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81篇
基础科学   83篇
  71篇
综合类   468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335篇
园艺   121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杼(Dazhu,U.B.11)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又为手足太阳、少阳经的交会穴,故有宣通太阳、少阳经气的作用,可用于项背肌肉强痛。穴为八会穴之一的骨会穴,可治一切骨病,尤其对于上半身颈项、脊椎骨病更为适宜,有壮骨补虚之效。1穴名释义《经穴释义汇解》“:穴为背中大腧,因在背腧穴之中,它的部位高居于五脏六腑各穴之上,又为在杼骨之端,古名大杼。”“杼”指织布机上的梭子,大椎骨两侧有横突隆起,形似织杼,古称杼骨,本穴在杼骨端故名大杼。2定位在背部,当第一胸椎脊突下,旁开1.5寸。简便取穴法:先找到大椎穴(低头,颈背部交界处有一高突…  相似文献   
52.
随着人们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及其代谢规律研究的深入,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不断得到完善。早在1865年,Kollinker和Muller就提出蛋白质在肠道的消化最终成为游离氨基酸。现在营养学氨基酸平衡理论,便是以这个假设为基础的。而关于小肽可能被直接吸收的假设,早在100多年前就被提及,但一直因缺乏直接证据而受到忽视。直到Newey和Smyth首先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小肽可以被完整吸收的论据,小肽的营养和吸收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中消化酶作用下的水解产物大部分为2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它们是以完整形式被吸收并进入循环系统而被组织利用的。动物营养学家也发现,动物对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程度并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性氨基酸的影响,当动物采食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合日粮或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时,动物并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动物要获得最佳生产性能,日粮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完整蛋白质和小肽的观点。基于以上2个发现,人们提出了小肽的营养学说。  相似文献   
53.
正德时期,处于明瓷由细致轻薄向粗糙厚重过渡的阶段。盆器风格错综交替,粗细兼有,上承成化、弘治旧制,下启嘉靖新貌,还有许多创新突出之作,形成本朝独有风格。因受伊斯兰教和道教等的影响,多装饰阿拉伯文、藏文和吉祥图案;大型盆器日渐增多,胎体渐近厚重,风格较前朝凝重,琢器多带器座,接痕日渐明显,大器足底远不及前朝细腻光滑,圈足较浅向内收拢;孔雀绿釉、三彩等品种成就卓著,成为名扬一时的名贵盆器。  相似文献   
54.
本件盆器圆鼓形,高7.5cm,口径23.8cm,足径18.8cm。敛口、浅腹、弧壁、平底、圈足。盆内施白釉,釉色青中闪灰,釉面光亮莹彻,釉质肥厚细润。贫外腹部用青花绘莲花纹饰,正中有青花书写正德年制楷书款。正德中晚期,有此青花盆器改用回青料,因此青花色调出现淡紫色或鲜艳浓重的深蓝色。此盆由故宫博物院收藏。  相似文献   
55.
阐述了保山透心绿蚕豆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良种、种子处理、整地播种、科学施肥灌水、田间管理、病虫草鼠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隆阳区乃至保山市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6.
为提供玉米新品种。保证广西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进行玉米新组合鉴定试验,以筛选出玉米新组合。试验表明:20个参试品种中,18个组合表现为增产,正大619(CK)在20个组合中产量排名第19位,有S127表现为减产;基中KJ 1242、GD1201、KJ1226产量排名前三名,增产幅度在45%以上,说明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丰产性好;S127、6222、212B-30后期叶片保绿性好,耐熟性强;金卡6号抗病性差。  相似文献   
57.
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养鸡业的迅速发展,鸡支原体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鸡支原体病是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农户由于对此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易被误诊,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8.
黄瓜靶斑病及蔓枯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靶斑病与蔓枯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两种重要病害,近几年在寿光地区发病严重,造成了极大损失,尤其是黄瓜靶斑病,因为发病流行的时间不长,广大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病害,导致发病后菜农盲目配药,同时用多种药剂防治病害,既增加了用药成本,又不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将两种病害的田间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期对菜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9.
随着人们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及代谢规律研究的深入,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不断得到完善。早在1865年,Kollinker和Muller就提出,蛋白质在肠道的消化最终成为游离氨基酸。现在营养学氨基酸平衡理论,便是以这个假设为基础的。而关于小肽可能被直接吸收的假设,早在100多年前就被提及,但一直因缺乏直接证据而受到忽视。直到Newey和smvth首先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小肽可被完整吸收的论据,小肽的营养和吸收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中消化酶作用下的水解产物大部分为2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它们是以完整形式被吸收并进人循环系统而被组织利用的。动物营养学家也发现,动物对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程度并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性氨基酸的影响,当动物采食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合日粮或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时,动物并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动物要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日粮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完整蛋白质和小肽的观点。基于以上2个发现,人们提出了小肽的营养学说。  相似文献   
60.
微量元素络合物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量元素络合物在猪的生长方面有明显的作用,这方面的报道比较多,我们也分别于1991年、1992年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在妊娠母猪后期加入复合氨基酸螯合铁,初产仔猪并未见明显效果,原因可能是由于当时螯合技术尚不成熟所致,近几年来,这方面的报道主要倾向于蛋氨酸络合物和赖氨酸络合物系列,生产技术也日渐成熟。等量元素比较络合物价格是无机盐价格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到底在猪生长方面是否有明显效果、效益如何,2000年6月24日~9月28日在本公司猪场进行了一批生长肥育猪饲养试验,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采用简单对比饲养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