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11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将畜禽粪便转化成肥料或沼气等可利用资源,不仅能解决畜禽粪便污水的污染问题,还能促进农业增收,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赢。但粪污资源化利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养殖场缺少规划、种养分离、投资力度小、处理粪污能力不强等。因此,要采取科学的畜禽粪污处理技术,更好的把粪污资源变废为宝。现将沙坡头区目前畜禽粪污治理利用的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养殖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2.
拟南芥TOC1基因在拟南芥中与2个MYB类蛋白基因LHY (Late elongated hypocotyl)、CCA1(Circadian clock associated1)组成中央振荡器,通过光周期调节途径调控拟南芥对光照的响应。为了揭示玉米中央振荡器中重要基因ZmTOC1a与ZmTOC1b的生物学功能,通过同源搜索找到玉米中的2个同源基因ZmTOC1a与ZmTOC1b,并通过同源克隆得到了这2个基因的序列,进而对这2个基因进行组织表达分析和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通过同源克隆得到ZmTOC1a的开放阅读框的总长度为1 236 bp,共编码411个氨基酸; ZmTOC1b的开放阅读框的全长为1 554 bp,共编码517个氨基酸。通过Prot PARAM进行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析,ZmTOC1a与ZmTOC1b均为酸性蛋白。Net Phos 3. 1 Server预测结果显示,ZmTOC1a存在46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其中丝氨酸36个,苏氨酸8个,酪氨酸2个; ZmTOC1b共存在53个潜在磷酸化位点,丝氨酸38个,苏氨酸12个,酪氨酸3个。在玉米中选取11个不同的组织进行qRT-PCR分析,结果表明,ZmTOC1a及ZmTOC1b分别在胚根以及胚芽鞘中高表达。通过构建目的蛋白与GFP融合的表达载体并注射烟草,发现ZmTOC1a及ZmTOC1b表达蛋白主要集中在细胞核中。综上所述,玉米TOC1基因可能与拟南芥TOC1基因作用一致,在玉米的生物钟调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从凌源生态公益林直补到户工作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加强领导、制定方案、"一卡"管理等措施是做好该项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4.
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使用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分析了甘肃省1990~2004年间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经历了先增大后缩小再增大的变化过程,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对基尼系数按照产业构成进行分解,发现:第二产业对甘肃省GDP的基尼系数起着促进作用,第一产业则起着削弱作用,同时集中性效应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在空间分布上,各市、州之间的区域经济差异较大,经济发展呈两极分化的趋势,并将14个市(州)分为四种类型。最后,在此基础上简要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研究了经微孔处理后的杨木单板的胶合性能。通过对杨木单板进行微孔处理,可使胶黏剂通过微孔渗入单板体内,增加杨木单板的本体强度,同时也可使相邻胶层透过微孔形成一体而增加单板的胶合强度等,以期制造出一种高性能的地板基材。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微孔孔径增大,孔距减小和施胶量的增加,其胶合强度增加;随热压压力增加,胶合强度先增强,当压力超过0.8 MPa,胶合强度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96.
大棚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多种多样,但其中最绿色环保、最安全的就是利用生物技术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基于此,本研究介绍生物技术在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为菜农提供参考,以保证大棚蔬菜的质量及安全.  相似文献   
97.
利用浮力法测定了大豆主茎不同节位叶片体积、厚度、密度、叶内空间体积及叶片和叶肉密度,结合叶片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的测试,分析了各性状在大豆植株上的立体表现,比较了叶形相似的有限和无限结荚习性两个大豆品种主茎叶片结构及光合性状的差异。结果如下: 叶片在初生叶,7—8和13—16节复叶较厚,以单位叶面积表示的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也在初生叶,7—8和13—16节复叶出现峰值。上述峰值的位置与叶片体积、叶肉体积、叶内空间体积、叶片密度、叶肉密度的峰值位置相似,这表明叶片的光合活性等特性与叶片的解剖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虽然上述性状在以单位叶面积表示时两品种间差异较小,但以整叶表示时差异较大,尤其在中上部节位的叶片上表现更明显,这是因为有限结荚习性的早丰1号中上部节位的叶片较无限型的长农4号同节位的叶片面积大,因而上述性状在早丰1号植株上的分布近似倒塔形,而在长农4号则近似纺缍形。  相似文献   
98.
文章从影响辽西地区大枣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主栽品种老化、枣园分布零星、管理不科学入手,提出了建立枣苗良种繁育基地、加强枣园标准化建设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对策。  相似文献   
99.
对不同采收时期所得乌头附子的产量、附子及相应附片的总生物碱和毒性成分乌头碱含量进行了测定,初步研究了附子的最佳采收时期。结果表明,在8月15日附子产量最高,为109.10 g/m2.n,附子和附片的总生物碱含量为10.680 mg/g和4.422 mg/g,附子和附片有毒生物碱乌头碱含量为0.041 mg/g和0.0021 mg/g,即8月15日前后为附子的最佳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100.
韭菜,别名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等,以其特有的辛香气味,成为城乡人民喜食的蔬菜种类。韭菜属耐寒性蔬菜,适应能力很强,是日光温室的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文昌镇蔡桥村高效示范园日光温室采用韭菜、黄瓜或西红柿的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连年栽植,灰霉病频繁发生,成为棚栽韭菜的主要病害,影响了韭菜的产量和品质。现将韭菜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