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1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34篇
  36篇
综合类   252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631.
柚皮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炎等药用活性。本研究对柚皮中总黄酮类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筛选优化。首先,选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分别对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影响试验。然后,采用正交设计确定了最优提取条件,即:乙醇体积分数为30%、料液比(g∶mL)为1∶25,超声时间为90 min。在该提取条件下,柚皮中总黄酮提取率可达6.5%(m/m)。  相似文献   
632.
块茎是马铃薯的主要经济器官,解析其形成和发育机制对于马铃薯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结薯相关基因已有报道,但仍有大量参与结薯的基因有待进一步挖掘和鉴定。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转录组数据愈加丰富和繁杂,利用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筛选特定性状、组织或发育阶段相关基因的方法被广泛应用。本研究利用WGCNA分别对马铃薯DM1-3516R44(DM)材料以及RH89-039-16(RH)材料各15个组织器官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构建共表达网络,筛选与块茎发育相关的共表达模块。对筛选表达模块中的基因进行GO (Gene Ontology)和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以模块中连通度前10的基因为核心基因,用PGSC数据库和NCBI数据库进行注释,并利用qRT-PCR进行验证。通过WGCNA分析,在DM和RH材料中均得到13个共表达模块,其中DM材料的Cyan模块和RH材料的Black模块与块茎显著相关。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633.
黑水虻是食腐性昆虫,其繁殖周期短、数量多、生物转化率高,能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幼虫体内富含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作为优质的饲料来源,还可提取抗菌肽、己二酸等高附加值产品。研究表明,用黑水虻部分代替鱼粉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维护动物肠道健康,幼虫体内含有的高附加值活性物质具有巨大的替抗潜力。本文综述了黑水虻幼虫的营养特性和药用价值,分析了当前黑水虻产品开发应用的现状和难点,旨在为其进一步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黑水虻|饲料|产业化|抗菌肽  相似文献   
634.
  目的  研究不同树龄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叶片光合作用季节性变化的生理机制,为香榧苗木的高效栽培和香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分别在5、8和11月测定不同树龄(6和16年生嫁接苗,分别记为6-a和16-a)香榧叶片的叶绿素、二氧化碳(CO2)的响应曲线、单位面积上的叶片氮含量(NA)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PNUE)等,系统地分析比较表观光合特性和光合内部结构的变化。  结果  5月和8月,无论树龄大小,香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比叶重(SLW)、最大RuBP羧化速率(Vcmax)、光饱和时用于RuBP再生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Jmax)、总叶绿素含量(Chl)及分配到Rubisco的氮素(Vcmax/NA)、RuBP再生作用的氮素(Jmax/NA)和捕光色素组分的氮素(Chl/NA)均显著增加,而NA则显著降低。无论树龄大小,与8月相比,11月香榧叶片Chl、叶片氮含量和Jmax/Vcmax比值均显著增加,而Vcmax、Jmax、Vcmax/NA、Jmax/NA和Chl/NA均显著降低,Amax和SLW则无显著变化。8月和11月,6-a香榧叶片的Vcmax/NA下降幅度显著大于16-a叶片的,而6-a与16-a香榧叶片Jmax/NA的下降幅度相当。5、8和11月,6-a香榧叶片的PNUE均显著高于16-a叶片的。  结论  从5月至8月,无论树龄大小,香榧叶片的光合能力逐渐增强,干物质不断的积累,从而稀释了其叶片中的氮含量,叶片发育成熟;从8—11月(随温度的降低),无论树龄大小,香榧叶片未发生衰老,但其氮素在各光合组分中的分配比例发生变化,即通过Jmax的相对增加来缓减低温对RuBP再生作用的影响。随温度的降低,6-a香榧叶片分配到RuBP羧化作用的氮素较少和分配到RuBP再生作用的氮素较多,可能是导致其叶片PNUE相对较高的原因。图6表1参39  相似文献   
635.
