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218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37篇
  78篇
综合类   292篇
农作物   73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386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6篇
  1960年   7篇
  1959年   19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15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102.
从植物营养的观点出发,转化土壤中不溶性有机磷和无机磷化合物为可溶性磷酸盐的过程具有极重大的意义,结果可以大大地提高土壤的生产力。最近,P.A.曼吉娜(Р.А.Менкина)指出:Bacillus megatherium var .phos-phaticum 与 Serratia var.phosphaticum 能矿化卵磷脂或核酸一类的有机磷化合  相似文献   
103.
104.
以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长江上游山地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根据土壤粘土矿物组成分类,划分了粘土矿物地带,采用土壤结构恢复试验,比较了不同粘土矿物组成土壤的结构形成特征。  相似文献   
105.
随着全球范围内磷矿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间作或菌根技术强化作物对土壤磷(P)的利用及增产增收的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三室隔网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分室磷处理[不添加磷(P0)、添加有机磷(OP50)、添加无机磷(IOP50)]和根室不接种(NM)、根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M)对与大豆间作的玉米的生长及磷素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复合处理中,以间作?GM?IOP50组合处理下的玉米根系最短和地上部生物量最高;OP50处理下,间作玉米的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单作处理。间作条件下,无论分室磷添加与否,接种GM处理的玉米地上部生物量明显高于NM处理;接种GM处理的玉米根系生物量和株高均显著高于NM处理,且根系生物量以间作?GM?OP50组合处理下最高。接种GM条件下,P0、IOP50、OP50处理下的间作植株生物量较单作处理分别提高45.98%、111.33%、33.56%。单作条件下,无论分室磷添加与否,接种GM处理的玉米地上部磷含量均显著高于NM处理;无论何种种植模式及分室磷添加与否,接种GM处理的植物根系磷含量均显著高于NM处理。无论磷添加与否,间作?GM组合条件下的玉米地上部磷吸收量均显著较高,其中IOP50处理下的地上部磷吸收量显著高于OP50处理。间作?GM组合条件下,IOP50处理玉米根系的磷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OP50处理。可见,接种GM、分室磷添加和间作各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玉米的生长。综合菌根侵染、生物量及磷含量与吸收量、磷吸收效率等指标,所有复合处理中以间作?GM?IOP50组合对玉米地上部的促生作用最好,玉米磷素吸收最多,可望有效强化滇池流域红壤坡耕地磷素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6.
<正>山体滑坡后形成裸露坡面,虽然坡面产生的泥沙量较少,但如果这种裸坡面积很大,或面积虽小而相对密集,又不能被植物自然覆盖,从而产生的泥沙就会缩短下游堤坝的寿命,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因而研究裸坡泥沙量的产生及移动机理有助于确定山间径流中泥沙运动以及裸露山坡重新恢复植被所需要的条件。1 试验处理试验地点设在靠近凯苏河一级支  相似文献   
107.
目前,日本北海道一带广泛分布着由Fusa—rium nivale(=Gerlachia nivalis)引致的秋播小麦红色雪腐病。该病一般多见于多雪地带排水良好的地里,但冻土地带也常在多雪年份或多雪地里严重发生。1973年以来一直使用甲基托布津(以下称TM)防治该病有效。然而,在1981年春季,发现前一年秋季已喷药的地块,成片或零星发病较往年增多,还  相似文献   
108.
在坚实地质岩层瘠薄的石砾土上,只有充分调节表层径流,增加土壤水分,才可能有利于造林。为此,1975~1980年在克里米亚东南沿海的低山区,10°~25°的山坡上进行了研究。地质构造多半是含粘土的页岩及砂岩间层,几乎没有保护植被。年降水量240~350毫米,70%集中在寒冷期。处理石砾山坡造林的试验及调节表层径  相似文献   
109.
最近,世界各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台湾年产15000T,厄瓜多尔年产3万T,都远远超过日本。而且,这一爆发性的对虾养殖热,有进一步扩展到世界各国的倾向。在这样发展的对虾养殖业中,确保产卵及健壮的种苗来源是最重要的研究课题。日本对虾,虽然天然亲虾较易获得,种苗生产也相对稳定,但这在各国对虾养殖中还是较为棘手的问题,特别是斑节虾。对虾类的蚤状幼体期及糠虾幼体期的初期饵料一般用硅藻、绿藻等单细胞藻类及卤虫等浮游动物。但是保证经常供给大小相近且营养价稳定的浮游生物并不容易,所  相似文献   
110.
问和夫 《广西蚕业》1995,32(2):65-67
二月初,在农林水产省的消费者之家举办了。蚕丝之周”.往年举办的“蚕丝之周”的中心只是服装面料,今年则是为了让消费者了解蚕丝在衣,食、住等方面应用的情况,展出的品种琳琅满目。为了配合这一活动,《朝日新闻》在元月29日出版的晚报上刊登了《关于全方位利用蚕丝》的特集,引起了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