最易感,表现为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常在出现角弓反张症状后死亡,主要病变特征为肝脏肿大和出血。该病常给养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999年11月长沙市某鸭场饲养的1服500只雏番鸭突然发病,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番鸭病毒性肝炎。现就该病的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1999年11月长沙市某鸭场饲养的1 500只雏番…  相似文献   
98.
樟树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中重要组成树种之一,它的根、 茎、 叶含有精油,广泛应用于医药、 日用化工、 香精香料、 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天然芳樟醇主要来源于芳樟醇型樟树(芳樟).当前芳樟采用矮林栽培,割去枝叶提取精油,大量枝叶被带走会导致土壤肥力衰退.为芳樟矮林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4年生芳樟矮林为材...  相似文献   
99.
核桃园生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多数核桃园现在仍然采用清耕制,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地温变幅大,并且每年除草3~4次,用工量在果园全年管理中占有较大比重,或每年多次使用除草剂,对果园的土壤污染非常严重.2004~2005年作者在南西焦试验园,采用行间自然生草,株间留出1m营养带,中耕除草,行间生草长到50~80cm刈割复盖树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明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与含笑M. figo和紫花含笑M. crassipes的杂交亲和性。【方法】以金叶含笑与含笑和紫花含笑作正反交授粉,于授粉2 h、4 h、6 h、8 h、10 h、12 h、1 d、2 d、4 d、6 d、8 d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花粉管的生长情况。同时展开金叶含笑与含笑和紫花含笑的正反交杂交试验,统计结实情况。【结果】(1)金叶含笑与含笑正反交的坐果率分别为75.0%和78.8%;(2)金叶含笑×紫花含笑坐果率(80.0%)显著高于紫花含笑×金叶含笑坐果率(6.7%);(3)含笑×金叶含笑花粉萌发较紫花含笑×金叶含笑晚2 h,花粉管在生长速度上无明显差异,均在8 d时进入胚珠;(4)以金叶含笑作母本的组合无明显杂交障碍,花粉管均在2~6 d内进入胚珠,种实发育良好;(5)含笑×金叶含笑存在花粉管在柱头表面杂乱生长、花粉管内部和先端有胼胝质堆积、花柱道细胞及间隙有大量胼胝质堆积等受精前障碍,虽不影响坐果,但对结籽有影响;(6)紫花含笑×金叶含笑存在受精前障碍和受精后障碍,受精前障碍包括花粉在柱头表面未萌发、花粉管在柱头表面盘旋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