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39篇
  16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朱伟 《湖南农机》2011,(11):16-17
农机是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几年各地区农机部门开展了以推广新机具、新技术、科技承包以及机械施肥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兴农工作,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2.
水稻种质谷壳裂颖率差异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水稻种质谷壳裂颖率的差异,对种质库中1 017份籼粳品种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水稻品种裂颖率的分布.调查结果表明: 裂颖率>16%的群体中,籼粳稻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15.4%、10.7%;裂颖率在7%~16%的群体中,籼、粳稻所占比例分别为14.2%、36.7%,粳稻所占比例较大;裂颖率3%~7%的群体中,籼、粳稻所占比例分别为33.1%、16.0%,籼稻所占比例较大;裂颖率在1%~3%的较低群体中,籼、粳稻所占比例分别为23.7%、24.5%;裂颖率<1%群体中,籼、粳稻所占比例分别为13.7%、12.2%,所占比例较小.在同一亚种内,籼稻裂颖率最高81.9%,最低为0.1%;粳稻裂颖率最高98.1%,最低为0.13%;裂颖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3.
<正> 绥宁县是湖南省的一个重点林区县,境内能源单一,除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尚未开发的水电资源外,无其它能源资源。林区人民沿袭祖辈古老的取能方式上山砍樵。据调查,全县年耗薪炭柴545675吨,按50%的正  相似文献   
114.
杜邦超快40%可湿粉对野蚕越冬卵毒杀作用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  徐锦松 《江苏蚕业》2006,28(2):54-55
<正>多年来,化学农药一直作为防治桑树鳞翅目害虫幼虫期快速高效的好方法。但是由于夏秋季桑树害虫种类多、繁殖快,农药对幼虫期防治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连续多次使用同一种农药加速抗性的产生,使蚕农打药浓度越来越高,不仅增加了成本, 而且对环境污染越发加重。同时,由于桑树害虫发生时间与家蚕发种时间同步,多次连续打药容易造  相似文献   
115.
朱伟 《种子世界》2005,(2):20-20
根据农作物原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GB/T3543.1~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国家、各省和行业等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建立适合本地的种子质量监控系统,为今后的种子质量生产、加工得以科学、规范、持续、有效地发展,为种子质量监控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6.
基于各省(市、区)灌溉水利用率的动态变化,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我国不同分区区域灌溉水利用率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大分区不同灌区平均灌溉水利用率均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GDP)的显著影响.此外,区域平均灌溉水利用率在华北地区受纯井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的显著影响,东北地区受小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的显著影响,东南地区受大型自流灌区毛用水量的显著影响,中部地区受纯井灌区及小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的影响,西南地区受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的显著影响,西北地区纯井灌区有效总灌溉面积显著影响该地区平均灌溉水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7.
非洲种质在黄淮海的改良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4个非洲种质和4个常用种质组配的16个组合的玉米穗部性状、抗病性及病害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坦桑尼亚种质ZB903所配制的组合产量表现较稳定,综合抗病性强,在抗病育种中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埃塞俄比亚种质与黄改系种质选育的CM07组配的组合产量最高、百粒重大、穗行数多,对产量影响最严重的茎基腐病表现达高抗水平。直接利用非洲种质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与黄改系种质杂交选育的自交系可在黄淮海重点利用。瑞德×(塘四平头+非洲种质)是黄淮海利用该种质比较理想的杂种优势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8.
在我国农家品种中白粉病抗源很少,其中红蜷芒、蚂蚱麦和小白冬麦经多处鉴定,高抗白粉病。在南京条件下经多年鉴定,无论苗期或成株期均抗白粉病。先后用这3个农家种分别与感病品种及含有已知抗病基因的抗源进行杂交,对其杂种后代进行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证明这3个农家种各含有1对显性抗病基因,经测位杂交分析,其所含抗性基因与现有已知的Pm_2,Pm_6和Pm_8抗病基因不同。  相似文献   
119.
水稻显性矮秆新基因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APD标记对中粳水稻新品种突变体Y98149中鉴定出的显性矮秆新基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50对随机引物中,两对引物SAl530和SB930在亲本和近等基因池(均由10个高秆或矮秆植株组成)之间表现出多态性。用这两对引物对高秆和矮秆的F2群体的300个单株进行连锁分析,表明SAl530和SB930与新矮秆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15.3cM和9.3cM,两个RAPD标记位于同一侧。  相似文献   
120.
小麦品种对灌浆期水渍和高温的不同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种温湿度组合的处理研究了小麦品种对灌浆期湿热逆境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高温和水渍对百粒重均有显著影响,品种对湿热逆境的反应差异明显.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品种间耐湿性不同所致,并通过影响有效灌浆期持续时间得以表现.因此,通过选择在湿热条件下粒重稳定、光合器官功能期维持时间长等特性,从小麦种质资源中鉴定对高温水渍反应较不敏感的基因型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