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3篇
  5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帽儿山森林景观质量评价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采用森林景观质量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利用148份大学生的现场评价资料,建立了帽儿山森林景观质量的数量化评价模型,并讨论了八个景观要素的相对重要性。这些探讨可为帽儿山森林景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2.
围栏养蟹对湖区主要生态因子及渔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女山湖围栏养蟹对湖区水质、饵料生物和底质等主要生态因子及渔业的影响。建议围栏养蟹的发展规模应以水草利用不超过湖区总量50%为度,同时要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43.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唱响"以人为本,共建绿色家园"的主旋律,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植绿、爱绿、护绿、兴绿意识,着力推进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着力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加强绿色通道建设,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国土绿化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为推动我国生态建设进入又快又好的发展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4.
鄱阳湖湿地汞污染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交接处南岸,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但随着人们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污染现象日趋严重。针对鄱阳湖的污染现状,应用WCG-203型微分测汞仪对各样品中的汞含量进行测定,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其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绝大部分采样点汞地积累分级指数为0,属于无污染区域,仅有4个采样点的地积累分级指数达到1,属于轻微污染区域。汞含量最高点为饶河底泥,其值为0.139mg·kg-1。各样点底泥污染程度排序为饶河>南矶山>星子冬枯山>星子渔民村>龙口;土壤污染程度排序为星子冬枯山>星子渔民村>龙口>南矶山>饶河。汞含量比以往相关报道要稍大些,且有上升趋势,因此应重视潜在的轻污染,加大对污染的预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5.
湿地土壤能有效地对营养物质滤过截留,是氮素和磷素的储藏库,能减轻水体由于氮素和磷素过高而引起的富营养化,通过土壤样品的吸附试验,研究了位于鄱阳湖南部的南矶山自然保护区沼泽湿地土壤对NH 4-N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NH 4-N的吸附符合Langmuir、Freundlich、Temkin方程,最大吸附量为222.22mg·kg-1土,吸附常数为0.5294,最大缓冲容量(MBC)为117.65mg·kg-1土。其较强的吸附能力,使它在稳定整个鄱阳湖生态系统中发挥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它储存的营养物质也将为湿地中生物群落所利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影响突出。因此,加强保护湿地土壤对鄱阳湖生态系统的稳定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6.
通过对女山湖鱼类资源调查及渔获物统计分析,女山湖鱼类组成计61种,隶属于16科,首次采集增补了似刺鳊Qu、油Zhi、马口鱼;提出了改造其鱼类区系结构的途径及渔业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47.
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安徽省当涂县和芜湖县池塘养殖患病中华绒螯蟹的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分离到35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DT9和WH21菌株为病原菌。细菌形态特征检查2菌株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2条扩增的基因序列长度均为1443bp,DT9菌株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FJ490063)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2%。WH21菌株与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AB680307)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9%。  相似文献   
148.
为研究鱼类恒定链(Invariant chain,Ii)的结构与功能,应用RT-PCR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ends)法,从脾脏细胞中克隆了鲢(Aristichthys molitrix)Ii基因cDNA,并进行了测序。该基因cDNA全长为1 136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699 bp,编码232个氨基酸。比对氨基酸序列发现,鲢与其他物种的Ii链有相同的结构域。将Ii基因cDNA片段和表达不同结构域的DNA片段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转染真核细胞系COS7,发现鲢Ii跨膜区和胞浆区在细胞内具有定位作用。根据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分析不同种间Ii的同源性,表明鲢与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的同源性最高(78%),与人等哺乳动物Ii的同源性较低(30%~40%)。进一步模拟构建和比较不同物种Ii链的3D结构,显示链鱼和小鼠、人和鸡的Ii链结构非常相似,甚至在一些具有重要作用的氨基酸是相同的。上述结果表明,作为重要的免疫分子,不同脊椎动物的Ii链不仅在遗传上具有高度同源性,而且在结构方面仍保持着高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用量的“德根贝”微生物菌剂对上海青霜霉病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德根贝”微生物菌剂不仅可降低上海青霜霉病的发病率,促进上海青的生长和提高上海青的产量及产值,而且还可以降低土壤中真菌数量,改良土壤微生物区系。其中,“德根贝”微生物菌剂120mL/亩施用量的效果最佳,具体体现在,对上海青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达64.37%,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开展度、有效叶数、净菜率、根鲜重和亩产量分别增长5.70%,7.62%,5.62%,3.13%,5.74%,2.20%,13.73%和9.01%。施用“德根贝”微生物菌剂可降低上海青的霜霉病发病率、促进上海青生长和改良土壤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150.
随着信息技术和规模化水产养殖的发展,传统的养殖模式将会逐渐被智能水产养殖所取代。构建了基于Zigbee的中华绒螯蟹养殖中溶氧量的智能控制系统,并着重研究了蟹塘的增氧控制算法,针对溶氧量变化的非线性、大滞后、不确定、大惯性等特点,提出了模糊RBF神经网络改进的PID控制策略,并通过Matlab进行模糊RBF神经网络控制器与常规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仿真对比,同时在某中华绒螯蟹养殖基地进行模糊PID控制器和模糊RBF神经网络控制器进行应用实验对比,证明了模糊RBF控制器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华绒螯蟹养殖溶氧量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