植物光敏色素作用因子(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s,PIFs)属于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bHLH)转录因子家族,通过将光和温度等外部环境信号与植物体内源信号途径相整合,进而形成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来精密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目前,关于马铃薯PIF家族基因的研究较少,鉴定和分析StPIF家族成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拟南芥PIF家族成员蛋白序列作为源序列,通过在马铃薯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BlastP分析鉴定出7个StPIFs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系统进化、染色体分布、复制事件、蛋白理化性质、基因结构、Motif预测、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基因表达模式以及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分析。结果显示,StPIF家族所有成员均含有Motif 1 (bHLH结构域)、Motif 2 (APB结构域)基序;在StPIF基因的启动子区域预测到多个参与光响应、激素、干旱、低温、昼夜节律以及防御和应激反应调控元件;基因表达模式和现蕾期高温胁迫响应分析表明,家族成员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基因存在功能...  相似文献   
636.
为了探明对溃疡病敏感度存在差异的金柑、甜橙和枳在水杨酸处理前后的抗病性差异,对3种柑橘材料进行外源水杨酸处理并进行溃疡病菌接种。结果表明,3种柑橘材料中,金柑对溃疡病抗性最高,其次为甜橙。枳对溃疡病的抗性最低,病害症状最显著且细菌增殖最快;经过水杨酸处理后3种柑橘材料对溃疡病的抗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死亡细胞数量减少、相对电导率含量降低、细菌数量也显著减少。进一步分析3种不同柑橘材料水杨酸处理中抗病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金柑中NPR1、PAD4、PR1基因被显著诱导上调表达,且高于其余两种柑橘材料,表明金柑对溃疡病的高抗能力可能与其体内显著上调的抗病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637.
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AMP)对固始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免疫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200只固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 mg/kg AMP。预试期5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固始鸡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00 mg/kg组固始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组固始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固始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各试验组固始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白细胞介素-10 (IL-10)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含量显著下降(P<0.05);200 mg/kg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2)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固始鸡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200 mg/kg组固始鸡盲肠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100 mg/kg组、200 mg/kg组固始鸡盲肠链球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AMP可提高固始鸡生长性能、免疫与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建议固始鸡日粮中添加200 mg/kg AMP。  相似文献   
638.
基于2007—2020年安徽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从财政自主度、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三个维度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对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这一负向影响效应仅限于安徽再生型和成熟型的资源型城市,而对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的影响不显著。门槛回归结果显示,环境分权水平的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弱化财政分权对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利影响。优化省内财政分权体制、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策略以及提升环境分权水平能进一步推动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639.
为探明减氮配施缓释氮肥对棉田土壤酶活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减氮、配施不同比例缓释氮肥对棉花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无机氮含量、氮肥利用率及棉花产量的影响。试验选用"新陆早64号"棉花品种,设置2种施氮方式,分别为常规全施尿素(T2)和缓释氮肥与尿素不同比例配施(US),配施处理按照施氮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不减氮U0.8S0.2(T3)、U0.6S0.4(T4),减氮20% U0.6S0.2(T5)、U0.4S0.4(T6),减氮40% U0.4S0.2(T7)、U0.2S0.4(T8),不施氮肥(T1)为对照,共8个处理。对棉花不同生育期内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无机氮含量及成熟期棉花氮素含量和产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计算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与常规全施尿素相比,配施缓释氮肥能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含量,其中,以缓释氮肥与尿素4∶6配施(T4)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最大,较常规全施尿素(T2)在棉花苗期、蕾期、花期、铃期和吐絮期分别提高了14.07%,11.05%,7.58%,6.22%,6.65%;T4处理的土壤全氮在花期显著高于常规全施尿素(T2)处理,达到1.24 g/kg。减氮20%配施缓释氮肥(T5、T6)处理各生育时期的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铵硝态氮含量与常规全施尿素(T2)间无显著差异,减氮20%配施缓释氮肥(T5、T6)处理成熟期土壤脲酶活性与硝态氮含量较不减氮T4处理分别减少了28.20%,26.40%和11.13%,8.32%。此外,减氮20%(T5、T6)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全施尿素(T2)处理,分别为62.09%和62.43%,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常规全施尿素(T2)间无显著差异。综上,减氮20%配施缓释氮肥(T5、T6)处理与常规全施尿素(T2)处理相比土壤酶活性、无机氮含量及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T2处理,可以确保棉花全生育期的氮素供给,避免[JP]氮素的大量浪费,达到棉花高产及氮肥高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