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81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31篇
  46篇
综合类   327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33篇
园艺   101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菊花:产业蓄势待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喜爱。有历史记载的赏菊活动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每到秋天菊花盛开的季节,从南到北,各种规模的菊展你方唱罢我登台,一直要持续到11月中下旬。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传统菊花十分独特。盆栽艺菊是中国传统菊花最重要的应用形式,原创品种有上千个,花色、花型新奇,多株嫁接造型栽培技术高超。  相似文献   
102.
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优化为研究目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配方的碳源、氮源、无机盐(K2HPO4、MgSO4·7H2O)成分浓度进行筛选比较,以寻求最佳的液体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最佳配方为:葡萄糖20 g/L、玉米粉50 g/L、豆粕50 g/L、K2HPO43 g/L、MgSO4·7H2O 4 g/L.  相似文献   
103.
养殖污水的处理方法有多种,主要目的是为了变废为宝,更好地达到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目前中小规模养殖场、户普遍采用沼气池和沉淀池(尤其是三级沉淀池)的处理方法,本文从实用及利于掌握方面介绍了沼气池及三级沉淀池的建设及维护,目的是为了中小养殖场、户在具体养殖过程中利用和建设。  相似文献   
104.
为明确切花菊抗寒性的遗传变异,挖掘优异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评价83个切花菊品种苗期叶片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通过关联分析探究抗寒性相关的优异等位变异位点并筛选抗性品种资源。结果表明,83个切花菊品种的LT50在-10.99~1.86℃之间,变异系数为79.81%,说明切花菊抗寒性差异较大;依据LT50的聚类分析将83份供试品种分为抗寒、中抗寒、低抗寒和不抗寒4种类型,分别占21.67%、22.89%、32.53%和22.89%。基于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1个等位变异位点(P<0.01),表型效应值为-3.51~0.83,表型变异贡献率为11.54%~18.83%;其中8个变异位点表现为增效,特别是携带E7M12-13位点品种的耐寒性显著(P<0.01)高于未携带该位点的品种。此外,根据增效位点挖掘到南农金柠檬、Qx097、QD028、Qx049、Qx153和Qx008等6个抗寒性强的品种资源。本研究结果为今后菊花耐寒性的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本文旨在克隆菊花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并探讨其在不同组织的表达特性以及在胁迫和激素处理下的响应模式。[方法]以菊花‘神马’为试验材料,依据其转录组数据库信息,克隆CmPAL全长,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在蚜虫和干旱胁迫以及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变化。[结果]CmPAL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2 154 bp,编码氨基酸717个,理论等电点(p I)为5.75,预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7.73×10~3。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黄花蒿和泡黄金菊的PAL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分别为97.94%和91.88%,具有较高的保守性。CmPAL在菊花根中表达量最高,管状花中次之。蚜虫胁迫和茉莉酸甲酯(MeJA)可诱导CmPAL基因的表达,水杨酸(SA)、独角金内酯类似物GR24则抑制CmPAL的表达。干旱胁迫3 h处理组CmPAL基因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结论]菊花‘神马’CmPAL基因在菊花的根中表达量最高,并受蚜虫和MeJA诱导,受SA和独角金内酯类似物GR24抑制,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多种胁迫防御反应和激素应答。  相似文献   
106.
基于ADAMS的果树仿形施药机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果园施药喷雾器械作业效率低下、农药浪费严重和影响生态环境等问题,提出三自由度对称式两级摇杆喷雾机构。为提升工作空间和运行稳定性,构建该机构的数学模型,在ADAMS环境中创建仿真单元,根据实际约束条件对其进行喷雾参数优化和动力学、运动学仿真分析,并推导出喷雾点运动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仿形机构关键点所受最大力由优化前1 621.1 N减小到338.94 N,为原来的20.9%,运行平稳可靠;在此基础上,得到喷雾点在水平、竖直方向工作范围分别为1 704.5 mm、2 151.5 mm,调节幅度分别为695.4 mm、680.4 mm,完全可以满足不同果树形貌的喷雾要求,实现立体高效的仿形施药作业。  相似文献   
107.
稻草还田对设施切花菊品质及连作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设施切花菊连作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切花菊品质逐年下降的现象,研究探讨暗管排水(埋管最适间距2 m)条件下,稻草还田措施对设施切花菊‘神马’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品质的改善效果。[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1)无暗管和无秸秆还田(CK);2)有暗管和无秸秆还田(PS0);3)有暗管和800 kg/hm^2秸秆还田(PS800);4)有暗管和1600 kg/hm^2秸秆还田(PS1600);5)有暗管和2400 kg/hm^2秸秆还田(PS2400)。测定温室耕作层土壤(0 15 cm)养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全盐含量以及植株主要生理指标。[结果]暗管排水条件下,不同稻草还田量均可显著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及速效钾含量。与CK相比,1600 kg/hm^2稻草还田量处理后土壤碱解氮含量最低,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与其他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32.7%、23.6%、11.4%、8.23%;除此之外,各稻草还田处理均可有效降低土壤pH值、土壤全盐量及电导率,其中1600 kg/hm^2稻草还田量处理后土壤耕作层电导率最低,为167μS/cm,相比CK下降了31.1%;各稻草还田处理使切花菊的株高、茎粗、舌状花数、花鲜重和生物量等主要生理指标显著提高,切花菊‘神马’的株高、舌状花数、生物量在1600 kg/hm^2稻草还田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1600 kg/hm^2稻草还田量为本试验综合效果最佳的处理,其对设施切花菊‘神马’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明显,土壤肥力增加显著,切花菊品质提高最佳。  相似文献   
108.
高速公路建设中,山区高速边坡工程防护逐渐被绿化生态防护所取代,挂网喷播技术的大量应用提升了高速公路两侧挖方段绿化景观,通过多年施工及养护现场的调研,总结出喷播技术常见问题,主要包括基质脱落、种子配比不合理、基质配比不准确、基质厚度不足、挂网不符合设计要求、养护期植被退化等。通过对现场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提高设计专业性、严格管理施工,做好后期管护等建议,以期为今后山区挖方段的边坡挂网喷播施工及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9.
肉牛破伤风病也称为强直症,主要是由于感染破伤风梭菌而引起。病菌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如空气中的尘土、家畜的粪便以及施肥后的土层等都可能存在。在肉牛饲养过程中,往往是由于管理不规范,牛体出现深且小的伤口,容易感染菌体发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合理,病程后期症状严重,可造成死亡,损害养牛业的经济效益。现概述肉牛破伤风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科学的防治措施,为广大同行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正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又称弓形体病。猪弓形虫病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全国各地均有报道,临床上以高热、呼吸困难及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在误诊和防治措施不当的情况下能够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猪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本病自上世纪60年代传入我国,现已分布十分广泛,全国各地均有报道,经过50多年,随着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和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流行特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以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