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以珠三角6个居住区的12个景观单元为研究单位,分别采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和灰色关联度(Grey Correlation)法分析评价其植物景观。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评价排序有良好的一致性,论证了两种评价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总结出7种珠三角城镇居住区植物配置优化模式,得出城镇居住区乔木(株)、灌木(株)、地被(草坪)(m2)、绿地面积(m2)的比例约为1:7:22:30,为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水涝胁迫对4种姜科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春秋姜黄(Curcuma attenuate)、红球姜(Zingiber zerumbet)、花叶山姜(Alpinia pumila)和益智(Alpinia oxyphylla)4种姜科植物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在不同水涝胁迫处理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涝胁迫程度的增加,4种姜科植物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花叶山姜Fv/Fm、Y(Ⅱ)、q P、ETR降幅均为最小,NPQ增幅最大;春秋姜黄Fv/Fm、Y(Ⅱ)、q P的降幅基本均为最大。综合比较4种姜科植物在水涝胁迫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形态变化,得出花叶山姜耐涝性最好,春秋姜黄耐涝性最差。  相似文献   
33.
笔者以8成熟‘日升’木瓜果实为材料,研究经1-MCP(1μL·L~(-1))处理,发生"橡皮化"的果实在不同贮藏时间(10,20,30 d),用0.5 g·L~(-1)乙烯利溶液处理,其贮藏品质及软化等相关生理影响。结果表明,与1-MCP处理相比,不同时间的外源乙烯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果实硬度下降,促进果肉中果胶的降解,这与外源乙烯处理促进了果实内切-1,4-木聚糖酶、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有重要关系;而果实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增加与贮藏期果实水分丢失关系密切。综合3种时间外源乙烯处理对各指标的影响,1-MCP+(20d)ETH处理对果实"橡皮化"现象的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4.
韭菜水提液对甘蓝枯萎病菌抑制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抑菌测定和盆栽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韭菜水提液对甘蓝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的抑制作用和盆栽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韭菜水提液对甘蓝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以及孢子萌发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韭菜水提液浓度为0.75g·m L~(-1)时,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100%;当韭菜水提液浓度为0.25g·mL~(-1),处理20h后观察,孢子萌发抑制率达95.47%;在盆栽试验中,基质中加入韭菜水提液浓度为0.086g·g~(-1)接种15d后,甘蓝枯萎病的防治效率可达40%,甘蓝死亡率下降27%。  相似文献   
35.
为了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姜科植物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益智Alpinia oxyphylla、花叶山姜A.pumila、红柄郁金Curcuma rubescens和花叶艳山姜A. zerumbet ‘Variegata’4种姜科植物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遮光处理下测定姜科植物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非光化学淬灭NPQ、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种姜科植物的耐阴性为花叶山姜>花叶艳山姜>益智>红柄郁金。  相似文献   
36.
广州地区适合雨水花园应用的植物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已有基础资料对广州地区13处海绵型绿地开展现状调查.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建立雨水花园植物评价体系.结果表明:耐涝性、污染吸附净化能力、抗旱性、对雨水的截流作用和绿化美化特性5个指标对雨水花园植物选择具有重要影响;74种应用较多的植物可分为4个等级,其中落羽杉、黄金榕、鸢尾等13种为1级,是广州地区雨水...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山典型景区实地调查后得知其应用的植物种类,并深入分析了植物造景方式。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白云山典型景区植物造景的4个特点:空间多元、有效组合;色彩丰富、季相有别;新优种类、大胆应用;特色群落、地域风情。研究结果可为华南地区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8.
以海南主栽芒果品种"贵妃"芒果树为试材,研究采前喷洒不同浓度(0.3、0.5、1.0、2.0、3.0、4.0 g/L)的赤霉素(GA3)对采后芒果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采前GA3处理均能够延缓采后果实a*值的上升,抑制叶绿素的降解和类胡萝卜素及花青素的积累,降低叶绿素酶(chlorophyllase)、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并推迟酶活性高峰的出现,但采前高浓度(4.0 g/L)GA3处理会使"贵妃"芒果至果实完熟时仍不能完全转色,对外观品质具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为探究野牡丹的耐旱能力,以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D.Don)为材料,采用盆栽模拟干旱的方法,持续干旱12 d后复水处理,分别在干旱第3、6、9、12天测量数据,以干旱0 d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及复水后野牡丹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不断增加,植物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以及蒸腾速率(Tr)降低,水分利用效率(WUE)先上升后下降;植物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有所上升,各项指标经过复水处理后均能恢复到干旱第3天水平。从野牡丹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随不同干旱胁迫的变化及复水后各项指标均能有所恢复可知,野牡丹具有一定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